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第二十三章蛛丝马迹[2]

楚氏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br>楚慎守侧身闪开,口中说道:“第一……”
    “招”字还未出口,方中诚等人只觉得眼前一花,楚慎守身子已腾空而起,在空中如车轮般转了好几个圈,面朝下结结实实地摔在地上,把那“招”字硬生生地吞了回去。
    楚铮方才一拳击空后,顺势又击向楚慎守,同时右脚横扫,踢在楚慎守小腿处,招式并无出奇之处,只是速度奇快,连方中诚都未看清楚。
    楚慎守满面尘土,挣扎了半天才从地上爬起。楚铮淡淡地说道:“方才我已出了二拳一脚,三招已过,你尽管出手便是。”
    楚慎守闻言大吼一声向楚铮扑来,一拳打向楚铮面门,这一拳已使出他浑身之力,衣袖都在半空中猎猎作响,可在楚铮眼里,他的速度慢得跟三岁小儿一般,只是头一侧肩一沉,楚慎守便击了个空。楚铮一把抓住他领口衣襟,把他举了起来,又掂了掂,觉得分量还不如留在南线大营的那两柄大锤,随手一扔,将楚慎守丢出去五六丈远。
    方中诚在一旁看直了眼,楚慎守在禁卫军中也算个勇猛之人,不然也不会有勇气和楚轩、楚原多次叫板,没想到在这楚铮手里变得像个大沙袋般被他随手抛来抛去,难怪父亲曾说他是大赵国未来的绝世猛将。
    楚铮走上前去,只见楚慎守满脸痛苦之色,看来这次摔得不轻,见楚铮过来,楚慎守眼中充满怒火。楚铮将他拎了起来,向那队禁卫军说道:“带你家将军回去好好休息。”说完,便把楚慎守扔了过去。
    军士们怕伤了楚慎守,忙放下手中兵器去接他。楚铮虽未运力,但楚慎守这么个大汉从空中远远飞来,这分量也绝对不轻,只听哗啦啦一阵乱响,禁卫军倒了一大片。
    楚铮拍了拍手,向方中诚抱了抱拳。毕竟刚刚楚慎守欲抓吴安然时他才也曾出言相助,不然以吴安然的性子,这条大街上恐怕要血流满地了。
    方中诚见楚铮转身欲走,忙拍马前来,道:“五公子这是要去哪里?这京城刚刚出了一桩血案,禁卫军也已全城戒严,五公子和这位先生就这么在街头行走,恐怕不甚安全,不如为兄送你们一程。”
    楚铮见方中诚笑得很是殷勤,知道他是为了二姐才来讨好自己,大概还想打听点二姐的小道消息,只是自己要去的是鹰堂,又怎能让他跟随前往,于是笑道:“方世兄的好意小弟心领了,小弟只是想去靖北侯府外公家中,这一路都是康庄大道,就不烦劳方世兄了。”
    方中诚笑道:“无妨无妨,为兄奉命四处巡逻,到哪都一样。何况王老侯爷府上也是需要重点守护之处,为兄就陪你们一起去吧。”
    楚铮没想到这方中诚竟粘上自己,不由得苦笑,道:“方世兄,刑部尚书梁上允刚刚被刺,禁卫军正满城搜捕凶犯,方世兄放着公事不管,却来陪我这无聊闲人,似有些不妥吧。”
    方中诚一愣,干笑道:“五公子消息果然灵通,这么快就知道了。”
    楚铮无言,此时距梁上允遇刺已经快有两个时辰,恐怕京城中的平民百姓也有些已知晓,何况自己还是太尉家的公子。
    方中诚叹道:“这梁上允一死,把我们禁卫军忙得晕天黑地,人倒抓了不少,可大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与此案毫无关系。那些凶手如凭空消失了一般,找不到丝毫线索。五公子,你我都是三大世家中人,知道在这京城无人有理由杀梁尚书,可以肯定此事必是外人所为,而且这些凶手已到京城多时,定有个隐匿藏身的地方,绝不是客栈和青楼那种短暂停留之处。禁卫军和刑部的人手总是到这些地方搜查,是找不到什么线索的。”
    楚铮想起方才那青衣人穿得正是下人的服饰,暗暗点头,这方中诚推测极有道理,看来并非是个无能之辈。
    楚铮笑道:“方世兄所言极是,说到青楼,小弟曾听说这京中八成的青楼是方家的产业,不知是真是假?”
    方中诚不以为然,此事对旁人来说是件隐密之事,可绝对无法瞒过楚王两家,笑道:“那些也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为京城中的达官贵人们提供一个闲暇时的消遣之处罢了。”
    楚铮不怀好意地说道:“可有人听了此事,可不大高兴哦。”
    方中诚心里突地一沉,忙道:“这些都是方家外围的产业,为兄可是从不到这类场所去的。”
    楚铮阴笑道:“是么,那怎么三哥说还曾与你在某处打了一架,难道是小弟听错了?”
    方中诚脸色尴尬,他们这一群官宦子弟年少轻狂,血气方刚,这种风流韵事难道还少了,只是此事若给楚欣知道了就麻烦了。当下连连抱拳说道:“五公子,还请嘴下留情,替为兄美言几句,日后能有用得着为兄之处,为兄必全力以赴。”
    楚铮道:“那倒不必,只是眼前有一事还请方世兄帮忙。”
    方中诚忙道:“五公子请讲,只要方某能做的,绝不推辞。”
    楚铮道:“这京中有个万花楼方世兄想必也知道的,三哥楚原在此处有个红颜知己,离京前曾托小弟对她加以照顾。既然是兄长之命,小弟也不好推脱,只是最近听说你们方家对万花楼打压甚紧,这万花楼是那女子立身之处,还请方世兄手下留情。”
    方中诚笑道:“既然是五公子为他们说话,里面又有三公子的人,小事一桩,为兄回去后就命那些下人不要再为难万花楼。”
    楚铮抱拳道:“那就多谢方世兄了。”
    方中诚口中应允,心里却有些怀疑。方家刁难万花楼由来已久,若真是那楚原之事,离京前为何不亲自对自己说,还要楚铮来转告?楚方两家和解后,楚原和他不打不相识,虽不过几天,私下交情已经不错。莫非是楚铮他自身之事,却托楚原之名?
    不过想到这五公子可能是自己同道中人,方中诚心里一松,暗想这就好办多了,于是走上一步,轻声说道:“这万花楼虽是京城四大青楼之一,但里面姑娘大都斯文秀气,去此处的都是些老成之人。五公子不知何时有空,你我到飘香阁一聚,那里女子性情豪放泼辣,大公子和三公子也通常去此处饮酒作乐。”
    楚铮怦然心动,不过一想吴安然就在一旁,忙道:“方兄此言差矣,自古红颜祸水,小弟尚未成年,又怎可去那烟花柳巷之处?若是贪恋美色而荒废了学业,岂不是有违先贤圣人的教诲?”
    方中诚见楚铮嘴上说得义正辞严,可脸上表情却不那么坚决,一双眼睛老是瞟向旁边那人,他心中一动,向吴安然行礼道:“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楚铮在一旁答道:“这位是小弟恩师吴先生。”
    方中诚暗道难怪如此,口中道着景仰之辞,又向吴安然行了晚辈之礼。吴安然不敢怠慢,也还了一礼,这方公子既然答应不再为难万花楼,吴安然也算是为天魅门尽了点香火之情,便对这贵公子也是客客气气的。
    楚铮想到鹰堂众执事还在议事厅等候,便不再久留,便向方中诚告辞。方中诚仍要执意相送,楚铮急中生智,道:“方世兄,小弟昨日曾听二姐说过,她与吏部侍郎崔大人家二小姐约好,今日要到她府中拜访,可这城中如此纷乱,世兄你还是去那一路看看吧,免得二姐被俗人所扰。”这话倒也不是虚言,楚欣是提及过此事,不过今晨楚夫人已吩咐过,不让她再出门了。
    方中诚果然中计,无心再留在此,向吴安然和楚铮告罪一声,匆匆离去。
    方中诚比他那上司赵无忌可细心多了,虽急着想去见楚欣,但仍命手下几名军士从附近车行里弄来一辆马车,并要护送二人到靖北侯府。
    楚铮见方中诚走了,便摆起了架子,坚绝不让那几个士兵护送,命他们要尽守职责,赶快去搜捕凶犯。那领头的军士见楚铮执意如此,也不敢违命,只好答应了。
    那车夫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军士拉了过来,不知所为何事,满脸惊慌之色。领头的那军士对这老头喝道:“把公子和先生送到靖北侯府,若你有何不周到之处,小心军爷我摘了你脑袋。”
    那老头一听只是驾车,这才放下心来,连声应是。
    那军士向楚铮和吴安然行了一礼,道:“五公子,吴先生,二位请走好,车钱小的已经付过了。”
    楚铮见那老头面带不平之色,哪像收了车钱的样子,也不说破,向众人道别后与吴安然一起上了车,向靖北侯府驶去。
    拐过一个路口,楚铮探出头道:“老人家,先不去靖北侯府,你载我们到马鸣巷。”那老头见禁卫军的人也对这二人极为恭谨,不敢有违,忙转过马头驶向马鸣巷。
    车厢内顿时沉寂下来,楚铮和吴安然两人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尴尬。这么多年来,师徒二人之间还是首次有了芥蒂,虽说楚铮已认错在先,但两人还是有些不自然。
    那几个军士大概比较心急,挑来的这辆马车模样虽光鲜,但坐起来却颠簸个不停。吴安然听着车轮的吱吱声响,目光有些茫然。
    忽闻楚铮开口问道:“那人可是我圣门中人?”
    吴安然向楚铮望去,见楚铮看着自己,那原本稚气的面庞上已颇有几分老成。
    楚铮见吴安然并不回答,也不着急,自顾自地说下去:“刺杀梁上允对京城无论哪方都无好处,朝中有识之士如方才那方中诚也都看出来了。既然非我大赵国人所为,那就很容易判断出是何方指使。东吴历来偏安一隅,与世无争;南齐方遭新败,自顾不暇;唯有西秦一直对我朝虎视眈眈。如今论国力,大赵已太平数十年,而西秦则方经内乱,赵应在秦之上。论将领,我大赵也是名将辈出,郭怀郭大人等人绝不在西秦薛方仲之下。只不过这些年来赵国君臣内争不休,一直无力对外。家父到了朝中后,整个朝堂逐步稳定下来,三大世家成联盟之势,当今皇上已无力抗衡。西秦与我大赵曾多年交战,双方已成世仇,这种情形再过个三五年,西秦不来攻打大赵,我大赵也会对西秦用兵。若徒儿是那秦王,也不会坐视赵国愈加强盛,想方设法要使赵国乱起来,这样西秦才有机可乘。”
    吴安然忍不住一笑:“若我是秦王,呵呵,你这臭小子口气不小啊,敢与君王相提并论。”
    楚铮见吴安然开始叫自己臭小子,显然已开始恢复常态,心中高兴。他平日与这师父随便惯了,笑道:“那又如何,陈胜吴广当年就已叫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何况这秦王在我大赵国人眼里,也不过是个乱臣贼子罢了。”
    吴安然沉声道:“那陈胜吴广是什么人物,他们的言语你也拿来乱说,难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