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晋朝当屠夫》第412章喜庆得北平,更要拆...

回到晋朝当屠夫最新章节目录
   “嚓!”
    干净利落的一声之后,代表着燕国势力的旌旗,被突如其来的一阵大风刮飞了起来,无巧不巧的向着城中燕赵双方交战最为炙热的地方跌落下去。
正在忘我交战的双方,几乎同时看到了从而天降的这面旌旗!
    赵军已经攻入了北平城当中,越来越多的赵军在城门附近的开阔处跟誓死守卫城门的燕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几乎每一个眨眼的功夫,就有一条生命在战场上消失。
    可就在这面旌旗跌落的那一瞬间,交战的双方都不由自主的停止了行动。
    所有人的眼光首先是凝聚在那跌落在黄泥和鲜血当中的残破旗帜身上,随后,这些眼神又不由自主的升高,转向,汇聚在有若凌空一般站立在城墙边的那个高大身影之上。
    “北平城,破!”
    冉闵的一声怒吼恍若一道惊雷,终于将守城燕兵心中最后的那点勇气劈散的无影无踪,下一瞬间,燕兵们开始溃散,是的,溃散而不是败退,没有一点迟疑,也没有半点的组织,所有燕兵就像是一群碰见了老虎的羊群一般,溃散了!
    幸好,这些溃散的燕兵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他们还牢牢记住了东、南、北三面的城墙都有赵军,只有西面是安全的,也只有西面的城墙,目前还在自己人手中。哦,这样说或许有些不正确,因为站在城墙上的冉闵看的自然更远,他能够看见原本负责防守西门的燕兵,根本就是第一时间冲出了城门,向着城外逃去!
    燕国,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鲜卑族,一个世世代代生长在草原上的民族。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其士兵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他们自己的伙伴——战马。
    事实上,哪怕当初慕容恪离开之后,留在这里负责守城的燕兵本不需要战马,但是出于习惯,这些燕兵还是为自己留下了足够的马匹,照理说,若是要撤退,四条腿的战马永远比两条腿的人跑的更快!
    可是今天,此刻,在冉闵眼中那些亡命飞逃的燕兵们,甚至忘记了城中还有上万匹的战马,他们仅仅是依靠两条腿,向着仍旧带着寒意的狂野,不管不顾的飞奔而去了!
    胜利了!
    是的,胜利了!对于冉闵和董闰率领的赵军来说,北平城破了,守城的燕军死的死,逃的逃,自然是胜利了!
    可是对于北平城里的人来说,噩梦,才刚刚开始!
    因为一开始攻城时大量的牺牲,让赵军当中那些胡人队伍残留下来的士兵们心中狠狠的憋着一口气,再加上冉闵在攻城前的许诺,故而夜幕还没有降临,整座北平城已经犹如十八层的地狱,凄厉的惨嚎声、哀求声、大骂声和哭泣声成为盘旋在这座城市上空的主旋律,原本被赵军火箭引燃的浓烟还没有消散,更多的火头又遍地开花的冒了出来。
    对于眼前的一切,始终留在城墙上的冉闵好像根本没有看见,他只是对花帽子营的统领和董闰几个重要将领下达了命令之后,就留在了城墙之上。在他身边,好几丈远的距离之外,有一圈最精锐的亲卫在守卫,这些亲卫刚刚经历了攻城战,他们当中一些人身上甚至还带着伤口,然而此时却仍旧站的笔挺,有若精钢铸就一般。
    北平的攻城战打的有些匪夷所思,至少在其他赵军将领看来,城里面突然升起的火头来的过于神奇,而冉闵身边那些汉人亲卫的战斗力又实在是让人感觉恐怖,那种抖手丢出飞抓攀住城头,随后就能踩着陡峭的城墙,有若飞檐走壁一般冲上城墙杀敌的功夫,几乎从未曾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而今日一仗,总算是让参加此次攻城战的辽西赵军知道了冉闵的威猛和神奇,尤其是冉闵在墙头上所向披靡的那一段战斗场面,更是深深的烙刻在每个活下来的赵军心中。
    胡人士兵也就罢了,倒是很多汉人士兵,尤其是那些年轻人,此时心中仿佛烧着一把熊熊的烈火:原来我们汉人也能如此勇武,原来我们汉人也有如此勇猛的将军!
    不等这些汉人士兵心情平复,经过冉闵特别嘱咐的董闰,又亲自,或者是让自己的心腹将领,向这些年轻的汉人士兵传达了新的命令:“保护城中的汉民家庭,若是有人企图对这些汉民家庭不利,不用等待命令,格杀勿论!”
    是的,格杀勿论!
    不管是董闰,还是董闰的心腹,在说到这四个字时,脸上的杀气都有若实质,破城的士兵是汉人,指挥的将领是汉人,那些炮灰一般存在的胡人士兵,又有什么资格去威胁城中的汉民呢?
    很快地,那些原本还有些疲倦,或者是无所事事的汉人士兵们纷纷操起自己的兵刃,一队队分散开,向着北平城中而去。
    而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大概有一百名花帽子营士兵,也就是冉闵身边的亲卫士兵,全副武装的冲进了燕军圈养战马的马厩,那一匹匹上好的战马,此刻还在安静的吃着干草。
    。。
    
    &#########################################
    &#########################################
    &#########################################################################################
    &#############################################################################
    &###############################################################################################
    &################################
    &################################################################################
    &###############################################
    &############################
    &##########################################################################################################################################
    &###########################################################################################################################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