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第三十二章善后之事[2]

楚氏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妃娘娘?”
    武媚娘想了想道:“那好,小陆子临终前与媚娘结为姐弟,媚娘从此便姓陆吧。”
    楚铮笑道:“陆锋既然称你为姐姐,陆鸣,你愿不愿与武姑娘结为姐弟?”
    陆鸣道:“小人求之不得,只是唯恐高攀不上。”
    楚铮道:“何来高攀这一说,武姑娘,陆鸣,恭喜二位喜结姐弟。此地就徐门主是长辈,就由她来做见证。”
    徐景清笑道:“妾身荣幸之至。如此一来,陆侍卫也算半个天魅门弟子了,不知公子可否割爱,让陆侍卫到天魅任一护法之职?”
    楚铮哈哈一笑,道:“那可不行,你们天魅门都是妙龄女子,陆鸣年少气盛,岂不是害了他,二十年后徐门主若仍有此意,我便应下此事。”
    徐景清原本就是戏言,听楚铮如此说,笑道:“二十年后,天魅门早已由媚娘做主,不用妾身来操心了,何况陆侍卫跟着公子到时恐怕都已是一方诸侯,又怎会来我天魅门。”
    武媚娘突然嗯了声,问道:“公子方才说近日要离开京城,媚娘这弟弟是否也一同前往?”
    楚铮随口说道:“那是自然。”
    武媚娘笑道:“好啊,媚娘也跟去吧,待在这京城总觉得不甚安心。”
    楚铮顿时大感头痛,前些日子他已答应过苏巧彤带她一同南下的,若是带上武媚娘不是自找麻烦吗,忙摇头道:“媚娘,此次离京我是有公务在身,你就暂且留在京城吧。”
    武媚娘道:“媚娘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无需公子一路照顾,说不定媚娘还可为公子出力。”
    楚铮摇头道:“免了,你那‘媚惑众生’一使出来,我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武媚娘颇为自傲地说道:“媚娘便是不施那‘媚惑众生’,江湖中年轻一辈中也没几人是对手,请公子放心,若不到万不得已时媚娘绝不使用媚功,何况以楚公子的身份,又有何危险可言。”话音一停,武媚娘面露哀怨之色:“公子若执意不肯带上媚娘,媚娘会伤心的。”
    陆鸣不知怎的忽心一软,几乎出口想为武媚娘求情,突然记起自己身份,硬生生将话语吞了下去。
    楚铮道:“咦,你的媚功又有进境啊,竟能惑人心于无形。”
    武媚娘没想到被楚铮一眼便看破,暗叹这人真是自己命中魔星,自己既倾心于他,以后还是安分些吧,道:“公子果然高明,不知公子认为世上能看破此功的能有几人?”
    “我大赵境内应不过数人而已,”楚铮想了想道,“西秦就说不准了,灵山寺中修佛之人灵台清明,应不在少数。”
    徐景清忽对楚铮使了个眼色,道:“楚公子,就带媚娘去吧,媚娘为人精明,不会给公子添麻烦的。”
    楚铮想起徐景清曾对他说过,修习“媚惹众生”的魅女极难对人动真情,但一动真情便是此生不渝,即便之前人可尽夫也绝不再容他人碰自己。可是若钟情之人若过于伤其心,魅女便会倒行逆施,直至疯狂而死,而武媚娘对赵庆只是感激之意而已,要不然赵庆一死她定是无法独生,可是也幸亏在皇宫时她未曾失身于赵庆,否则难逃此命运。
    也罢,以前自己不知此事,对她确是过分了些,若再过于冷落此女在京城恐怕也不会安定,楚铮也心软了,道:“好吧,你随我一同去吧,可要记得先前所说的,万不得已绝不能使用媚功。”
    见楚铮同意此事,武媚娘顿时笑靥如花,道:“知道了。”忽回首看了陆鸣一眼,道:“媚娘这弟弟武功不错啊,居然能忍住不为姐姐求情,难怪公子如此看重他。”
    楚铮道:“那是自然,陆鸣只可惜习武时年纪略大了些,不然他的成就绝不在欧阳枝敏之下,不过勤可补拙,陆鸣,你可不要灰心。”
    武媚娘道:“弟弟放心,姐姐这些年在宫中也看了不少皇家收集的武功秘籍,其中定有适合你的。”
    楚铮心一动,凑过来道:“有没有叶门心法?”
    武媚娘皱眉道:“公子也太贪心了,想探知叶门心法,大可找敏公主啊,居然来问媚娘,也不想叶门心法当然是由叶先生掌管,媚娘怎可看得到。”
    楚铮被武媚娘抢白得面上无光,干笑数声暗想这独门心法赵敏又怎会轻易告诉自己。便对徐景清道:“徐门主,小侄先告退了。媚娘,何时起程我会让陆鸣通知于你。”
    楚铮回到府内马不停蹄地便又赶去见父亲,赵茗命自己去平原城之事总要禀报一声。路上楚铮心中暗叹自己自从接管了鹰堂就没几天清闲过,真有些怀疑父亲是偷懒才将之交给自己掌管的。
    楚名棠刚刚命人送走了成奉之,见儿子这么快又来见自己倒有些意外,难道今日吓他吓得还不够?
    楚铮满面恭谨之色,将方才到宫中为长公主疗伤之事说了,当然其中具体情节是绝对不说的,万一父亲真与长公主有那么一丁点私情,不把自己劈了才怪。
    楚名棠听了不语,与楚夫人互看了一眼,楚夫人道:“如此看来,长公主之意已是很明白了,若杨妃生下的是女娃,便要立赵应为帝了。在平原城那么多年,妾身对赵应也有些了解,心胸不算宽阔,但还算精明,若真登上皇位其能力应与当今皇上在伯仲之间,但此子在平原城长大,恐怕还未来过京城几次,此番到了京城将对我三大世家的依附犹甚,不足为虑。”
    楚名棠道:“夫人话是不错,但还是谨慎为好,皇上毕竟是皇上,一国之君岂可小视。”
    楚铮听了觉得有些不对劲,父亲对皇家也不那么尊敬嘛。
    楚夫人想了想道:“那长公主为何让铮儿去接赵应,皇宫之中可用之人也有不少啊。”
    楚名棠淡淡一笑,道:“储君之死虽是昨日之事,但消息恐怕已经传了出去,用不了多久各地藩王便都会听闻,赵应赴京之途恐怕会腥风血雨,若想确保其安全至京,难免会动用各地兵马,而平原城远在南线,一路上要经过几位蕃王领地,虽说大赵律法严禁藩王参与地方政务,可毕竟事关皇位争夺,难免有地方官员会利欲熏心,与当地藩王勾结立其为帝,好借此一步登天。”
    楚夫人对此嗤之以鼻,道:“会有这等蠢人吗,朝中大权尽在三大世家掌握,便是有拥帝登基之功又如何,恐怕连朝堂之门都未必进得来。”
    楚名棠笑道:“世上若人人都像夫人这般聪明,楚某早就归隐耕田去了,人之贪欲不得不防啊。长公主想必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知道宫中那些太监高手无力服众,便想借助楚家之力了,铮儿与敏公主虽尚未定亲,但基本已成定局,算是皇室半个自家人了,由他操办此事最为合适。不过长公主这么快就看清了其中利害,倒还真不可小觑,为夫原以为她即便能看清也是在数日以后了。”楚名棠哪里知道,这里面楚铮疗伤之功恐怕起了决定性作用。
    楚夫人哼了声道:“那是当然,楚太尉当年之密友岂会是简单人物。”
    楚名棠苦笑摇头,自己这夫人什么都好,只是嘴上从不饶人。
    楚夫人吃完干醋,又为楚铮担心了,道:“那铮儿此番前去岂不也危险?”
    楚名棠想了想道:“为夫明日与郭怀商量一下,让铮儿到了平原城后调南线大营五千精兵护送赵应上京。”
    楚夫人想了想忽然笑道:“这五千精兵想必就是那黑骑军了,夫君对此已经挂念很久了吧,这次总算找着机会了,此番来了就不必回南线大营了。”
    楚名棠拈须微笑道:“那是自然,京城禁卫军实是无能,朝中居然出了如此大事,是应调兵加强京城守卫了。”忽然见楚铮也摸着下巴奸笑着,楚名棠觉得有些高兴过头了,这事不应让孩子这么早知道,只怕会教坏他。可又一想这臭小子连储君都杀了,比自己都犹有过之,没必要再瞒他了。
    楚夫人道:“这黑骑军到京中后由谁来掌管,铮儿毕竟年纪还小,况且由我楚家子弟掌管的话恐怕方家会起疑虑之心。”
    楚名棠道:“夫人说得极是,为夫也已考虑到这点,这五千黑骑军便由洛水麾下的周寒安来掌管吧,洛水这两位兄弟中周寒安较之夏漠除勇猛不足外,机智冷静都远胜于他,也知为我楚家效力便是为洛水效力,由他掌管京城黑骑军最为合适。至于铮儿,过段时日也该外放历练了,在京中整日正事没干多少,风流韵事倒一大堆,听说在飘香阁里居然还有个姑娘叫紫儿的,为铮儿三年守节,不接一次客,夫人你看,这叫什么事?”
    楚夫人大感兴趣,道:“铮儿,真有此事?”
    楚铮叫屈道:“这是二姐夫搞出来的事,非要将这姑娘送于孩儿,孩儿拒之不受,他便将这紫儿养在了飘香阁。”
    楚夫人笑道:“听你父亲这般说,这叫紫儿的女子也算不错,待在青楼中实是可惜了,明日把她接到府里来吧。”
    楚铮急道:“娘,你就别为孩儿添乱了,孩儿定是不去的,也绝不让她进踏青园。”
    楚夫人无所谓,道:“你不要就先放在娘这边啊,春梅岁数也不小,该为她找个婆家了,这紫儿就侍候为娘吧。”
    楚铮愁眉苦脸,对母亲真是一点脾气也没有。
    楚夫人突然急道:“夫君,你让铮儿离京历练,身边一个孩儿也不在,岂不闷煞妾身?”
    楚名棠笑道:“不是还有倩儿在吗,欣儿虽出嫁了,也未曾离开京城,也可让她时常回府陪你。”
    楚夫人固执地说道:“不行,男娃儿才真是娘亲心头肉,妾身明白男儿志在四方,铮儿要出京历练也是应该,为娘决不阻拦。夫君,要不将原儿调回京城吧,他都已经二十一了,为他说了几门亲事都被他来信推脱了,真是反了!回到京城看妾身怎么收拾他。”
    楚名棠起身到书案上取过一封火漆密函,笑道:“为夫早就猜到你心思了,放心吧,原儿的调令为夫也已有办法了,铮儿此去南线大营将此函交于你堂舅,与你三哥一同护送赵应回京。”
    楚铮笑呵呵地接过密函,有意无意地说道:“要不让大哥也回京一趟,听说大嫂虽未曾有过身孕,但妾室已有一子一女,何不带回京城看看。”
    楚名棠陡然脸色一沉,楚铮的花花肠子如何能瞒得过他,不过楚轩也太让他失望了,不仅对自己起了不满之意,居然认为楚铮得宠是因受敏公主亲睐,对自己夫妇当初不成全他与赵琪之事怨恨在心,甚至迁怒于宁家小姐,平原郡太守宁方谦已多次来信抱怨女儿受欺凌,真让自己无脸再见这多年老友。
    此次接赵应来京,楚名棠唯一担心的便是楚轩与他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