《楚氏春秋》第二十三章梨园祖师[2]

楚氏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br>楚铮轻叹道:“准了,朝廷命我从禁卫军中挑选三千将士赴北疆,只是古来征战几人回,对你们也不知是福是祸。”
    许唯义蛮不在乎,道:“请将军放心,既是已从军,何惧马革裹尸,我等岂是贪生怕死之徒。”
    楚倩见屋内嘈杂,皱眉道:“小五,此乃你们男儿之事,你请姐姐到此究竟为何?”
    楚铮哈哈一笑,将与楚名棠商议的如何以演戏为主,在大赵境内宣传北疆突厥入侵之事,以激起全民同仇敌忾之心,随后由苏巧彤将新出炉的剧本内容向众人大致介绍了一遍。
    众人听了无不叹服,楚倩道:“巧彤,今日我才真正服了你,竟能想出如此匪夷所思的办法来激励百姓,比我等闭门造诗何止高明千百倍。”
    楚铮笑道:“难得见四姐自承不如人。不过巧彤只写出大致剧情,其中详细对白还请四姐和轻如来执笔。”
    楚倩讪讪说道:“有巧彤在,又何需姐姐我动笔。”
    楚铮奉承道:“巧彤只是心思转得快了些,真要论文采四姐和轻如未必就输于她。此事既是巧彤提出,她心中定已有数,便负责剧中其余诸事。何况此事颇为紧急,小弟想在出征时上演给朝中百官们观看,还请四姐相助。”
    柳轻如和楚倩同时皱眉,柳轻如道:“公子,此事至今一点头绪也无,况且给朝廷百官看之前定要先给老爷过目,如此算来还不到三四日,如何能完成。”
    楚铮笑道:“这是本公子与巧彤操心的事了。轻如和四姐你二人只管依照剧情填诗,不过也不必字斟句酌,听来顺耳便可,要知世上没哪家夫妻在闺房内还整日对诗的。”
    楚倩惋惜道:“轻如姐倒有这般才华,只可惜嫁了你这不学无术之人,想对诗也对不起来。”
    一旁冯远听了呵呵笑了起来,楚铮怒视他一眼,冯远顿时遍体发寒,忙以手捂嘴,只见几个同僚目中都带着同情之意,心中大为后悔。
    楚铮无暇与之计较,道:“四姐,轻如,我与巧彤先将此剧纲要列出,你二人照此填诗。最需注意的是要有代入感,如此剧开篇是传闻胡蛮来袭,戏中那妇人起初对此并未在意,直至听说自己夫君也要奔赴北疆这才慌乱起来,你二人要设身处地地揣摩那妇人为夫婿担忧的心思,方才巧彤写了两句就感觉甚佳: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对仗虽不工,但极为贴切。”
    苏巧彤狠狠地瞪了楚铮一眼,自己什么时候写过这两句了。
    柳轻如略一凝思,点头道:“不错,这两句甚合妇人担惊受怕的心思,巧彤妹妹果然了得,妾身觉得有点眉目了。”
    苏巧彤没来由地又当了替罪羊,只好谦逊了几句,心中暗恨,忽对旁边的紫儿说道:“紫儿姑娘,你且准备纸笔将我等所写抄录下来,此事还需大力依仗于你。”
    楚倩不解道:“巧彤,这关紫儿何事了?”
    苏巧彤笑道:“我等写得再好,也总要有人来出演吧。楚公子慧眼识人,觉得紫儿饰演那妇人最为合适不过。”
    紫儿乍闻此事,一时间手足无措,看着楚铮道:“公子,小婢恐怕难以胜任。”
    楚铮没想到苏巧彤报复得这般快,原本他想将此事也推在她身上,咳嗽了下道:“紫儿,你歌舞双绝,出演此角色自然驾轻就熟,有何不明白之处尽可向苏姑娘讨教。”
    苏巧彤嘿嘿笑道:“紫儿姑娘,此事并不难,楚公子快要去北疆了,你心中也应有不舍,将此情带入戏中,以真性情出演便可。”
    楚倩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巧彤之言极是。”
    楚铮忙转顾其他,对许唯义等人道:“戏中那男子为军中校尉,与尔等身份相符,一时间也无暇挑选外人了,你们几个何人愿与紫儿合演此戏?”
    “我!”
    “末将愿意。”
    许唯义和冯远几乎同时出声。紫儿虽身着丫鬟服饰,但天生丽质,内媚入骨,二人听闻有此良机,自然不愿放过。
    楚铮却看向了伍绍一,道:“绍一,你可愿意?”
    伍绍一有些犹豫,他本出身平民,平时禁卫军中并不显山露水,不知怎的这段时日楚铮对他颇为看重,让他协助邓世方掌管禁卫军十一营诸事,在营中军官排名已在许冯二人之前。
    冯远不乐意了,道:“将军,绍一他平日闷得像块木头,如何能做得此事?”
    楚铮哼了声道:“你们两人一个尖嘴猴腮,另一个轻浮浪荡,出演京城街头调戏良家女的无赖之徒倒极为相像。在朝廷百官面前丢脸你们不怕,本公子还怕呢。”
    许唯义叫屈道:“将军怎么这般说,我和小冯满腔正气,哪里像那种人。”
    楚铮冷笑道:“你二人的心思本公子明白得很,不必说了,戏中这男子本应沉稳内敛含而不露,我看绍一浓眉大眼,脸形方正,最为合适了。”
    许唯义和冯远恋恋不舍地看了紫儿一眼,没精打采地应了声是。
    邓世方不想再让这二人胡闹下去,起身道:“楚将军,朝廷既是已准许禁卫军赴北疆,需准备之事甚多,绍一就依将军之命留在此地,末将带他二人先回军营。”
    楚铮点了点头,道:“也好。此事就烦劳你了,不过有一事需备加注意。”
    邓世方拱手道:“将军请吩咐。”
    “此番禁卫军请求北上是从我们十一营发起的,人数亦为各营之冠,其心自然可嘉,但朝廷能准许此事亦出乎本公子意料之外。本公子有些担心十一营内也许会有人认为北上之事定不可行,只是碍于颜面才随着旁人一同递交了请战信函,如今事已成定局,难免会有人起了反悔之心,若真是这般,也不必为难,就随他们去吧。相比而言,其他诸营请求北上之人虽不及十一营,但因不知此中详情,可信度反而更高一些,就从他们之中挑选勇猛之人,凑齐三千人吧。”
    许唯义怒道:“若真有这等不忠不义之人,末将定狠狠羞辱他们一番。”
    楚铮道:“算了,人各有志,何况大赵还尚未到真正危难之际。这三千将士代表着整个禁卫军,我也不想其中有人心有异志,免得到了北疆辱没了禁卫军威名。”
    邓世方道:“楚将军所言极是,末将谨记于心。”
    楚铮转身对许唯义和冯远说道:“本将军有一事还需交代给你二人。”
    冯远大大咧咧地说道:“将军尽管吩咐,就算赴汤蹈火,末将亦在所不辞。”
    楚铮笑道:“没那么严重,只是冯大人和许大人能同意你二人与本将军共赴北疆,家父对此亦深感钦佩。你们回府后向令尊禀报一声,请两位大人在后日出征誓师大会上,代表所有禁卫军北上将士的双亲说说送子从军的感言。”
    冯远顿时矮了半截,道:“将军你饶了末将吧,末将好不容易才求得家父放行,哪还敢让他老人家做这事。”
    许唯义亦是面有难色,道:“将军还是找找别人吧,家父那火爆脾气末将实在不敢轻易招惹。”
    楚铮笑骂道:“你们两个还真是榆木脑袋,居然看不到其中的好处。放心吧,冯大人和许大人定会领会其中道理。”
    伍绍一已经明白了,笑道:“二位兄弟,楚将军是送个大人情给你们。此事真可谓一朝胜过数年功,誓师大会之后朝中谁不认识冯大人和许大人,就算太尉大人和相国大人对令尊亦定会另眼相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