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第二章相逢无常[2]

楚氏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邃不可测,一股莫名的气势直逼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不由得大惊。这三年来他的龙象伏魔功第五层已步入大成之境,吴安然几次全力出手都已对他无可奈何,没想到眼前这个仆妇模样的人在气势上就已将他压倒。楚铮想来想去,平生所遇之人唯有赵茗方可能胜她一筹。
    可这青衣女子又是谁,怎么会有一个近乎天道的高手为仆。楚铮已不是昔日初至京城时的吴下阿蒙,如今他对赵国武林了如指掌,知道这些江湖人中武功最高的也不过是展风楼之流,与师父吴安然最多在不过在伯仲之间,何时突然冒出来这样一个高手?难道天下会有这么多高人,而自己只是个井底之蛙?
    楚铮眯着眼睛向这几人上下打量一番,道:“你们是成大人什么人哪?”
    那丫环听楚铮言语中不甚客气,撇撇嘴道:“你又是何人,凭什么盘问我们。”
    楚铮指指窗外不远处在城头上巡逻的禁卫军,道:“在下姓楚,乃禁卫军偏将。禁卫军负责城内防务,当然有资格问你们。”
    那青衣女子起身裣衽一礼道:“原来是楚将军。小女子苏巧彤,乃成大人夫人的娘家侄女。”
    “苏巧彤?”楚铮想了想道,“据我所知,成夫人好像并非姓苏,难道其中另有缘故?”
    苏巧彤神色不变,道:“成夫人是小女子姨娘,小女子所居之处乃穷乡僻壤,对长幼间的称呼并不像富庶之地那般分得清楚,让楚将军见笑了。”
    楚铮轻笑道:“苏姑娘风姿气度纵使在京城之中也没几人能比得上,说是出自穷乡僻壤怕是笑谈吧。”
    苏巧彤微施一礼:“承蒙将军夸奖,小女子愧不敢当。小女子祖上也是书香世家,先祖苏平仁曾官至后汉司徒,后因胡蛮入侵中原,先祖侥幸从京城逃得性命,为躲避战乱与几个同僚隐居至苍乐山中,从此不问世事。小女子姨父成大人可算是苍乐山近百年来第一位出世为官之人。”
    “那苏姑娘怎么也离开那世外……苍乐山,来到这上京城?”楚铮原本想说“世外桃源”的,但历史改变后,原本应是东晋年间的诗人陶渊明也湮灭于世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时说出“桃源”二字眼前这女子也未必懂。楚铮一直可惜自己前世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不然那篇流传千古的《桃花源记》便可署上自己的大名了。
    苏巧彤眼中泪泫欲滴:“小女子此举实属无奈,只因家父早亡,母亲也久病在床,终因沉疴难返在三月前病故。苏氏一门只余小女子一人,只好来京城投靠姨父姨母。”说着说着,苏巧彤已是语带哽咽。
    范若诚在一旁看得有些不忍,偷偷拉了拉楚铮的衣袖。楚铮不理他,转身对那中年仆妇打量一番,道:“苏姑娘,这位是……”
    不等苏巧彤回答,那仆妇躬身说道:“老身是巧彤的义母,姓燕,别人都唤老身燕大娘。”
    “燕大娘……”楚铮哼了一声,突然右掌一立击在身前桌沿,那张桌子登时夹着呼啸声平平地飞向前面主仆三人。范若诚大惊失色,叫道:“你疯了?”
    那燕大娘神色不动,待酒桌刚要及身时才左掌一翻在空中划了个半圆,轻飘飘地按在桌面上,原本雷霆万钧之势顿时消灭于无形,连桌上的碗筷酒壶也纹丝不动。
    苏巧彤等人只觉眼睛一花,楚铮已站在那桌上,笑道:“好功夫,再接我一拳。”说罢吐气开声,一拳击向燕大娘。这拳拳速并不快,即使不谙武功的范若诚也看得清清楚楚,燕大娘却是脸色一变,丝毫不敢怠慢,左跨一步护住苏巧彤,右掌劈向楚铮来拳。
    两人拳掌相交竟是毫无声息,过了片刻才听到吱吱声乱响,只见那张酒桌从燕大娘手按之处迅速断裂开来,转眼间便成为一堆碎屑。
    楚铮飘然落地。两人方才交手看似平分秋色,可楚铮知道这燕姓妇人是怕伤了苏巧彤,不敢全力而为,只采取守势将楚铮拳力转向那张倒霉的桌子,真若动手楚铮自问决非其敌。
    苏巧彤沉声道:“这位将军,巧彤只是个千里奔亲的孤苦女子,究竟有何冒犯之处,将军为何要对我干娘出手?难道禁卫军都是些仗势欺人之辈吗?”
    这苏巧彤就是秦国的薛巧芸了,她在咸阳虽名声不响,但朝中重臣和皇宫内院中还是有不少人知道她的,因此进入赵国境内后便化名为苏巧彤,与改姓为燕的寇大娘母女相称。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刚到了赵国京城,寇大娘便已泄了底,这少年是怎么看出来的?而且他的武功又如此之高,他究竟是什么人?
    楚铮弹弹衣衫,道:“苏姑娘请勿动怒。在下只是不相信姑娘身边竟有如此高手,故出手一试。这位前辈恐怕不是姓燕,而是姓寇吧?”这妇人的武功天下屈指可数,楚铮有种直觉,她是西秦寇家的人。
    寇大娘既和楚铮交过手,便挺直身躯不再伪装,她虽仍只是一身仆妇打扮,此时却变得风采摄人。听楚铮此言,寇大娘微微一笑,对苏巧彤说道:“这小将军大概怀疑我们娘俩是西秦人氏,认为为娘是‘不动明山’寇家传人。”
    楚铮道:“晚辈功夫自认不差,比起前辈来却是远远不如,除了当年几位天道高手的传人,晚辈实在想不出还有哪家门派能有如此高深的武功。”
    寇大娘不屑道:“真是孤陋寡闻,难道当年后汉武林第一家燕家都没听说过吗?”
    楚铮见她说得郑重其事,不由得挠了挠头道:“说实话,真不知道。”
    寇大娘气乐了,道:“你是谁教出来的徒弟,连这些都不知道?何况寇家的‘不动明山’心法根本不适合女子修炼,老身又怎么会是寇家之人?”
    这倒怪不得楚铮了,其中说来还有段历史。后汉武林确实曾有个号称第一家的燕家,但几位天道高手出世后光芒万丈,完全将燕家掩盖了下去。燕家末代家主完败于胡蛮国师之手,临终之际因无传人,便将燕家独门心法转交给寇家家主寇抚远。寇家与燕家交情非同寻常,因此至今仍记得燕家之名,但在赵国等地,这昔日的武林第一家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楚铮经过方才交手,感觉到寇大娘的内功偏于阴柔,与传说中的“不动明山”刚烈狂猛确实大不相同,可听寇大娘此言辱及师门,不由得脸一沉,道:“晚辈师门恕不便告知。不过燕家既有如此高深绝学,怎么从未在江湖上流传?”
    寇大娘黯然道:“当年胡蛮入侵之前,其国师呼托尔潜入中原挑战中原各大门派。燕家家主武功虽高,却尚未突破天道境界,与呼托尔一战后武功尽废,后又见几位天道高手出世,心灰意冷之下便带着几个未成年的燕家子弟觅地隐居。无意间闯入苍乐山中遇见巧彤的先祖苏平仁苏大人,家主与苏大人原本就相识,于是便也在苍乐山中隐居下来,这两百年来从未现身江湖。”
    楚铮道:“以前辈的武功,怎么着一身仆妇服饰?这难免不符前辈身份吧。”
    寇大娘冷冷道:“老身此番陪我这义女到此上京城,只是担心她的安全,又不是宣告燕家重出江湖,这些小节理他作甚。”
    楚铮见这几人说得合情合理,虽说心中仍有怀疑,但也不好再加为难。何况这苏巧彤若真是成奉之的侄女,他也不便过分得罪,毕竟成奉之和郭怀二人是皇上最为倚重的两位重臣,那老姑婆赵茗对他也颇为信任。楚铮谁都不怕,但一想起赵茗还是有几分心惊肉跳。
    楚铮长施一礼,道:“燕前辈,苏姑娘,先前多有得罪。只是在下身为禁卫军将领,负责京城防务,燕前辈和苏姑娘又是如此不凡,无礼之处还请见谅。”
    苏巧彤还礼道:“将军如此忠于职责,小女子又何来怨言。”
    寇大娘哼了一声,道:“你虽是职责所在,但却莽撞了些。老身若全力出手,你自问能支撑多久?”
    楚铮正欲回答,忽听店外传来整齐的步伐声,一个浑厚的声音喝道:“长弓队,箭上弦;掷枪兵,举枪预备!”
    楚铮搓着双手,尴尬地冲燕苏二人笑了笑。方才他感觉到寇大娘身负绝顶武功时,便向欧阳枝敏做了个手势,让他去南城门调兵在附近候命。没想到张得利胆子较小,楚铮和寇大娘方一动手,他便将禁卫军召了过来。
    一个身披重装铠甲的军官走了进来,向楚铮行礼道:“楚将军,禁卫军十二营一千人现已到齐,听从楚将军调遣。”
    楚铮把他拉了过来,小声道:“一场误会,是小弟那个下人小题大做。改日小弟亲自到十二营向慎安大哥赔罪,再另请各位弟兄喝酒。”
    那军官笑道:“楚将军,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这点小事至于那么麻烦吗,反正这些士兵需要多多操练。不过十二营的兄弟与楚将军也有多日未聚了,后日下官在万花楼做东,楚将军可一定要赏光啊,没有楚将军您在,万花楼的姑娘总对我们兄弟不冷不热的。”楚铮请他们喝酒还是万花楼比较多一些,楚慎安等人去了几次后,觉得万花楼的姑娘较之飘香阁丝毫不差,文静中内媚入骨,更是别有风味,加上与方中诚总感觉有些格格不入,便将平日相聚之地改在了万花楼。
    楚铮拍着他肩膀笑道:“小弟一定到场。”
    那军官笑着向楚铮行了一礼,转身走了出去。到了门外,对众军士喝道:“此次演练虽事前未曾通知,可兄弟们做的不错,收队回营。”
    寇大娘却看着渐渐远去的禁卫军,不由得暗暗心惊,这些禁卫军在赵国来说只是二流军队,但仍可看出训练有素,决不可小觑。方才若真被楚铮识破了动起手来,自己也许可以凭武功逃脱,但苏巧彤绝无幸免。
    寇大娘不屑地说道:“原来是想倚多为胜啊,你的武功也算不低了,怎么没半分武人气节?”
    楚铮笑道:“前辈武功高强,晚辈怎是对手。何况晚辈是朝廷命官,又不是武林中人,以武争胜乃意气用事,为军法所不容。”
    寇大娘一时被楚铮噎得说不出话来。
    楚铮对店铺掌柜道:“快些上菜,你那些伙计端着菜盘躲在门口干吗呢?”
    店铺掌柜心中发怵,方才那个军官他是认识的,但也仅是认识而已,还没资格巴结到这一级别的军官老爷,而平日里在他店里嚣张无比的几个军士还在队伍里张弓搭箭呢。可眼前这贵公子轻而易举便可召来数千人马,店铺掌柜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家小店竟然来了这么一个贵客,而且那女娃子看来也来头不小,好像是个大老爷的侄女。店铺掌柜暗想过会儿一定要找那范先生问清这两个贵客的身份,让小二们到外面多多宣扬。当下不敢怠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