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1892》第334章克里木半岛战事(三)[2]

华人1892最新章节目录
   大的海军舰队,面临数百架轰炸飞机的狂轰乱炸,也是吃不消。抵不住。飞机轰炸起来,不像火炮一般,在远距离发炮,要靠射术和运气,才会命中海上移动的战舰,而轰炸飞机。只需冒着防空火炮的打击,抵近战舰数百米的高度,或者更低一些,命中率极高。同理,大家也看到了防空火炮对飞机巨大的杀伤了,飞机一旦被防空火炮击中,几乎和纸糊的没有区别。事实上此时木质或者帆布制造的机翼也确实防护力极低,卡尔基尼特湾海战大家是两败俱伤。心有余悸下,塞瓦斯托波尔守军此时也不敢随意出击轰炸,也是意识到少量的轰炸飞机,面对大舰队时,上去也是一盘菜而已。
    大家相互顾忌之下,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展开,只是奥斯曼陆军在不断的登陆,抢占地盘,不再以大城市为进攻重点了。
    此时已是二月中旬了,正是是塞瓦斯托波尔周边地区冬时湿寒转暖的季节,一月末的大雪之后,天气好转了十余日,却在这时开始不断地下起小雨来。
    剑拔弩张的战局,这才稍稍缓和下来,双方都在积蓄力量,积极准备作战物资,调遣军队囤积在前线,待机而动。
    刻赤)是克里木半岛的一座古城和渔港。在克里木半岛东端,临刻赤海峡。工业以采铁、造船和鱼类加工为主。刻赤海峡有火车轮渡,使克里木半岛同北高加索铁路相接。渔港也因为刻赤当地的矿产、各种工业和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进出亚速海的关键港口之一。
    战略合作国也乘着这一轮僵持的局面,陆续增调了30万军队,在新罗西斯克、刻赤、雅尔塔、阿卢普卡登陆,并计划在2月底增兵至50万,算上前期突击兵力,陆海空三军兵力集结在克里木半岛和克拉斯诺达尔一线城镇,牢牢控制着目前的占领区。
    克拉斯诺达尔一线战略合作国维持住战局,就没有在进攻了,一直在消化战国,由奥斯曼军方控制当地政府,维持当地秩序和治安的稳定。而在克里木半岛,则一直小规模的渗透,在刻赤和阿卢普卡积极修建野战机场,积极备战。
    鉴于克里木半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俄军国防委员会主席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不得不征调50万军队,增援这一战区。
    这种大规模的调兵遣将和购买运输物资,积极准备新一轮大战的计划,都瞒不住战略合作国和俄罗斯帝国的情报机构,前线指挥官此时慎之又慎,除了小部队在恶劣的天气下交火试探之外,大战迟迟未开,一场大规模战役犹如大海之气象变化,风云诡变起来。
    这都是由于俄军也装备了飞机,参与作战的缘故,在两国空军尚未正式对战,飞机作战性能未分胜负的时候,战争的局势显得微妙起来。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争夺战,也成为克里木争夺战的关键战场之一,阿卢普卡野战机场,却是此战的重中之重。
    2月20日,天气晴朗了数日,速溶水泥修建的飞机跑道,也只是刚刚可堪使用而已,十六架才组装好的轻巧歼击机,被推出一个个钢架构搭建的迷彩帐篷。四周的防空营地,高射炮炮手们正一丝不苟的准备着,预防着俄军有可能展开的空中轰炸。
    嗡嗡的发动机轰鸣声不断,飞行员一边试机,一边打着手势,和机械师们交流着,表示试机正常与否,活塞式发动机就是如此,磨合不好的情况下,飞机的作战状态和性能就会发挥不出来。在还没有装备降落伞的时代,空中交火时,危险就多了,稍有不慎,机毁人亡也非常正常。
    “发动正常运转,张师傅!”飞行小队长杨飞虎熄火后喊道。
    “那是,发动机总成出场时,就做了磨合实验,这几天在机库中不断地试机都没有问题,可以放心升空侦查执行任务了。”被喊作张师傅的中年人也大声喊道,在这里的人都是大嗓门。
    “发动正常运转,队长!”
    “发动正常运转,队长!”飞行员试机半个小时,让发动机保持好动力状态,并一一报告状况。
    “好了!听着,这是我们海燕小分队,在克里木半岛的第一次执行任务,目标:俄军塞瓦斯托波尔野战机场。侦查敌机数量、飞机作战机型和敌战区防空火炮的部署。听清楚了没有?”飞行小队长杨飞虎喊道。
    “听清楚了!”
    “一旦遇到俄军侦察飞机,就近击落、歼灭。”
    “是!”
    “上机,升空。”
    嗡嗡嗡!。。。。。。机场跑道上一架架歼击机不断升空,又有一架架的歼击机被推出机机库,整个野战机场忙碌异常。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