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星空》第二十六章纳米科技研究院

迷失在星空最新章节目录
   与基因工程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不同,因为没那么敏感,加上世界上到处都是纳米科研机构,公司纳米科技研究院受到的关注程度很低。它的研发成果基本上都是内部消化,由公司工业事业部变成各种设备和产品,专利使用费和外接研发任务是它的主要收入。
    公司在纳米科技领域投资很大,但纳米科技研究院完全对得起这笔投资,它加速了公司在高技术领域的扩张速度,很早就能自给自足。
    受商业利益的驱动,纳米概念被炒得火热,甚至有些根本不沾边的行业,也宣传自己采用了纳米技术。
    纳米科技有六大分支即纳米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技术和纳米计量学,这种分类方法是1993年第一届国际纳米技术大会INTC上确定的。
    抛开纯理论性的研究,纳米技术主要包括纳米级测量技术、纳米级表层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测技术、纳米级加工技术、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纳米材料、纳米生物学技术、纳米组装技术等。
    就概念来说,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大名鼎鼎的分子纳米技术,由花旗国科学家德雷克斯勒博士在《创造的机器》一书中提出。该技术发展成熟后,可以使组合分子的机器实用化,从而可以任意组合和制造所需要的分子。
    分子纳米组合机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这样做是否值得,纳米科技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争论不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组合机的成本会很高,作为民用技术使用的可能性极低,原因很简单,不划算和维护需要专业人员。
    分子纳米组合机研究所,是纳米科技研究院两年前建立的机构,这个研究所的任务就是研发分子纳米组合机所需要的相关技术,扫平通往成熟组合机制造道路上的所有障碍。
    这台梦幻机器暂时没法做出来,纳米研究院和应用物理研究院合作研发出了实用的原子硬盘,将前期的高端研究成果都转化为实用产品。
    第二种是纳米加工技术,也就是通过纳米级精度的“加工”来人工形成纳米大小结构的技术。
    纳米光刻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是公司的重要财源。纳米级加工,是未来的精加工方向之一,无论是AI领域还是自动化领域,都需要用到这种设备,
    第三种是纳米生物计算机技术,DNA分子计算机和细胞生物计算机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公司的生物芯片就采用了前期研发出来的纳米生物技术和前沿医学技术。
    这三大概念的实现都需要时间,纳米科技研究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能源和材料的纳米化制备上。
    能源方面,碳纳米管研究的成果顺利应用于物理蓄电池、化学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上,各种材料的纳米化性能研究也十分深入。
    激光连续制备碳纳米管工艺经过长达六年的研发,终于成功地将成本降至可接受的程度,让碳纳米管不再是一种昂贵的玩具。
    材料的纳米化制备上,主要和新材料研究院通力合作,研发了数十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轻质高强度合金材料。
    纯石墨烯方面,这些年来研究的进度一直不快。阿克曼觉得这东西有些不靠谱,他不相信在地球上能找到越薄强度越高的物质,这简直是颠覆人的认知观念,也不符合常识。至于当初NB奖怎么评上的,他不关心,就是固执的认为纯石墨烯不够资格得NB奖,再说NB奖也不是没有出过笑话。
    研究院制备纯石墨烯薄片的工艺很成熟,这是从碳纳米管项目上延伸过来的,薄片缺陷检测技术难度很高,这是纯石墨烯的一大缺点,石墨烯检测项目组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研发出相关的分选及检测技术。
    研究员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理论上进步很快,但实际应用技术开发却很慢。
    纯石墨烯的“软模式”硬度一直为人所争议,阿克曼认为纯石墨烯薄片组合起来后,它们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将完全不同,不复单层纯石墨烯的高强度和高硬度。他主要研究纯石墨烯在太阳能电池和传感器领域的应用,不愿意把精力花在薄片组合的性能研究方面,他的副手跟他的观点有些不同,自顾自地研究纯石墨烯薄片合金。
    上个月多个项目组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些在周奇森的意料之中,但有些却让他感到意外。
    作为纳米材料的专家,周奇森对自己的老窝纳米科技研究院一直很关注,他技术虽然退化,但眼光仍不差,毕竟理论修养还在。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败给了纯石墨烯太阳能电池,但其他领域碳纳米管的性价比明显超过纯石墨烯。
    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之争在威森科技内部闹得沸沸扬扬,纳米科技研究院内部的意见也不统一,周奇森无奈之下只好按大项目组分开,各玩各的。
    李庄知道纳米领域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他对这块只有基本了解,大事都是周奇森和纳米科技研究院联席会议成员负责。
    纳米科技研究院的新院长来自英国,叫克里斯托弗.威尔逊,是阿克曼的学长,不过不是大面家族成员,也许N代以前祖宗之间认识。
    克里斯托弗给李庄拿了一些研究院内部才有的资料,便离开忙自己的事情。
    纳米科技研究院实际的理论研究水平远高于表现出来的技术实力,这也是李庄重视理论研究的结果。
    技术方面的成果范围很宽,与其他研究院的交叉研究很常见。纳米半导体、纳米磁性材料、纳米非线性光学材料、纳米铁电体、纳米超导材料、纳米热电材料等等,主要应用在光电子、能源、核物理和医学上。
    纳米科技研究院原本是按材料具体应用来划分实验室的,人少的时候还好,员工一多,项目组就经常出现交叉的情况,让内部管理显得很业余。阿克曼摆不平这种混乱的局面,只好请自己的导师出面说服久仰大名却无缘相见的师兄克里斯托弗.威尔逊过来帮忙。
    高手出马,短短一个月内就将纳米科技研究院打理得井井有条,让频繁出现的交叉研究大幅度降低。
    克里斯托弗按材料的化学组成成份,将研究院分成纳米金属、纳米晶体、纳米陶瓷、纳米玻璃、纳米高分子和纳米复合材料等六个实验室,除每个实验室的理论研究组,其他的都分成小项目组,让研究员们负责自己擅长的领域。
    新的管理体制成型后,研究员之间的竞争也开始激烈起来,同一目标,往往可以提出不同的实现方式。好在是内部,仅限于学术上的争议,互相拆台没有必要,但不同观点的碰撞让整个研究院开始变得有活力,跟阿克曼当老大时完全不一样。
    阿克曼做研发还是不错的,至于动手能力,也属一流水平。当初他和何修文合作在K城做的六面体碳纳米管电池,现在仍然能正常工作,机器人的活动时间并没有明显缩减,容量和充放电次数对得起它的高昂造价。
    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极限,阿克曼很理智地选择退位让贤,让师兄克里斯托弗成为纳米科技研究院的新老大。
    装订好的机密纸质文件有上千页之多,能源和纳米加工领域是李庄重点的浏览对象,能源方面的进度让他比较满意,纳米加工领域急不来,至于分子纳米组合机,他倒是饶有兴趣的看了看。
    能自由创造想要的东西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分子纳米组合机是纳米科技领域的焦点之一,只是这些年来进展不大,远没有其他领域那么风光。
    凭空创造不可能,这是明摆的事情,就算有控制技术,所需要的能量和耗费的时间也是个麻烦。
    分子纳米组合机的制造技术难度有多高,李庄对公司的整体情况比较了解,能自由摆弄原子来组成分子的仪器设备并不多。联合技术公司的杀手锏就是纳米级冷凝激光,这个从威森科技建立初期即开始准备的重大项目,前后花了九年时间才完善并降低成本。激光工程实验室的研究员总数近万,是应用物理研究院最强大的实验室。
    原子力显微镜之类的超精密仪器只能用来辅助,连续组合,工具的精度和稳定性无疑是最重要的。
    将原子组合成分子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能量,需要怎样的精度,肯定远远超出公司目前的水平。冷凝激光的精度,每前进一个纳米,难度都成倍的增加。也许有一天能造出分子纳米组合机这种梦幻机器,但它的成本和使用都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除非公司预先给他们设好程序,更不要说由此引起的种种技术、生活习惯和政治方面的问题。
    日常生活用品方面,用分子纳米组合机肯定不划算,大宗货物还是靠太阳吃饭为好。
    工业品方面,也没有多少分子纳米组合机的用武之地,无论多先进的设计,能耗肯定大于利用现有物质进行加工,连人造黄金,也比不过现有设备,更不要说研究越发深入的核反应堆。
    “也许它的作用,就是用来超越机械加工极限的关键零部件和宇航时用来应急,”李庄看着资料上研究员们的争论结果,心中想到了这句话,不过他觉得自己除非快要饿死,是不会吃这种机器造出来的粮食的。再说公司在高能量的压缩食品研究方面一直在进步,也不至于落魄到要吃分子纳米组合机制造出来的食物。
    机械加工总会有误差,这是无法避免的,无论如何精密的加工设备,也总有偏差,根据图纸自动生成的超精密零件应该可以接近完美状态。不过金属晶体比较复杂,如果分子纳米组合机改装一下,说不定能制造出具有完美金相组织的金属。
    李庄胡思乱想了一阵,总觉得这事不大靠谱,但分子纳米组合机还是有必要开发的,它的相关技术,可以提高其他设备和仪器的研发进度。
    门被人敲了两下,周奇森走进来,说NASA突然宣布超光速飞船试验将在花旗国东部时间23点开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