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第三十二章跳墙(中)[2]

大宋帝国征服史最新章节目录
   之怨,而悍然出兵助纣为虐。此一人,可为天下之主?!”
    “不能!”赵鼎的声音很坚定。
    “没错,他当然不够资格!”
    赵瑜狠狠的说道。他前世曾游过杭州,在岳王庙前曾读到一篇诗文,‘臣飞死,臣俊喜,臣浚无言世忠靡,桧书夜报四太子,臣构再拜从此始。【注1’此一篇,区区数句,便将岳飞的悲愤,张俊的卑劣,张浚、韩世忠的无奈,秦桧的奸逆,还有赵构的无耻刻画入骨。
    赵构那个阳痿的废物,为了做个偏安之君,连老子兄弟都不要,深仇血恨也不思去报。却枉杀岳飞,拔擢秦桧!这样的皇帝,赵瑜是从骨子瞧不起。如今他北伐金虏,意图收服河东。但凡懂一点民族大义,有些气节之徒,也不会在此时扯他后腿。也只有赵构这等下流无耻的昏德之君,方能做出这样龌龊的举动!
    当然,还有正史中在战前鼓吹夜袭金营,而偷袭失败后不思悔罪,却连夜出逃千余里,躲在四川山中数十年的姚平仲!岳飞早期抗金时也曾在河北一败再败,韩世忠也有被打得丢盔弃甲之时,还有南宋的一批主战的文武大臣,都是几次经历失败,几次重新站起,毫不气馁的咬着牙意图恢复中原!与他们比起,姚平仲的胆气心志都差得太远!
    此君臣二人,人品卑下不堪,又无救世之才,除了给人添乱,却是一无是处。如今他们狗急跳墙,罔顾天下大义,竟然趁隙攻来。这样的敌人,赵瑜绝不会轻轻放过!
    “这天下,赵构不配据有!社稷重宝,惟有德者居之。朕上承天命,却是当仁不让!有天命在身,凭一个小小的姚平仲,又怎能取得了朕的性命!”
    赵瑜一甩手,两步跨上战车,站在指挥台上。千军万马、百官众将屏息待命。
    车驾之上,赵瑜扶着栏杆,抿着嘴环顾全场,突然猛地提气高声:“朕的儿郎们!赵构鼠辈已是黔驴技穷,妄图螳臂挡车,这是他们临死前最后的挣扎。朕曾听闻:‘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朕拥六千敢死之士,足以横行中原。区区数万关西小儿,不过劫后余生之辈,闻金虏一至便肝胆俱裂。此一等贼,就算人数再多十倍,朕又有何惧之!杀平仲,诛姚古,这信心,你们有没有!?”
    “有!”六千大军的回应如山崩海啸。
    “不愧是朕的儿郎!”赵瑜声音更加响亮,他高高举起手,用力攥紧拳头,“杀平仲、诛姚古,定天下,至太平!这是朕给你们,给天下百姓的承诺!”
    赵瑜高声宣告,士兵们手中的火枪开始跺着地面,一声一声,有如鼓点,更胜浪潮,数千人同时在沉声呼喝:
    “定天下!至太平!定天下!至太平!”
    千军共一呼!呼声响彻东京城中,城门附近的屋舍和,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一起振臂高呼。声音越传越远,涌出家门的百姓越来越多,仿佛一块巨石投进了湖心,一轮轮涟漪散开。
    片刻之后,东京内外,已是百万士民在齐声高呼:
    “定天下!至太平!定天下!至太平!”
    直如山崩地裂,激荡天地之间。这是天下人的心声!这是多灾多难的人民的呼喊!
    城中如今仍有心怀反意之人,还准备着等赵瑜出战后在城中掀起叛乱。但当他们听到百万士民发自内心的呼喊。平添在心中只有恐惧。在这样的声势前,他们不过是车前的蚂蚁,只会被赵瑜的战车碾压过去。
    得万民之心,获天下之势。又有谁能挡住赵瑜?!
    赵瑜拔出腰中长剑,遥遥一指,阳光凝聚在剑尖:“开城!出战!”
    注1:这是明丘文庄(浚)题岳王坟诗。全文如下:
    我闻岳王之坟西湖上,至今树枝尚南向。草木犹知表荩臣,君王乃尔崇奸相。青衣行酒谁家亲,十年血战为谁人。忠勋翻见遭杀戮,胡儿未必能亡秦。呜呼!臣飞死,臣俊喜,臣浚无言世忠靡,桧书夜报四太子,臣构再拜从此始。
    [w w w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