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第十四章佳人已去[2]

楚氏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年方十七吧,巧芸今年已是二十,朕想立她为妃她都婉言相拒,又怎会看上这样一个少年。薛卿,不会是传言有误吧?”
    薛方仲忙道:“此事应该不假,赵国上京城已经传遍了,薛巧芸与那少年关系暧昧,那少年为了她甚至连赵国当朝公主也得罪了。巧芸的性子皇上也该知道,她绝非贪生畏死之辈,若非为了那少年,她既然未被囚禁,就早可寻机自尽。”
    秦王也知薛方仲所言不假,薛巧芸身为女子,投靠赵国又得不到什么荣华富贵,何况她如果贪图荣华富贵,自己早已许于她,除了为情,再也找不到其他理由。秦王心头苦涩,没想到在这女子心中,自己居然还比不上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如今薛巧芸在名义上是韩之枫的侄女,韩之枫已贵为吏部尚书,她与那楚家小子可说是门当户对,此女水性杨花,早已将皇上的恩情抛到九霄云外了。”在薛方仲眼里,薛巧芸是个极大的祸胎,皇上越快忘记她越好。
    秦王沉默半晌,忽然笑道:“朕对楚名棠真是佩服之至,居然有如此魄力,任命一个他国奸细为吏部尚书,纵观青史恐怕亦无此等先例吧。”
    薛方仲道:“皇上,微臣回去后便命人将韩之枫之事在赵国境内广为传播。”
    秦王问道:“薛卿,你可有确凿证据?”
    薛方仲脸色一红:“启禀皇上,微臣这边只有一封韩之枫当年所写的效命书,不过恐怕亦无大用,此人确是一人才,左右手皆能书,到了赵国后一直自称为左撇子,从不用右手书写,而且两手笔迹大不相同。”
    秦王想了想,道:“也罢,薛卿,就按方才所说的去办吧。我大秦若毫无举措,岂不是让他人暗中耻笑,此事虽无真凭实据,但至少亦可让楚名棠和韩之枫头疼一番。”
    薛方仲应了声是。
    秦王又问道:“刑无舫返秦后,这几日可有异常?”
    “没有。魔门此次损折弟子过半,刑无舫带着剩余门人回到西城大院,紧闭大门,只听到里面不时传来阵阵哭声。”
    秦王哼了声,道:“薛卿,明日点一万禁军并通知寇海天带上寇家子弟,彻底剿灭魔门,以绝后患。”
    薛方仲大惊,忙俯首道:“请皇上三思。”
    秦王看着他道:“怎么,薛卿认为不妥么?”
    薛方仲道:“佛魔二门此次东行,凡尘客死他乡,灵山古寺已宣布封山,魔门伤亡过半,以后仅凭寇家便可克制它,皇上清除佛魔二门势力的心愿已经达成。何况魔门还刺杀了赵国储君和吏部尚书唐孝康,致使赵国朝野大乱,数年之内无力攻打我大秦,刑无舫也算立下大功,而且刺杀赵国储君之举令魔门与赵国再无缓和之余地,皇上,现在就对付刑无舫,臣以为为时尚早。”
    秦王沉吟良久,道:“薛卿说的亦有道理,此事以后再说吧。”
    “皇上圣明。”
    秦王揉了揉眉心,忽道:“薛卿,朕这两日为巧芸之事乱了心神。今日到了此地,反而安定了许多,总觉得有些事情并不像表面显露的那么简单。”
    “皇上指的是……”
    “赵国储君之死,确是对我大秦十分有利。不过巧芸以前曾说过,凡事有利有弊,世上没有绝对百利而无一害之事,任何事情都要从正反两面来看。薛卿,朕与你都只看到了此事对我大秦有利之处,能否反过来想想,赵国储君一死,是否对赵国也有些许益处?”
    薛方仲一呆,开始凝神思索,忽然脸色一变,道:“不错,据先前密报所知,这赵国储君性格暴躁,与楚王方三大世家并不相合,他这一死,赵王恐怕也日不久矣,以后无论是哪位藩王子弟继位,在朝中都是根基浅薄,只能仰楚名棠鼻息。且楚王两家原本姻亲,楚名棠之妻掌控着王家大半势力,而那方家原本就是三大世家中最弱的一环,根本无力再制约楚家,日后……”
    秦王冷冷接口道:“日后就算赵国变成了楚国,也在情理之中。”
    薛方仲叹道:“如此看来,赵国储君之死,受益最大的并非我大秦,而是他们楚家了。”
    秦王点点头,道:“不错。要是楚名棠此时便有了篡位之心,对我大秦反倒大有益处,赵国建朝毕竟亦有近两百年,楚名棠想收服民心绝非易事。不过朕看那楚名棠绝非莽撞之人,并不会急于谋反,换成是朕,也会借四处征战之机来掌控兵权,待到水到渠成之时,再取而代之。”
    薛方仲道:“微臣以为此事不用我大秦来操心,无论他是赵国抑或楚国,对我大秦来说又有何区别,面对的还不是那数十万军队。恨只恨韩之枫已背叛我大秦,否则在从中离间定能事半功倍。”
    秦王摇头道:“薛卿此言差矣,赵国以楚名棠为首和以赵家皇室为尊,其差距有如天壤之别,日后要加倍小心。”这薛方仲领兵打仗是个好手,处理政务就差了些,秦王不禁想道,若是巧芸还在,定能为自己出谋划策,当初没有阻止她去赵国也许是自己一生所做最大错事。
    忽听雅易安在门外说道:“皇上,饭菜已经准备妥当。”
    秦王嗯了一声,道:“端进来吧。”
    应解语与雅易安带着几个太监将饭菜端了进来置于案上,秦王一看不由赞道:“好,解语所做菜肴论色香二字,已不在巧芸之下。可味道如何还等朕尝过后,才知有无长进。”
    应解语抿嘴笑道:“奴婢手艺如何能与巧芸姐相比。在皇上眼中,巧芸姐姐就算只做一样简单的面食亦胜过奴婢的山珍海味。”
    薛方仲沉声道:“解语,休得胡言。”
    应解语一惊,低首不再言语。
    秦王胸口一痛,强笑道:“解语只是无心之言,薛卿又何必吓她。解语,替朕与薛卿把酒满上。”
    应解语应了声是,抱起一个小酒坛,突然秀眉微颦轻呼一声。
    秦王看在眼里,道:“解语,这可是方才被小安子踢伤的?”
    雅易安心中暗恨,忙道:“皇上,小的手无缚鸡之力,又怎会踢伤应司膳。”
    秦王瞪了他一眼,道:“你平日为人如何以为朕真的不知吗,今日居然还敢当着朕的面放肆,滚,这边不用你伺候。”
    雅易安见秦王动气了,不敢多言,告罪一声退了出去。
    应解语眼眶微红,哽声道:“多谢皇上。”
    她眉宇间与薛巧芸确有些相似,秦王见了心头一软,道:“解语,以后小安子若欺负你,尽管来找朕,朕定为你做主。”
    薛方仲却是紧锁双眉,心中暗道:又是一个祸水。
    应解语为两人将酒倒满,秦王举杯道:“薛卿,你我多日未曾共饮了,尔乃我大秦擎天柱,来,朕敬你一杯。”
    薛方仲忙站了起来,道:“多谢皇上。”
    秦王满腹心事,酒到杯干,到后来薛方仲劝也劝不住,也不知怎么的便失去了知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