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第三十五章暗下伏子[2]

楚氏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着新婚夫人仍得回平原城,其意昭昭,有心人一眼便知。
    李诚仍清楚地记得当楚轩得知此事时那徒然变青的脸,若不是他拦着,楚轩会将房中所有的东西砸烂。不过这也怪不得楚轩,李诚不由想道,既未犯错又毫无理由地被放逐到边疆,而且种种迹像显示楚名棠是在废长立幼,换了谁也受不了。
    李诚摇了摇头,觉得浑身酸软,也不想再洗漱了,何况睡不了两个时辰天就亮了,便和衣在妻子身边躺下,不消片刻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李诚突然觉得有些发冷,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见门窗关得好好的,不觉有些奇怪,正想再躺下,却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坐在桌旁。
    李诚一惊非同小可,腾地坐了起来,翻身下床。一旁妻子也被惊醒了,半起身不满地咕哝了一句:“你做什么啊。”
    只听“啪”一声轻响,李诚感到一丝劲风从面前掠过,妻子哼了一声,又倒了下去。
    李诚登时冷汗迭冒,他的见识不少,知道来人必是个武林高手。忙伸手探了探妻子鼻息,李诚稍稍松了口气,妻子还好没事只是晕了过去。
    那人掏出火石,点燃了桌上的蜡烛,烛光映在他的脸上,李诚气息不由得一促,来人竟是五公子楚铮。
    他来做什么?李诚暗暗寻思。他与楚铮平日并无来往,平日见了施个礼就是,五公子绝不会无缘无故深夜来此。
    李诚想起不久前才与楚轩会过面,顿时脸色惨白。
    楚铮见他神色突变,淡淡说道:“李管事是府中有数的精明人,应猜出到我的来意了吧?”
    李诚颤声说道:“五公子,小的不明白您的意思。”
    楚铮冷笑道:“难怪人说聪明人时常又都存有侥幸之心,李管事,大哥都许诺你为府内总管了,怎么就无胆承认?”
    李诚紧咬牙关,双手紧紧扣着,试着控制自己不停颤抖的身躯。他突然感到无比后悔,他们两兄弟争就争呗,关自己何事?
    楚铮哼了一声说道:“我们兄弟之间的事,你有何资格插手其中。大哥大婚后仍要回南线大营,李诚,你不过是个府里的管事,你要助他对付我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了?”
    李诚脸色惨白,道:“既然五公子已知此事,小的无话可说。不过请五公子念在小的为府里效命多年,饶了小的妻儿。” 楚铮既已知道他与楚轩之事,又深夜潜入此地,李诚自忖难以幸免,可这也没什么好埋怨的,自己既然投靠楚轩,楚铮自然不能容他,可想到自己的妻儿,李诚却实在难以割舍。
    楚铮看了他一眼,道:“我有说过要杀你吗?”
    李诚一听似看到丝希望,忙道:“若五公子能宽大为怀,小的愿一早便向老爷辞行,领着家眷从此归隐山林,永不在世间露面。”
    楚铮呵呵一笑,道:“走?李诚,你在平原城执掌府中家将多年,家父对你向来颇为器重我想也不是毫无缘由的。你说,他老人家会让你走吗,何况你以何理由离开楚府?难道要直言相告吗?倘若如此,父亲必然震怒,大哥也不会放你生离京城,毕竟我们兄弟之争是不能摆到台面上来说的。”
    李诚道:“那五公子意欲何为?”
    楚铮沉默半晌,突然问道:“大哥何时起对我不满的?”
    李诚想了下道:“应是离京之前吧。大公子知道老爷要将他安置到平原城后一度方寸大乱,后来才发现老爷此举可能是因五公子您之故,才命小人在京城打探五公子您的消息。”
    楚铮摇头苦笑道:“难怪大哥离京前颇为古怪。可此事内因我也是近几日才知晓,况且对大哥我一直极为敬重,根本就无对他不利之心,大哥如此做何苦来呢。”
    李诚不禁道:“此事说来也怪不得大公子,楚家是当朝三大世家之首,一旦荣登宗主之位,几乎可将整个大赵国控于掌中,那是何等荣耀,与之相比就算南线大营的统领又算得了什么。若不是有五公子您,这一切都是大公子应得的,自古长幼有序,而且大公子又无过错,老爷这般做法确实难以让人心服。”
    楚铮一笑道:“你说了这么多,看来府中有般想法的人的确不少。”
    李诚一惊,暗骂自己多嘴,道:“小的只是在猜测大公子的心思而已。”
    楚铮叹了口气,道:“事以至此,就算从此退让,大哥恐怕也难容我了,是也不是?”
    李诚并不回答,世家内争原本就是如此,两位公子既然已经相争了,退是退不了的,总要分出个胜负来,输者被驱逐出家门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楚铮也知李诚意思,他执掌鹰堂也有段时日了,深知楚家势力之雄厚。楚轩对他既已生忌意,如果楚轩入主楚家,楚铮就算武功再高,恐怕也只能落个亡命天涯。楚铮已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再让他四处流浪他是无论如何都不愿的,何况一人怎能对权势无丝毫贪恋之心,楚铮已深知其中滋味,再让他放手已是有些不舍。
    可要如何应对这同父同母的大哥呢,要不杀了他?
    楚铮自己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念头吓了一跳,什么时候自己竟变得如此狠毒无情了?
    平心而论,这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楚铮自忖完全有把握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而且根本不需动用鹰堂中人,吴安然或天魅门都可出手。可想了想后楚铮仍暗自摇头,他不想看到父母伤心欲绝的样子,何况此事再怎么做得天衣无缝,他与楚轩已起争端,楚名棠和楚夫人凭直觉也会怀疑他。楚铮也不希望父母以后总用冷冷的眼光看着他。
    “平原城来的那两千家将可是多数效忠大哥?”楚铮问道。他到了京城后主要致力于收服鹰堂中人和原上京楚府的下人,对这两千跟随父亲已久的家将并不在意。
    李诚道:“大公子从十六岁起就开始管理平原城府中家将,这些人中有好多是大公子一手提拔的,他们对大公子感激甚深。因此对老爷这般对待大公子一直颇有怨言。”
    楚铮点点头道:“这也是人之常情。”忽然又看了眼李诚,道:“李管事,你今后何去何从啊?”
    李诚吱吱唔唔地也不知该说什么。
    楚铮道:“大哥大婚后还是要回南线大营的,这你该是知道的。你是楚府的管事,不可能与他一起去的,哼,你若去了还真得自求多福。既然你与大哥之间关系已让我知晓,李管事,你说你该如何才能使我放心些……”
    “留你在世上?”楚铮看着李诚,一字一顿地说道。
    李诚听了不由得身子一颤。眼前这五公子年纪不大,手下能人可不少,老爷身边的几位神秘高手见了他也是毕恭毕敬的。李诚虽不明白是为何故,但知道五公子若想杀他,大公子远在南线无暇顾及,自己又只是个小小管事,老爷连大公子都外放了,显然是要立五公子为将来宗主,对府内支持大公子之人的死活更不会放在心上。
    李诚一咬牙,俯首道:“小的自从十三岁起就跟随老爷,老爷对小的恩重如山。大公子与五公子您之争,老爷既已有决断,小人当然以老爷之命为从。”
    楚铮微微一哂,李诚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句句不离楚名棠。不过这朝代最重忠义,各大世家的门人食客极少背叛家主,即使背叛也无人愿意收留,李诚既有心投靠,这般说法已是很难得了。
    楚铮颔首道:“很好,李管事。你既然如此说了,我也就放心些了。不过为了验证你此言是否属实,我有一事要你去做。”
    李诚道:“五公子请吩咐。”
    楚铮抬头向窗外说道:“有劳徐门主久候了,请进。”
    窗子突然无声无息开了,一团灰影缓缓飘进屋内落于地上。
    李诚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只见那灰影落地后已成一人形,那人掀开头罩,竟是个貌美如花的妇人。
    楚铮上前行礼道:“为了晚辈家里一点琐事,烦劳门主大驾亲临,晚辈不胜感激。”
    来人正是天魅门门主徐景清。徐景清还礼道:“家师大仇得报,全仗五公子之力。五公子既然有所差遣,妾身自当尽力。”
    两人又寒喧了几句,楚铮对李诚说道:“大哥大婚后需过一月才会离京。他不是命你寻找上次在宫中打伤我之人吗,大哥临走前你领徐门主与他相见,就说这就是他要找的人。”
    李诚额头冒汗,这不是在逼自己做不忠不义之人吗?
    楚铮似猜到他的心思,道:“你不必多虑。大哥虽是长子,但如今府中仍有父亲做主,你不过是依家父意图办事,不会有人异议的。”
    李诚苦笑,他难道还有选择余地吗。
    楚名棠在鹰堂中耳目甚多,对于兄弟之争楚铮不想鹰堂中人参与,上次他命人将李长笑的人头送至天魅门,徐景清千恩万谢,言辞中颇有讨好之意,楚铮对李诚还是了解一些的,知道此人并非死硬之人,便让吴安然将徐景清请了过来。
    可请这徐景清楚铮也是无奈之举,说到这世上楚铮最忌惮之人非宫里那位老处女莫属。不过以楚轩的能力,查出宫内之人是何方神圣并非难事,起码母亲和姑姑楚琳对他就不会设防,何况赵琪还是赵茗的弟子,楚轩若向她问起,赵琪肯定全盘托出。楚铮想来想去,只能设法先瞒大哥一时,赵茗的真面目楚铮已见过,徐景清她既是天魅门门主,武功比吴安然也差不到哪去,只要稍做易容,让楚轩自认为与这绝世高手达成协议,放心地回到平原城就行了。
    楚铮对李诚道:“你若办好此事,日后只要你再无异心,我虽不能像大哥那样许你为总管之职,但可担保你这管事之位无忧。”
    “小的遵命,”李诚躬身道,“不过平原城来的那两千家将公子准备如何处置,要不要小的将这些人招之为公子效命?”
    楚铮淡淡说道:“不用了。”这两千家将楚铮还不放在心上,这些人中真正算得上是精英之才的高士英等人早已退出,剩下的就由他们去吧,毕竟这些人尚在京城,又不是跟随楚轩到南线大营,楚铮完全可以将之玩弄于股掌之中。而且这二千家将人多嘴杂,若再让李诚去招抚,其中必有对楚轩死忠之人会报知楚轩知晓,他还要让李诚将徐景清引见给楚轩,若是如此徐景清又怎能得到楚轩信任。
    李诚心中却是一寒,楚铮既然这么说了,这两千家将若再跟随楚轩,日后恐怕大都在劫难逃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