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第二章针锋相对[3]

楚氏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的心吗?”
    郭怀默然,偷偷看了一眼赵明帝,对南线大营的奖赏折子他早已呈送皇上处,可皇上一直将它置之高阁,自己又能如何。
    楚名棠继续说道:“南线大营此次战事本相不敢贪功,其战功最为显赫的是郭大人调拨给南线大营的一万黑骑军将士,这一万将士勇猛无比,本相此前上奏的折子中已说得很清楚,此次战事一半功劳要记在这一万黑骑军将士身上,特别是楚洛水将军,率领黑骑军克服北疆军不习水战的弱点,连夜渡江直捣南齐水师大营,指挥黑骑军和骁骑军两万人全歼南齐水师九万余人,俘敌近五万,这样的战功,兵部至今仍不闻不问,请问究竟是何……居心?”
    郭怀尴尬无比,当初他只为西、南两线战事考虑,给楚名棠拨了一万黑骑军,并特意由楚氏族人楚洛水领军,为此他已被赵明帝训斥多次,没想到如今楚名棠也会因此发难。
    赵明帝咳嗽一声,道:“楚卿不必着急,郭卿前日已将请功折子已经送给朕,朕阅过后即日便发至南线大营。”
    楚名棠转身身赵明帝拜道:“臣谢过皇上。皇上,依朝廷例律,楚洛水将军如此战功,是否应该越级提升?”
    赵明帝想了想,无奈道:“正是。”
    楚名棠道:“楚洛水将军现今是五品偏将,按朝廷律法,应封为三品副统领一职。”
    方令信立刻出列反对道:“皇上不可。”
    楚名棠斜眼看了看方令信,道:“西线大营方统领闭城不出,未打一仗,前去增援的北疆大营五万将士人人都有封赏,难道相国大人觉得楚将军反不应提升吗?”
    方令信登时语塞,心中暗骂郭怀当日多此一举,否则哪来今日此事,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楚洛水提升为副统领,迟疑了一下道:“楚大人说的是,楚洛水将军是应提升,可是北疆大营已有两位副统领,实在不宜再行增加了。”
    楚名棠道:“那好,南线大营还缺一位副统领,楚洛水正好可以接任。可楚将军是北疆大营的将领,按朝廷律法,三大营间将领互调可自带亲兵,楚洛水升任副统领,可带一万人,那这一万黑骑军就留在南线大营吧。”
    赵明帝立刻摇头道:“不可,南线大营刚刚击溃南齐水师,南齐暂时无力对我朝有何威胁,这一万黑骑军乃是我赵国最精锐的骑兵,不宜留在南线大营。”北缰大营一共才五万黑骑军,这一万给了南线大营,岂不是如虎添翼。何况楚洛水勇猛过人,南线大营二十万大军如果由他来调教,后果可想而知。
    楚名棠微微一笑:“皇上说的是。楚洛水越级晋升皇上已准奏,北疆副统领编制已满,也不宜留在南线大营,臣觉得那有个地方可以安置。”
    赵明帝不禁问道:“是哪里?”
    方令信心中打鼓,不会是西线大营吧。西线大营已经有了个副统领王明声,是王烈的亲侄儿,如果楚洛水再领着一万如狼似虎的黑骑军过去,自己堂弟非给架空了不可。
    只听楚名棠道:“方才郭大人所提出的新建城防军,相国大人又将官职定为三品,那正好可以由楚洛水和麾下一万黑骑军来担负。”
    赵明帝和方令信几乎同时脱口而出:“此事万万不可。”
    楚王两家的官员罔若未闻,纷纷出列盛赞太尉大人英明,均说京城周围如果有了这支百战之师守护,方相国便无需担忧了,京城四处必然太平。
    楚名棠悄然回列,见郭怀脸色木然,心中有些歉疚,毕竟郭怀当初顾着兄弟之情,才将楚洛水的这支黑骑军调拨给自己,可如今却成了自己攻讦的借口。
    赵明帝给吵得心烦意乱,一拍龙案道:“此事容日后再议,退朝。”
    礼部侍郎楚名南上前一步道:“启奏皇上,对南线大营将士的封赏应早日交于礼部发出,正如郭大人所说,南线大营在太尉大人的统领下,战果辉煌,朝廷如果再不表示,日后难免军心动荡。”
    赵明帝不耐烦地说道:“朕知道了,明日就交于礼部发至南线大营。”说完便匆匆走了。
    一个太监在身后扯着嗓子喊道:“退朝。”
    楚系众官员见皇上走了,纷纷围到楚名棠身边,多数人都脸露喜色,毕竟这些人也不是鼠目寸光之辈,在楚家和皇上日益走向对立的时候,都知道这一万城防军如果完全掌握在皇上手中是何含义,见楚名棠方才挥洒自如、轻描淡写便将皇上和方令信说得无言以对,大为佩服。
    楚名棠见多人面带笑容,低声喝道:“诸位有些失态了。”
    众人顿时醒悟,收敛起笑容,对楚名棠更添了几分敬重。
    楚名棠向四下拱手道:“名棠久离京城,对朝中之事不甚熟悉,还望诸位同族时常提醒。”
    礼部侍郎楚名南回礼道:“名棠兄太客气了,名棠兄是我族中百官之首,我等自当以名棠兄马首是瞻。”
    旁边一人掩饰不住兴奋之色道:“以前名亭兄任刑部尚书时,才德均不能服众,我们楚家总是被方令信欺压,如今名棠兄到了朝中,我等总算有主心骨了。”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楚名南等人为官多年,并非目光短浅之辈,自从楚天放退隐之后,楚名亭不堪重任,楚系官员在朝中群龙无首,受皇上和方家的打压由来已久,众人早已憋了一肚子的气,因此对楚天放将宗主之位传于楚名棠之事细细斟酌一番后,多数人并无异议。毕竟楚名棠出身旁系,身边除了老母和妹妹之外别无其他至亲,他想重振楚氏,真正可倚重还是朝中的族人,再说他身后还有王家的支持,楚王两家同心协力,谁还能与之争锋?
    楚名棠也暗暗吁了口气,今天第一次上朝就与皇上针锋相对,实非他所愿,不过因此而折服了不少在朝中为官的楚氏族人,他心中也略感宽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