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浮空基地》第两百八十九章预警二

抗日之浮空基地最新章节目录
   在第五十二战斗机团夺取了局部制空权后,新编第一集团军和空军第一航空军的蚊式侦察机就频繁地飞抵日军的上空。同样的都是第四飞机制造厂(现在的桂林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蚊式侦察机,不同的是,新编第一集团军的侦察机主要对日军地面部队的阵地和驻地进行侦查,而第一航空军军属的侦察机却将日军几个主要机场的情况和飞机起降规律一一摸清。
    之所以要对黄河以北的数个机场进行反复的侦查,那是因为空军想干一场大的买卖。这几周时间光是周志开的战斗机飞行团有所斩获,而蒋绍禹的三个蚊式轰炸机大队还没有捞到活呢。
    随着中国空军在河南上空投入了优势的兵力,对岸的日军也感受到了威胁,毕竟让侦察机每天大张旗鼓地在自己头顶上飞感觉很不好。于是德川好敏受命将第二飞行师团的部分主力战斗机和轰炸机转场到黄河北岸的机场,准备夺回在黄河流域的制空权。近几日飞抵日军机场进行侦查的蚊式侦察机已经遭遇到带有欧洲血统的日军飞燕式战斗机的追逐了。
    从侦查机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日军将越来越多的飞机和作战物资部署到了运城、晋城、新乡、商丘等前线机场,蒋绍禹知道,猪已经养肥了,是该杀猪的时候了。很明显得到了新式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日军第五航空军已经不再满足于在战线后方守卫重要据点,又生出了跟中国空军作战的信心,这一次蒋绍禹要将日军刚刚恢复的这点信心彻底消灭掉。
    蒋绍禹的作战计划通过空军指挥体系报告到第一航空军司令部,令蒋绍禹感到吃惊的是,当晚第一航空军军副军长,也是实际负责指挥工作的黄镇球带着部分军司令部参谋来到了洛阳。他的顶头上司第六轰炸机师的师长徐焕升也同机抵达,蒋绍禹和周志开被这阵势给下了一跳,亮闪闪的将星晃花了他的眼睛。
    蒋绍禹紧走了两步,来到徐焕升的旁边,扶住从舷梯上走下来的独腿将军。蒋绍禹跟徐焕升同时参加了“纸片轰炸东京”,所以两人关系很好,看到旁人都离得远,蒋绍禹赶紧问到:“徐师长,怎么这么大规模,不是我们的方案捅了篓子吧?”
    “瞧你那小样,小打小闹成得了什么气候。我们这是来给你助阵的。”徐焕升笑着说,“你们以为就这样炸一通日本人就会服气。我告诉你,日本人在华北有一个航空军上千架作战飞机呢。你这一炸立即就会让事态升级,你们两个团再强,能扛得住日军轮番的轰炸吗?”
    “哎呀,我们还真的疏忽了,就图了一时痛快。” 蒋绍禹这才意识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含义,赶忙说。
    “不过嘛,你们的方案非常可行。日军将那么多的飞机部署在一线,即使我们不主动挑衅,他们也会前来轰炸,所以干脆一步到位,玩一个大的。黄副军长来就是在洛阳建立指挥部,接下来第一航空军的主力将入驻河南,一举歼灭日寇在这里的空军力量。你就准备好明晚出击吧”徐焕升小声地说。
    “哎哟,我的徐哥也,你怎么不早说,吓得我都哆嗦了呢。” 蒋绍禹夸张地叫了一声,紧张的情绪放松了下来,只要让炸,那么就是他的表演时刻了。
    --------------
    3月2日晚。洛阳的北郊机场上停留的运输机和剩余物资被清理一空,空中的运输机纷纷改降落到洛阳南部的其他机场。两条跑道上停满了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当蒋绍禹率领第六十二轰炸机团的一个蚊式轰炸机大队依次起飞后,在空中结成大编队,缓慢爬升高度,向着西北面而去。
    与平常不同的是,今天蚊式轰炸机不是单独出动,有一个中队的10架歼三野马式战斗机为其护航。不是因为中国空军缺少夜间战斗机而派出未装备雷达的昼间战斗机护航,而是在这次作战中,中国空军使用上了最新的空中作战方法,预警机指挥作战
    当轰炸机和战斗机一一起飞后,一架体型极其庞大的飞机足足使用了两公里跑道后才吃力地腾空而起。巨大的身影滑过亮着航行灯的跑道,让跑道旁边的机场调度员充分感受了它那庞大体型和四个巨大发动机的威力。
    这就是中央雷允飞机制造公司在b29的机体上改装的大型空中预警指挥机。这架飞机上安装了三套雷达,分别负责对空、对地和精确引导。这架飞机上还安装了远程无线电系统和电报系统,以及近程无线电指挥系统。负责操纵它们的人员足足了15人,并设立一名空中指挥员。这些设备和人员将b29装得满满的,所有的自卫火力都拆卸了下来,这架大型空中预警指挥机可以说是没有任何自卫能力的。
    这种大型空中预警指挥机由中央雷允飞机制造公司试制了两架,在通过试飞和测试后,徐焕升立即要来了其中的一架,他的理由是只有在实战中才能真正检验这种飞机和其带来作战模式的变革。这种由b29改装的大型空中预警指挥机的正式称谓是预警二(yj-2),而原来由蚊式飞机改装的战术级空中预警指挥机被称为预警一(yj-1),很显然在当前这种大规模的作战中,远达150公里侦查范围、可以同时指挥数十架飞机进行作战、能充当空中通讯枢纽的预警二更加适合现代的空战指挥。
    徐焕升就端坐在这架预警二上空中指挥员的座椅上,预警二在四个专为轰炸机设计的昆仑二气冷航空发动机的带动飞向一万米的高空,然后在茫茫的夜色中向之前的飞机的航向飞去。徐焕升心情非常激动,快有两年没有乘坐轰炸机升空了,他一度认为残废了的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体验那种飞临敌人的头顶,然后将炸弹恶狠狠地丢下去的感觉,但是b29的出现让他找到了契机。看着固定在座位上的作战参谋调试设备,联络轰炸机和战斗机的飞行员,徐焕升仿佛有一种在梦中的感觉。
    -----------------
    山西运城,日本陆军在中国大陆的主要机场之一。
    虽然已经晚上10点钟,德川好敏还在拉上了严密幕布的机场指挥所中跟两名中佐探讨白昼地演练情况。德川将军不但出身显赫,还是日本陆军航空兵的创始人,虽然已经年近60,但是还是很努力地学习最新的空战技术,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挥陆军航空兵的作战。
    越来越强大的支那空军曾经让德川好敏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一式隼战斗机被认为难以有效抢夺制空权之后,骄傲的德川好敏不得不同意大本营陆军部的意见,将残余的战斗机和飞行员转移到大后方,在高射炮和防空洞的掩护下保存力量。这样一来前线的日本陆军就全部丢给了中国空军去肆虐,日本国内报纸谈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我们的空军到哪里去了?”。虽然整体行为跟德川好敏无关,但是他这个以前受人尊敬的人现在却成为了许多日本人嘲笑的对象,饭后茶余,大家总能找出一两个段子来笑话消失了的帝国天子骄子。
    经过在华北的一年多的修整,德川好敏的第二飞行师团总算是缓过了劲来。欠缺的人员补充齐备,而缺额的飞机也补充上了。不但补充上了,在中国空军的威胁之下,大日本帝国将优势的资源都投入到了飞机的制造中。之前的一式隼战斗机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而新式战斗机,如二式钟馗、二式屠龙和飞燕战斗机也逐步增多,在运城的第七飞行团中,新式战斗机战了一半左右。现在机场附近的天空中,还有两架改装为夜间战斗机的二式屠龙双发双座战斗机在执勤呢,这是在以前没有的事情。
    不但是战斗机,轰炸机也不再是以前笨重但是载弹量却不大的九七式重型轰炸机了,而是百式重型轰炸机——吞龙。虽然装备两个大马力发动机,乘员达到8人的重型轰炸机载弹量依旧只有一吨,在盟军中只能算上轻型轰炸机或者中型轰炸机的行列,但是百式重型轰炸机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490公里/小时,比起九七式重型轰炸机提高了不少,而且其浑身上下的武备非常齐全,自卫火力和防御能力大大提升了。现在第七飞行团中有一个战队36架这样的重型轰炸机。
    除了百式重型轰炸机外,第二航空师团中还有一种新服役的中型轰炸机——飞龙。飞龙轰炸机的速度竟然可以达到530公里/小时,载弹量为800公斤,乘员3到6人。这样一来百式吞龙重型轰炸机、飞龙重型轰炸机和经过改进的九九式轻型轰炸机构成了日本陆军轰炸机的完整序列。德川好敏对于它们在中国大陆建功立业充满了信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