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第八章四方(中)

大宋帝国征服史最新章节目录
   第八章 四方(中)
    洪武元年六月初八。癸酉。【西元1126年7月1日
    东京辽阳。
    前任的东京都统完颜斡鲁,已经带着自己的部众回上京会宁【今哈尔滨东南去养老了。现任的东京都统,是丢了平州属地的完颜宗望,和他麾下的六万女真铁骑,驻守在西起锦州,东至辽阳、南抵耀州【今营口东、北达沈州【今沈阳,方圆数百里的辽河平原上。
    这里便是大金国抵抗宋国北方军团的最前线。作为辽西走廊入口的锦州,直面辽南半岛的耀州,每一天都要面对着驻守在天津、旅顺的南朝大军,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而位于辽河畔的东京辽阳,自四月辽东大地的冰雪解冻后,宽阔奔腾的辽河,就成了辽阳守军的最大的心结所在——这种担惊受怕的心情,要一直持续到十月河水开始封冻为止。
    就算大金国的十万铁骑刚刚攻下了宋国的国都,将大宋百多年的金银财宝,但新登基的洪武皇帝,燕山大地上的那场惨败,看似辉煌的武功,却反而给自己造就了一个可怕一百倍的敌人,让所有人都笑不出来——就算两只手都搂着宋国皇帝的族中女眷享乐时,也很难笑得出声。
    辽阳都统的府邸中。新官上任的完颜宗望对自家的庶长兄完颜宗干叹道:“早知会变成如今的局面,当初就不该昏了头。按照计划攻到黄河边也就够了。悉心搜刮一下,在河北弄到的东西,也不会比打下东京少太多。”
    宗干苦笑了起来:“上次见到阇母叔叔的时候,他也说着同样的的话呢!”
    两人对视一眼,并是一齐长叹: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将让南朝乱起来。
    这次南侵,一开始的计划仅仅是打到黄河边,逼着南朝的道君皇帝先割让了燕云之地便收兵北归。但富得流油又毫无反抗之力的大宋,却激起了女真人征服的**,而手上完备的地图,和郭药师这匹识途老马,更是让他们忘记了身后还有两头猛兽正在伏在洞中等待出击的机会。
    叹了一阵,宗望道:“其实我在过河前,还是有想过陈伍和郭立两人的威胁。但一想到斜也叔叔身边有两万两千本部铁骑,还有两万多契丹和奚族军队,近五万人马。而郭立和陈伍分兵两处,隔着冻结的辽海【辽、金时称渤海为辽海,各自又只有不到万人。怎么想都不觉得有必要担心。可是没想到啊……”
    “没想到东海兵会有那么强!”宗干接了上去。他一直以为东海军善守不善攻,不过仗着火器犀利,守城有方,但到了野地,就是女真铁骑天下。但如今燕津一战,让他彻底的清醒了。
    “太强了!实在太强了!”宗望每次回想起从燕京城中逃回的部众嘴里,了解到的那一战的战事详情,都会不禁摇起头。“挞懒用兵绝对不差,他下面的两万骑兵也不比我们手下的弱。围点打援其实也做得很好,趁风雪攻入天津城,是当初斜也叔叔也没做到的事。”
    “但毕竟还是赢不了。两万围攻八千,打了三天还没有打下来,最后师老兵疲,让陈伍得了手。东海军无论野战还是守城,都不在我们女真……不!”宗干自嘲一笑,这里又没外人,也没必要再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应该说比我们还要强,无论野战还是守城!无论用兵还是用计!”
    两人又是一阵长叹,厅中一片阴郁。如现在这般唉声叹气的日子,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掌中铁骑数万,谁能让他们愁眉哀叹?!
    宗望回归现实:“现在我手上就四万人众,要防守辽南、辽西和辽河口三个方向,真不知该怎么分派!”
    宗望还没有正面跟陈伍郭立对决过,但他绝不会认为单靠手中的四万本部就能抵挡得了陈伍和郭立夹击。但现在国中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支持他了。
    宗翰不肯放弃大同和太原,他麾下的军队虽然占到国中兵力的四成还多,但也调不过来支持辽东。五万本部,七万异族。就只能用来据守故辽西京道和大宋河东路。镇压关中、中原的宋人,并威慑西面的党项及北方草原上的阻卜和室韦人。
    至于其他地方,也根本是调不出兵来。挞懒的六部路覆灭,中京道必须再调军过去驻守,至少也要保持两万的兵力,否则就会断去了与西京大同那里的联系。而上京会宁,则是国都,更是不能缺人。
    举国大军,十五万铁骑,东一块、西一块,算到最后,宗望还是只算出手上的四万兵。虽然还有些契丹、渤海和奚族等异族的兵马,但在完颜余睹和绍古牙献了燕京城后,没人还敢将他们留在与东海对决的最前沿。
    宗望很清楚,如果辽南和天津并力来攻,一个月之内,他是等不到任何援兵的。
    “干脆锦州放一万、耀州放一万,辽阳这里留两万,等陈伍、郭立过来,跟他们慢慢磨。”宗望抱怨着,摊到了这个苦差事,就算以他几十年来的战绩和自信,也不免心中叫苦。
    “你疯啦!”宗干并不欣赏宗望的笑话,“集中兵力在辽阳!锦州和耀州各派一个猛安巡守就足够了。”
    “我当然知道。”宗望苦叹着,“但我这个东京的城防,连南朝东京的一半都不如,五百斤火药就能把任何一段城墙都炸成粉末。大哥你也该知道,天津和旅顺的战船都能顺辽河而上,别说五百斤火药。就是五万斤都能很轻松的运过来!
    ……不仅是火药,粮草、兵员都是一样。有水道运输,陈伍和郭立根本就不会走陆路。走水路可以直达辽阳城下,在往上,辽河也直通沈州。而锦州、耀州同样是靠着海。到十月河、海结冰之前,南面的船都是要来就来,要走就走。
    四叔啊,真就是把我们这一支当盾牌堵在前面,他倒是在会宁享受着。父皇一不在,我们就成了后娘养的了!”
    宗望抱怨着,将堵在心中许久的话一口气都爆了出来。宗干静静的听着,作为长兄,他是足够合格的。宗干是庶长子,没有继承到多少阿骨打留下的遗产,部众、牛马都是比几个嫡母生的兄弟少上许多。身为忽鲁勃极烈,大金国的第四号人物,手上只有一万部众,三千兵马,实在是可怜了一点。
    不过他从没有抱怨过,几个兄弟虽然分了家,但有吴乞买这个私心太重的四叔压着,阿骨打一系的几个儿子,不得不紧紧抱着团。在军事上以宗望为首。而在政治上,则以宗干马首是瞻。
    宗望的嘴皮子终于停了下来,一手拿起茶几上放着的官窑烧出的天青瓷茶盏,仰起脖子,就里面盛着的龙凤贡茶牛饮了个精光。
    看着宗望将从南方抢来的上等御贡名茶一口饮尽,宗干微笑着:“斡离不,你怎么就不问问我今次从沈州赶过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宗望动作一顿,拿着茶盏的手停在半空中。的确,宗干今天莫名其妙的从沈州来辽阳,他还没问过究竟是为什么。只顾着抱怨了。不过,宗望才智高绝,皱眉一想,惊喜便浮现在脸上,“火炮?!”他叫道,手一松,价值千金的官窑茶盏在地上碎了千片。
    宗干笑着点头,“你从东京带回来那些女子、金珠却也不值什么,倒是那批工匠,当真是价值连城。各个心灵手巧,造出的器物各个精妙,原来从辽国收下的匠人跟他们比起来,连马尾巴都够不着。
    尤其那几个铸钟匠,虽然过去从来没有造过火炮。不过看了样式,试铸了两次,造出来的新炮就已经比旧式的还要强了。连铸造的速度也比以前快得多,在他们指点下,火炮工坊十天就能出一门千斤重炮。不愧是南朝御用的大工匠,汉人工匠中最出色一批啊,天底下找不到比他们还强的了!”
    “那是!”宗望笑了,这是他今天笑得最轻松的一次,“我进了东京城后,可是把目标第一个就放在了这批工匠身上,其他东西都拖到了后面。”
    “做得好!”宗干赞了一句,“那几个铸钟匠,我都升做了谋克,掌着火器坊。一人赏了两个宗姬,八个美女,家宅、田地都不缺。现在拼了命的卖力。如今两千斤的重炮已经造出来了,正在试造三千斤,再过些日子,五千斤的重炮也不是造不出来——他们可都是造过万斤巨钟的大匠。”
    “五千斤?!”宗干听得瞠目结舌,五千斤的粮食,只要不算上战马,足够一个千人队吃上两天了。千斤火炮,已经有五六尺长,海碗粗细。五千斤的重炮。那该有多粗、多长?
    “五千斤!”宗干用力的点着头,“听说郭立曾经是造过皇宫的工匠,靠着旧年学出来的本事,天津城给他修得如铁桶一般,就算攻进去,也待不住。你带回来的工匠中,也有修过皇宫的,还有修过东京城池的,让他们帮着改建一下辽阳城防,再把五千斤的重炮在城头排上一圈,别说旅顺和天津的那些兵,就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宗望搓着手,坐不住了。站起来在厅中团团转着,绕了几圈,突然站定,“走,去沈州!我要亲眼看看!”
    宗干稳稳的坐着,“没那个必要!我已经带过来了!”
    “当真?!”
    “当然是真的!就在城外港中。辽阳和沈州可是通着水路的。用船来装火炮,可比走陆路轻松得多。”
    宗望听得两千斤重的火炮就在城外,更是待不住了,一扯宗干,“走!去城外试炮去!”
    宗干应声而起,他主持的火炮工坊出了成绩,当然要显示一下。不过两人刚出府邸大门,就见着一队人马从南门方向奔了过来。定睛一看,领头一人竟是他们的四弟完颜宗弼,女真名唤过兀术的。
    “兀术,你从南面回来了?!”宗望大声叫着。宗弼还是他半个月前派去锦州和耀州布置防线的,如今回来,正巧能赶上看火炮试射。
    “大哥!二哥!”宗弼到了近前,跳下马,对着两人行礼。抬头看着宗干,问道:“大哥,你怎么过来了?”
    “送火炮来的!”宗干答了一句,急着反问道:“辽西那里怎么样了!”辽西的情况才是更需要关心的。
    宗弼的脸色很难看:“陈伍回来了,本人如今就在润州【秦皇岛。他的大旗,就在润州城上飘着。骠骑大将军,正是他现在的军衔。”
    “润州?!”宗干、宗望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被确认下来,心中还是一惊:“他们是准备将平州吃下来了?!”
    “应该是这样没错!听说旅顺和天津已经合并入辽海镇抚使司,陈伍是正使。郭立调往旅顺,为平北将军,辽海镇抚副使。就是天津主将还不知是谁。倒是天津副总督,却是耶律余睹和绍古牙那两个叛贼。据说两间大宅好生养着,他们手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