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第五章对手(中)[2]

大宋帝国征服史最新章节目录
   抱着肚子痛得满地打滚。刘有德连忙上前扶住,,抬起头又要喝骂,却被刘士奇一瞪,双手不由一抖。咚的一声,被放开的黄班头后脑勺一下撞在了地面上,声音虽乡,人却没昏,但一手抚着肚子,一手按着头后,连痛都喊不出来了。
    刘士奇这时却蹲下来,在黄班头身边用着出奇的温和平缓的口气说着:“俺们当兵的保境安民、杀敌为国。是国之功臣,天子卫翼,可不是什么贼配军。”
    刘士奇低头再看一眼被揉成一团的传单,冷笑起来:“俺也不需再打你,你扯碎的那张纸上,上面可是有这官家和政事堂的大印,你扯的可是官家的脸面!”他起身招呼起众人:“把他绑了,送到县里去,请县主给个公道。”
    ………………
    当涂县是州治,州衙也就在城中。但知州不会插手县中庶务,县城内外却都是知县王安平这名政和年间的进士在主持。
    王安平进士中的甚早,二十出头便登了天榜。但十几年来沉浮宦海,始终没能高升上去。如今赵瑜得登大宝,却也依然枯守着知县之位。
    今日县中无事,到了未时,他正准备回后院休息。只听着衙门口外一阵鼓噪,却见早间派下去追税的班头黄崖,被人五花大绑的困进县衙大堂里。后面还跟着数百名百姓,探头探脑的看着热闹。
    稍加审问,查清了来由。王安平怒火中烧,甩手丢下一枚签子,唤起两班衙役:“将为首的刘士奇拉下去重责四十板,等本县移文州营,夺了你的军籍,再行发落!”
    “且慢!”大堂之外,一个声音大叫着。
    王安平一抬头,叫停的却是驻守太平州的州营都指吴伟。吴伟接到消息匆匆赶来,头上的汗还没有擦去。
    王安平面色更为阴冷,森然道:“吴都指,此乃吾县中政事,轮不到你这武夫来插嘴!”
    “不敢!军不干政,政不干军。这是陛下定的铁律,犯者无赦,某岂敢违。”吴伟喘着气说着,“不过,刘士奇为我军中僚属,若有犯法,当置之于军律,非地方可以用刑。论理当行文于某,让某领会处于军法……新朝律法,明府当熟读才是!”
    王安平被当众打脸,还是惯被他瞧不起的武夫,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话来:“如此,就请都指将贵属领回。严加管束!”
    “敢问刘士奇犯了哪条律令,以致需让某领回……”吴伟这时突然眉弓一挑,声音一下拔高,“严加管束?!”
    “聚众滋事,殴伤本县班头黄崖!”
    “俺没有聚众闹事!”刘士奇为自己辩解着,“官家明明已经下了圣谕,诏免一切苛捐并旧日欠账。但黄崖视圣旨于不顾,还扯碎了有官家大印的单子。俺押他来见官又有何错!?”
    王安平一拍惊堂木,“朝廷政事不是你们这些武夫该插嘴的!吴都指,管好你的兵!”
    “军队亦是宣传队,这是如今的洪武天子亲口所说。让士兵将天子隆恩散于四野,以防有奸人谋图不轨,隔绝上下。使下情不得上闻,使皇命不能下传,这也是十几年来的惯例。若刘士奇所言为真,这个黄崖,正是此等奸人。”
    “奸与不奸,不是你等武夫说得算,该由本县来做评判!”
    “明府说得没错。就算看着有人敢欺上瞒下,荼毒百姓,某也没权说什么,甚至连上奏的权利都没有——因为军不干政!不过,某要劝上明府一句,莫要小觑了天子耳目。”
    王安平已经铁青了脸,什么时候一个不入流的武人也敢对琼林宴中人这般无礼,“如今天下板荡,战事频频。大军驻守开拔无不需要钱粮支撑,哪能免得那么多财税?!今天免了,明天照样要征,百姓又哪经得起这般折腾!本官已然上书朝廷,收回这等不顾实情的诏谕!”
    “明府要抗旨?!”
    “直言敢谏才是诤臣!天子有过,臣子不去规劝,那才是奸臣!”
    “做得朱勔一样的事,却还能套上件诤臣的衣服。某真是佩服之至啊!”吴伟大声冷笑:“观我东海,除了依律缴纳的田赋外,从未多收过一文一厘,但陛下照样带着俺们北击金虏,南灭交趾,东屠扶桑,西定真腊。而道君上皇在位的二十多年,税倒收得不少,百姓须得卖儿鬻女才勉强交得上,但养出来的官如何?!兵如何?!见了金虏,就吓得如狗一样夹着尾巴往南逃。若不是有骠骑大将军在天津抄了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的后路,女真铁骑早冲到长江边了!”
    一番豪言壮语,衙门外的百姓听得齐声叫好,一个要收税,一个要免税,他们当然知道该支持谁。
    王安平狠狠的瞪着县衙内外,他可是忠心耿耿的啊!为了朝廷殚思极虑,怎么就没人能体谅呢!
    [w w w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