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晋朝当屠夫》第439章断章取了义,平辽只...

回到晋朝当屠夫最新章节目录
   鲜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种族呢?
    鲜卑族的出现,要从西周算起。
可大家要知道,这商纣王时代呢,其实国家体制类似联邦共和,姬家只能算是一个州长,若是竞选当上总统也就罢了,偏偏姬家要秀一把战斗力,想想后世在美帝,阿诺的肱二头肌比常人大腿都粗,演讲时还得穿西装遮挡起来。
    所以不服姬家的人不是没有,尤其是当周武王挂了之后,周成王刚刚当上皇帝,被他老子流放的武庚,就与周政权派驻监控东夷的蔡、管、霍诸侯国一齐反叛。到最后周成王还算是运气,平息了武庚叛乱。
    为了让这场胜利来得长治久安,那成王在歧阳大会摆下流水宴,大会天下诸侯和四夷君长。这些种族当中,也就有了鲜卑。可惜在当时人心中,鲜卑,那是蛮夷,跟地方小吃一样,是摆不上台面的,能干的就是保安的活——替大会守护拜祭山川与神灵的火堆。
    自古当上明君的都没好人,为了镇压东夷,成王将姜太公封于齐地,又封周公的长子姬伯禽到鲁地,齐鲁两国是永镇。在整个周王朝时期持续的讨伐加上文化同化,东夷势力渐渐逃匿、消亡或融入华夏文明。
    这鲜卑人倒也是有些毅力,明明被西周王朝排挤打压得无路可走,最终却能依靠卓越的航海技术逃避被囫吞的命运。举族从山东半岛越海迁徙到了东北辽东一带。
    别看东北辽东这边苦寒,但苦寒之地最是锻炼民族的意志,鲜卑人好不容易跑出来,却又他们遭遇到另一支源远流长、顽强彪悍的民族肃慎。
    这个肃慎族听起来有些拗口,知道的人恐怕也不多。不过若要是将鲜卑和肃慎这两个种族可能的后人说出来,大家恐怕就清楚了。
    后世那弯弓能射雕的一代天骄,其实跟鲜卑人就有着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而占据了二十一世中国电视荧屏很长一段时间的格格阿哥们,跟那肃慎族就是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
    这鲜卑族也是命苦,东边是强大的肃慎,西边是彪悍的匈奴,弱小的鲜卑族就只能化整为零,各自投效不同的主人,也就分化出越来越多的部落。
    只有等到北匈奴势力在与汉朝战斗中衰耗殆尽,鲜卑人才开始连年出兵攻击北匈奴。他们与南匈奴、丁零及西域各族共击北匈奴,迫使其逃循。公元87年之后,北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留在漠北的匈奴十余万落并入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
    再扯下去就越说越远了。
    事实上目前跟冉闵有着直接利益关系的鲜卑部落总计就三个:慕容部、宇文部和拓跋部。
    这其中慕容部就不用多说了,人家已经亮明旗号成立了前燕,而拓跋部也在赵国西北方向成立了一个国家,叫“凉”,当然,冉闵喜欢称其为“拖把娘”。
    最后一个宇文部却是没有成立国家,或许是因为他们的首领更替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一些,比如从“宇文莫圭”到“宇文逊昵延”,再到“宇文乞得龟”至如今的首领“宇文逸豆归”。
    别笑话人家的名字,那是音译,虽说冉闵也经常因为读到情报当中“宇文逸豆归”这几个字而发笑。
    其实认真的研究一下,宇文部的这几位首领名称之间还真是相互呼应的,最先的情况是,宇文“没龟”,没龟怎么办呢?一般乌龟都生活在泥水里,于是宇文就去“寻泥诶”,寻了一代人,都没有结果,纯朴的宇文家就只有祭祀天地,也就是宇文要“祈得龟”,最后就是天人感应,上天赐福,宇文家有了“一兜龟”。
    如今在渔阳城里等着见冉闵的使者,就是这个“一兜龟”派来的。
    曾经,或者说原本的历史上,“一兜龟”跟石赵朝廷的关系那是相当的好,就差穿一条裤裆里,这一点,冉闵是牢牢记住了的。
    可眼下,渔阳城明明是已经独立于石赵的统治之外,那为何“一兜龟”还要派使者来渔阳呢?
    一路上冉闵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最终他也只是脑子里依稀有些眉目,只能等待跟“一兜龟”的使者见面之后,才能确定。
    曾经的渔阳城并不是一座大城,哪怕曾经落入燕人手中,燕人也从未曾想过要将渔阳城打造成为一座大城。
    然而此时矗立在冉闵眼前的渔阳城,仅仅是城墙的高度就已经不输襄国城。
    护城河被加宽了三分之一,不用说也加深了,新落成的吊桥还有着原本的色泽,在北国不用担心材料的问题,经过姜波和冉闵重新设计的绞盘可以用极短的时间将更重的吊桥给拉起来,特别加厚的吊桥在必要的时候也能起到防御的作用。
    城墙的每一个垛口里都露出铁甲的影子,只有最精锐的射日旅士兵才能配备软铁甲,才有机会站上城墙。别以为守城墙是一件苦差事,事实上比起参加日常训练,射日旅里的士兵们更愿意来守城墙。
    
    &##############################################################
    &####################################################################################################
    &##################################################################################################################################
    &############################################
    &##################################################################################################################################################################
    &###############
    &###################################
    &#######
    &######################################################################################
    &####################################################################################################
    &######
    &###########################################################################################################################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