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第二十三章烈风(中)

大宋帝国征服史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三章 烈风(中)
    PS:赶在一点前。终于修改好了。四个小时,五千五百字。真是够累的。
    洪武元年十一月初五。丁卯。【西元1126年11月21日
    古北口关城,阔不及百步,长也仅有里许,本是燕山群峰中一段略微宽阔的谷地。在南北谷口,皆有关墙夹持,城内道路两侧,屋舍、营地和仓库皆有高墙相围。东西两侧山峦高企,顺着山势,城墙逶迤、敌楼林立,一座座、一重重,互相联系,相互支援。而盘踞在关城东南部大石岭上的炮垒要塞,更是让关城的守卫力量更上了一个台阶。
    如此险关,当然可让敌军望关兴叹,但城防设施众多,也使得关城内的转圜余地也大为缩小。完颜蒲家奴的两万骑兵声势浩大,自不可能全军驻守关城。最早驻扎在城中只有四千多人,当蒲家奴领军来援,撤下伤兵,补充了生力军后。关城内的守军也不过六千人上下。
    而当五天前的深夜,林虑派出麾下精锐趁夜来攻。女真人全没想到敌人会有这般疯狂,关墙上的防线瞬间被突破,数百名敌军转眼冲入城中,并抢占了几处预定的火炮死角,好整以暇的坐下来防守。
    虽然一开始被这次突击所打懵,但很快要塞上的火炮就开始疯狂的发射,将关墙一线封锁,以防援军上来。而关内的守军则举兵反击,可上千人拥挤在并不宽阔的道路上,却成了火枪的饵食。几座小小的院落,却成了难以逾越的关隘。用着手上的枪弹,虎翼军的士兵们给女真人好好的上了一课,什么才叫防守。
    在大宋修造的关城中,无论大道支巷,道路一般都是曲折多变,少有联通,如太原城,多是丁字路,如壶关关城,仿佛九宫阵,这是为了在敌军攻入城中时,展开巷战所准备。
    而古北口关城,始建于北齐,在隋唐时也多有修建。至安史之乱后,河北藩镇割据,古北口成了卢龙节度使司防御。关寨林立,寨防完备,关城内的道路也是弯弯曲曲。不过等到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古北口落入辽国手中之后,城中的布置便发生了改变。
    契丹人虽然重视此关,但关城内的建筑格局却不合惯于轻骑机动的契丹骑兵的习惯,故而两百年来多次改建。外部,由单纯防御北方之敌的防线,改成南北双关的格局,并偏重于南方。在内部,则将关城中的道路房屋推直拉平,一条大道贯通南北,骑兵来回冲刺,全无半点阻隔。
    可这样的便利,对于攻入城中的一方也是一样。一旦攻方在关墙之内划出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阵地,守军就无法借助地利加以迂回反击,只能正面硬拼上去。五天来,虎翼一军每每趁着要塞中火炮的间隙,派遣援军冲入城中。在关城中央的大道上,冲入城中的虎翼军将士已筑起一座座街垒,与道旁的屋舍废墟互相掩护。逐步推进,一寸寸的蚕食前去,将女真人的阵地不断的压缩。
    可要塞中的火炮,在这五天中也变得越发的疯狂。当初的死角,在守军移动了火炮的炮位后已不复存在。而虎翼军们杀进城中之后,刻意与女真人保持犬牙交错的战线,却因不分敌我的开炮射击,而变得毫无意义。
    由数十丈高差落下的炮弹,一击便能摧毁一根一人粗的房梁,一炮便能轰塌青砖垒起的山墙。炮弹溅落如雨,关城内本就不多的院落中,已经看不到一间完好无损的屋舍。
    凄厉的尖啸从头顶传来,又是一炮落下。沉重的铁球划着弧线砸到已是遍地瓦砾的废墟上,碎石飞溅,冲击波横扫而出,滚滚的烟尘冲上了半空。
    一个士兵从碎石木梁搭起的街垒中抬起头来,满身都是尘土,头盔上也落满了烟尘。只有一对如鹰隼般的双眼依然锐利,对着前方来回扫视。并不出他所料,趁着这波炮击,敌军果然冲了上来。
    女真人也许并不知道什么叫炮步协同,但用箭雨压制敌军,然后趁机冲杀的战术,他们已经用了几百年。如今将箭矢换成炮弹,也没有多少区别。不过,就是火炮的准头太过不遂人意,让这种压制完全起不到作用。
    一群女真战士举刀从己方的阵地冲杀上来,冲锋时,却不忘借助路边的各种障碍物来掩护自己。飞来的枪弹击中了几人。近距离的铅弹威力大得超乎想象,打中头颅,头盔和头盖骨一起被击飞。打中四肢,手脚便从创口处断裂。而被击中躯干的士兵,却仿佛被攻城槌猛力撞中,五脏六腑的碎片都从口鼻处喷了出来。不过,没有被射中的女真战士,却各自精神一震,不给火枪再次上膛的机会,呐喊着用更快的速度猛冲过来。
    而街垒之后的虎翼军士兵,在一轮射击过后,并不再上子弹,而是各自挺枪上前。女真人学会闪避枪弹,但面对面的刺刀,却是他们闪避不了。对于白刃战,属于野战军系统的士兵们有着更多的自信。
    不论完颜蒲家奴的女真骑兵,还是赵武的虎翼一军,对于巷战的经验都几乎为零。女真人没有经过几次,攻下城池后,城中抵抗不绝的情况。而属于野战军系统的虎翼军,连守城的次数都没有几次,更不用说巷战了。但相对而言,虎翼军这边多少还有点理论基础。
    “杀!”
    火枪兵三人一组。刺刀接连刺出,在狭窄的道路上互相支援,而自持勇力的女真士兵,却没注意配合,只知道挥刀。当两支皆以勇力闻名的队伍正面撞击在一起,实力上的差距转瞬便以鲜血和生命表现出来。
    不过几次呼吸之后,虎翼军士兵们已经站在敌军的尸体之上。将自家的伤员起起,给苟延残喘的敌人一个痛快。再向前突进十几步,各自寻找隐蔽处躲藏下来。
    而下一刻,空中再次响起呼啸声。
    ……………………
    夜已深沉。
    张希均悄无声息的走在黑黢黢的山林之中,身上披挂的衣物和斗篷都是纯黑。在无星无月的夜中,就算近在咫尺,也难以发觉他的踪迹。而在他身边,几名同袍也同样静悄悄的俯身走着,与他并肩而行。
    一行人双脚轻提轻放,踏足在厚重的落叶层中,暗夜之中,却只能听见刻意压低的呼吸声,和一点点细微的枝杈碎裂的声响。
    燕山山峦跌宕起伏,草木森森。暗夜中的森林,一株株树木枝桠横生,仿佛怪物张牙舒爪,如有鬼影憧憧。
    他们是直属于野战营营部的游骑兵,与辽人和金人远探拦子马相当。皆是一等一的精锐。论军衔都是一色的士官,在士官学校经历了三年严苛的训练。都是只带着盐和火石,就能在野外游荡半月依然活蹦乱跳的精兵。
    今夜,军团长林虑将他手下几十名最为精锐的游骑兵都派遣出来。若是在平日,他绝不会一股脑将这些精锐都投入到同一桩危险任务上,但现在此举,却是无可奈何。大石岭上的要塞火炮,居高临下,虽然只有十门,但给虎翼一军打击,却比原本安放在关墙上的那十几门重炮大得多。
    在今日午时之后,军团长林虑集中精锐组织了一场猛烈的突击,关城已经尽数落入虎翼军手中,完颜蒲家奴的本部已被逼退到思乡岭下,要塞中的守敌退路完全断绝。但也不知完颜蒲家奴用的什么手段,退回大石岭上要塞中的两千女真兵,个个是不要命的敢死队。面对子弹和刺刀,却无半丝退却。
    不过,这也多是东海军历年来的战后扫荡的功劳。这些年来,也只有最早的长生岛一役,将俘获的几千女真兵当作了奴工使用。在这之后,东海军对上女真兵来,始终都是斩尽杀绝。驻扎在北方的将领,无论陈伍还是郭立。都是喜好将人头堆成京观的主。如今领军攻来的赵武,又是凶名在外,据说手上有几百万条人命。
    古北口关中守军被逼到绝路,死守在大石岭上要塞。心底都只有拼死一战的念头,降也好,不降也好,都只是一死。即是如此,不如拼死一战,捞一个够本。
    从下仰攻要塞,能走的道路只有三人并行的宽度。一道石阶盘曲向上数百步,半日下来,虎翼一军的将士们所流下的鲜血几乎将石阶染红。二十天来,虎翼一军的战损让赵武都看着心惊,更别说林虑这个军团长,现在面对地势更加优越的大石岭要塞,也不敢再驱使将士无畏冲杀上去。
    大石岭要塞高出关口数十丈,内外皆有重关。正面攻打不易。但其东面半里处,还有一个高地,与其几乎等高,上面只有一座望楼,不过却被关城中的城防所掩护,虎翼一军在攻下关城前,对其只能望洋兴叹。但如今关城一落,没有了外围防护,一众参谋们都将眼睛盯了上去。
    沿着山势向上攀登,不时的俯身按着地面借力,十几名游骑兵的身形,轻巧得像一只只狸猫。很快,一行人互相提醒着停了下来,守着这座山头的岗哨就在百十步外。举着小巧的望远镜,透过重重的树木,一点火光摇摇晃晃。围着火堆,五六名女真士兵或坐或卧,只有一人站着,视线却都望着另一侧山下的战火。
    张希均和同伴咬着耳朵,将任务一一分派。从腰后拔出一尺半的尖刀,黝黑无光,俯下身子,静静的摸了过去。山下的火炮,一声接一声的不停响着,隆隆的炮火是对他们最好的掩护。
    一步接着一步,接着树木的掩护,十几名游骑兵如同撒开的大网向这个岗哨罩过去。火堆边的哨兵,都是神色困顿,近二十天来的战事,他们的精力都损耗殆尽。而不断响起炮声,也让他们注意不到渐渐接近的死神脚步。
    张希均已经俯身在树后,火光隔着树丛就眼前闪烁,而女真哨兵们仍懵然不觉。低下头深呼吸一口,张希均一个箭步从树林中冲出,对上分派给自己目标,左手捂嘴,右手持刀捅了了进去。与他同时,几名游骑兵同时冲出。几个哨兵根本来不及没有什么反应,一声报警都没有发出,便纷纷毙命。
    感觉着手中的身子已经不再颤动,张希均轻轻的将他放倒下来。身子一阵发虚,短促的突击仅仅眨眨眼的功夫,却让他耗费了大量的体力。
    抬头上望,高耸的望楼火光依旧,平平稳稳不见动静。张希均和同伴将尸体摆成原样,又没入了山林之中。
    片刻之后,随着最后的几声惨叫,游骑兵们站在了望楼之上。
    “可以让下面将飞火雷送上来了。”火光中,游骑兵小队的队正这样说着。
    飞火雷数量有限。早在十多天前,攻打关墙时,虎翼一军的存货便已用尽。不过大将军赵武前来,将库存的一批飞火雷也尽数调拨个虎翼一军。三十枚的份量,足以将大石岭要塞夷为平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