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第六十四章九五(完)[2]

大宋帝国征服史最新章节目录
  
    岳飞目送着天子车驾在圜丘前的帐幕停下。占地里许的圜丘一侧,便是一片帐篷群。中间一顶高约三丈,占地二十余步巨型大帐,称为大次,便是皇帝更衣休息的地方。而罗列左右的小帐,便是小次,供皇子、重臣们使用。
    赵瑜从车上几步走下,在侍从的引导下走步进大次中。皇后蔡婧,贤妃陈秀娘,带着一群皇子公主也跟着从自己的车驾上下来,同样走进大次。
    在大次中,赵瑜正要换上祭天时的大裘冕。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华夏天子的服饰,绝不是那种一条明黄绣龙的袍服就可涵盖。在祭天之时,最为正式礼服,便是上黑下红,玄衣、纁裳的大裘冕。
    玄衣深黑,上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纁裳如血,下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身着十二章衣,厚重、沉凝,天地之威集于一身。头戴十二旒冕,威严、深沉,天子形容便隐藏在一条条珠串之后。
    皇天之子,人间之主,在这庄重肃穆的场合,绝不会穿上略显轻浮的明黄。
    蔡婧、陈秀娘为赵瑜换上十二章衣,外面再套上一条黑色羊羔皮缝制的大裘。看着赵瑜气势凝重,天威蕴藉,两女眼中都带着一点泪光。
    今天她们不会有出场的机会,除了唐时武后、韦后,也从没有后妃能在天坛山出场。但她们却要送赵瑜身穿天子之服步出帐门,虽是寒门素户夫妻间的礼节,但与赵瑜从微贱时携手走来,她们自有这样的权力。
    赵瑜转了身子,走了两步,眼前的珠串也只是轻轻晃动,为保持这样的庄重的行走方式,赵瑜苦练的不少时间。十二旒,也即是平天冠上垂下的共计二十四条五彩珠串,用一尺两寸长五色彩绳串起,之所以一定要用五色,是为了要代表着东南西北中五个地方。
    赵瑜微笑着向两女点了点头,掀帘出帐。
    不仅仅是赵瑜,有资格的宰臣们都在自己的帐篷中更换衣物。等赵瑜出帐,所有的重臣也都换上了同样是黑红相配的冕冠。
    鼓乐响起。礼乐自古并称,有礼必有乐,‘君心和,**之内无不和矣,是以乐作于上,民化于下。’
    但此时却无宫廷大乐。只有军乐。
    军鼓、金号声中,赵瑜走到了祭坛前,身后众臣罗列。只稍等片刻,主持仪式的光禄寺卿,便高声宣告吉时已到
    赵瑜缓步登台。
    上下两层的祭坛各有二十七级台阶,每一级上都有着神灵的神位。不过祭坛之顶,十二丈的平台上,则仅有昊天高上帝以及配享的太祖神主,一在北、一在西。
    帝王之事,莫大于承天之序。赵瑜即为天子,自得登坛祷天。上古传下的礼制中,不经过上天的认可,便没有资格为天下之主。
    先跪昊天高上帝。三跪九叩,以示天子敬天之礼。
    再跪太祖高皇帝。亦是三跪九叩,是儿孙对先祖的祭拜。
    赵瑜在祭坛上祷告上天,自承为帝。台下,则是舞班随乐起舞。
    天子八佾。
    文武两舞班各有六十四名。文舞生,左手执翟右手执籥,也就是雉尾和管箫。而武舞者,左手执干右手执戚,所谓‘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初献毕,衍文德之舞。
    亚献毕,行武功之舞。
    三献已毕,太阳才终于露出了一点痕迹。
    东方的天际由墨蓝变紫,又由紫转红,一等旭日升上天空后,红色又一点点地褪去,化作清澈透明的蓝。几丝若有若无的薄云,漂浮在天空的角落中。
    赵瑜对上帝神主再拜起身。回过身来,枢密使赵文用托盘献上帝玺。
    白玉雕龙,是为皇帝受命之宝。
    赵瑜伸手拿起玉玺,右手对着脚下千万臣民,高高的托起。
    在东升的旭日下,羊脂白玉的帝玺,却向天地四方散射着无穷无尽的血色光辉!
    旭日的红光照耀,千军万马围绕着天坛圜丘放声山呼!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那是发此内心最深处的欢呼……
    为眼前的洪武皇帝!为新生的大宋帝国!为即将到来的征服时代!
    九五:飞龙在天之卷完。
    PS:这一卷终于结束了,请期待下一章,用九。这一章也终于结束了。今天写这一章时,犹豫了一阵,最后还是决定略写祭天仪式。抄书没意思,而且写出来也没趣。
    [w w w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