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第二十八章帝国(下)[2]

大宋帝国征服史最新章节目录
   系网的关键所在。辛弃疾理所当然的,是赵师弘的支持者之一。
    熊伯达道:“其实皇太孙何必着急,官家不是说了,到了登基一甲子时,就会退位做太上皇吗?”
    “太孙已经四十了!!!”唐辉拉长了声调,“要说官家和太孙比长寿,我还选官家赢!”
    洪武朝的两位太子都是三十多、四十多便英年早逝,皇太孙赵师弘能不能活到五十岁,谁也不能打包票。
    “皇室子嗣向来都死得早,能长寿的并不多见。天家子弟不同于民间,表面看一团和气,背地里多少刀光剑影。那及得黔首元元,只要吃饱穿暖,闲时看球读报,一天两天这样活下去,可以颐养天年到七十八十!也就有官家这个异数,活到了八十五岁。真的是异数啊!”
    熊伯达反驳道:“自古虽无万岁天子,但长命百岁也不稀奇。唐尧不是活到一百七吗?”
    “上古传闻你还真信啊!”唐辉捂着嘴大笑。
    王大海迟疑道:“该不会东宫真的风水……”
    话刚出口,立刻闭口不言。寻常说起当朝皇帝的寿命问题,可以肆无忌惮,听众们也是不以为意。如今对于言论十分宽松,只要不是有逆反之心,也根本算不上什么罪名。但在军学中,说起一些令人忌讳的话题,还是要避讳的。
    “大宋需要一场战争!”唐辉转过话头,“不过如果真要打仗的话,还是等我们毕业后罢!至少那时,我们还能在战功中分上一杯羹!”
    ……………………
    结束了一天的学习。王大海等人回到了寝室中。
    唐辉拿着门口信箱中的一封信进来:“这王速是谁?字写得真丑!”
    王大海脸色有些难看,起身接过信:“这是家严的信。”
    唐辉歉然一笑,拱了拱手,表示歉意。
    王大海也不以为意。他的父亲归化汉籍已经几十年了,在军中接连上过几次扫盲班,看书读报已经没问题,但一笔字始终写得惨不忍睹。他父亲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一直都是夹在二弟的信中,今次还是第一次自个儿寄信过来。
    王大海拆开信封,展信而看。
    ……………………
    军学中的生活还在继续,辛弃疾和其他的几个军学教授们一起,向学生们宣传开疆拓土的优点,而王大海、熊伯达和唐辉等人,也在刻苦学习之余,等待着建功立业的机会。
    在学校中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而学园之中要求战争的呼声,也渐渐传到了外界。越来越多的势力被鼓动起来,宣扬着战争对大宋意义。
    战争代表土地,代表财富,代表战功,还代表着有了一个可以发泄积蓄在民间的怒火的出口。民间的呼声越来越高,朝堂再也无法忽视,在监国太孙赵师弘的全力推动下,已经是半隐退状态的赵瑜终于点下了头。
    万里疆土并不足以安置四亿百姓,与其让国中生变,不如加速开拓,征服新的土地。
    经过了一番准备。在洪武五十七年春,征服泰西的军队终于扬帆。
    王大海,熊伯达,唐辉等军学毕业生,尚在实习期中,便被点为走马承受,当先前往红海港,参加战斗。这是一场征服之战,为了拉开剿灭泰西十字军的序幕,也是为了结束对大食人延续了三十年的战火。
    ps:还剩最后三章,就要大结局了,感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捧场和批评。没有你们,以俺的懒散也支撑不到一百五十万字的长度。本书上架以来,俺一直没有求过月票。也不好意思开口。不过在最后还是开一次荤本月的月票最终能不能过三位数!
    另外,于此俺再澄清一次,经常在章节末尾重复一些片段,并不是为了防盗贴,纯粹是最后一段来不及写不完,为了赶在十二点前发帖,不得已而为之。以本书的订阅情况,用不着防盗贴,没有任何意义。
    bk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