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第十一章靖安(中)[2]

大宋帝国征服史最新章节目录
   中心系旧朝的官吏为数众多。深入荆湖的虎翼军第一、二两个军团,可以说是孤军,除了粮草可以就地征集,其余一切军需辎重必须依靠大江转运。
    而荆湖又紧邻蜀中,若伪帝一道诏书发来,说不定就会有人起意作乱。并且荆湖的盗匪猖獗,明教余孽在洞庭湖西的鼎州、澧州又势力广大,教众几近百万。他们都是能够威胁到大江运输线的敌人。
    所以你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剿灭荆湖两路的盗匪,保证大江两岸的稳定。并震慑一切心怀异心的官吏。有四个营、八千大军,我想做到这一点,应该很容易!好了,找你们的下属去罢,明天正式的任命就会下达。三天之内,先交一份能让我满意的计划书出来。十天之后,你们就必须上船西去!”
    解散之后。
    十人的组合一下分成四部,仅对视了几眼,其他三名预定中的都指挥使带着自己的副手扬长而去。能将暂编转正,并去掉临时称号的只有一个营,四家竞争者在此时,就已经开始互相较量起来。
    岳飞看了看身边留下来的两人,第五名的林禹、第九名萧清,就是他今次领军的两名助手,心中不由得苦笑。林、萧两人都是福建罗源的同乡,却互相看不顺眼。按班中的说法,是一个道‘雨’,一个赞‘晴’,所以总是不相合。
    但岳飞相信两人都有足够的才智和自制力,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相争,什么时候必须精诚团结。
    林禹刚到二十,脸上稚气未脱,却已是入伍五年的老兵,原属于野战一营,自信从不缺乏,所以立刻便堂堂正正的开口说出自己的意见:“正如山长所言,靖安地方并不难。盗匪、邪教能依靠的只是熟识地理罢了。今次考的就是功绩大小,如果选好向导,备全地图,合理安排行军路线,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最多的敌人。”
    “不然!”萧清摇头反驳,“关键还是内部。攘外必先安内。若是内部不靖,对外作战也就不用想了。我们三个月来都习惯了按照区队的划分来处事,对其他区队的人物并不了解。同时下面的士兵全都来自新兵营,我们更不熟悉。所以这次考得更多的还是在旧有编制被打散后,互相协调配合的能力。要利用好每个下属的才能,合理的编制营中战力,这样才能顺利作战!”
    两人说完,挑衅的眼光转到岳飞的身上。岳飞没有说出自己看法,却是点点头,说:“很好,就按你们说得去做!一个负责地图、向导和行军路线,一个就是去安抚整顿营中。”
    “那你呢?”林禹和萧清同时问道。
    “安排你们两人的工作!”岳飞转过身,走出门,抛回一句话,“现在已经完成了!”
    ………………
    洪武元年七月廿一,乙亥。
    大江浩浩荡荡,空中细雨纷飞。
    大江之上,雨幕之中,五艘重型车船正沿江而上。暂编靖安第一营,只用了五天的时间,萧清就完成了新营的编制工作,而与此同时,林禹也制定好了行军线路和计划表。
    这使得靖安第一营比其他三个营,提前了两三天出发。又用了十五天的时间,乘坐车船,沿江上溯了三千里。
    岳飞正站在第一艘的战船船头,一枚银月别在胸牌上,虽然胸牌有着代表临时军衔的白色边框,但他相信,这边框很快就会消失。
    “还有多久能到鄂州?”岳飞问着身后。
    林禹面色并不好看,这些天,岳飞都是指使着他们做事,自己却是在五条船来回晃悠,每到一个港口便换上一条船,清闲的让人咬牙。但岳飞既身为主官,他的问题必须回答:
    “天黑之前应该能到!”
    “……到鄂州后,先修整两天,趁这个时候打探一下钟相的消息!以查敌为第一!”
    “会按照计划来的!”
    到了鄂州,就是最后一个能得到支援的地点。再往前,每一个沿江州县,都没有安排下兵站。
    而林禹制定的任务区域是洞庭湖周边。最近的半年,钟相打着勤王的旗号,在洞庭湖周围的招募了不少人马,尤其是他老家鼎州武陵,据说他一句话,就能让二十万教众拿起刀枪。
    不过如今的钟相还没有像历史上在建炎四年之后那般嚣张,还没有‘焚官府、城市、寺观、神庙及豪右之家,杀官吏、儒生、僧道、巫医、卜祝及有仇隙之人’。仅仅是在招兵买马。
    对付这样的敌人,最重要的稳、准、狠,不给他任何举兵的机会。不然等到他开始动手,就会如方腊那般,闹出一场大乱。
    岳飞对这等邪教徒没有任何好感,声音杀气腾腾:“两天后,修整一毕就立刻出发,先拿钟相祭旗!再将洞庭周围的水寨彻底扫清!”
    [w w w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