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晋朝当屠夫》第6章将军百战死,壮士阵上亡(下)

回到晋朝当屠夫最新章节目录
   就在那伤兵所处石缝不远处,石镐面色如常,盘膝坐在一块还算干净的石头上,舔着嘴唇,等待着热辘辘、香喷喷的“双脚羊”肉。
    “都是那该死的秃驴,劝解皇上少杀生。杀些两脚羊值什么?以前我族上战场什么时候携带过粮草了?杀一个吃一个,我们可以一直杀到天边去!”石镐吧嗒着口唇,尽是埋汰那个老和尚的。
    他口中的老和尚,正是被石虎,甚至是在石勒统治时期就已经被奉为国师的佛图澄。因石虎信奉佛图澄,襄国城内所行杀戮日渐减少,不少羯族人因为滥杀无辜而受到石虎的惩戒,已经开始引起羯族人内部的不满。石虎血腥残暴,自然无人敢将矛头直指其身,便只能暗骂那老而不死的佛图澄。
    而这些不满之人当中,最多的还是常年征杀在外的羯族将领和监军,少了双脚羊作为血腥战斗的补充,在这些羯族将领和监军看来,战争好似就少了一番味道。
    ……
    汉族,在历史上不乏被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但凡少数民族想要统治汉族,就必须要善待汉人,这一点,从蒙元和满清统治时期的长短上就能看出来。满清还是出过一两个睿智的君主,知道“以汉制汉”的道理,大量启用有学识的汉人担任朝廷大臣,才将满清的历史延续了接近三百年。“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大汗,虽有当时冠绝全球的军事实力,在中国腹地的统治时间却是不足百年,就被泥腿子起家的朱重八,轻易的取了北京城。
    冉闵心中清楚,历史上五胡乱华时代的终结虽然是“自己”完成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胡人对汉族的那种血腥统治和高压,造成了汉民族的广泛回击。若非不是如此,当冉闵颁发《杀胡令》之后,又岂会从者如云?
    “两个计谋,一个简单的,可以救部分人,一个危险些,或许会有牺牲,但却有可能灭敌。”两个选择摆在众人面前,究竟该选择哪一个?
    刚刚斗嘴的陈三儿和另外一个军士不说话了,倒是张四方摸了摸他还没有长毛的下巴,低声道:“据我所知,燕军步卒稀少,大部分步卒都用来守护他们的皇城,眼前这些精锐必然来的仓促,依得我看,这支步卒的总数不会超过五千,想将石涂和三千步卒所在的落凤山悉数包围,必然单薄,如果我们直接冲杀…。”
    以五十八骑施以雷霆攻势,撕开没有防备的步卒防御圈子固然不难,冉闵和张四方都相信,以己方的实力可以做到。但难就难在,要带领石涂麾下的三千步卒突围!张四方话说一半,自己也发现这是个问题,顿了顿,才继续道:“少将军,此战目标若是只石涂将军,我等有信心冲杀个几进几出,但三千步卒,决然无法一同突围啊!”张四方说着摇头,陈三儿两个人也是连连点头,附和道:“少将军,四方说的没错,我等固然可以不惜性命,但却不能连累少将军你呀!”
    “那你们是想救人,还是想杀敌呢?五千个燕人狗头等着我们呢!”冉闵脸上带着笑容,活像是一只魔鬼。
    “肏!当然是要杀人咯!”
    “是了,将军,狼行千里吃肉,这肉都摆在我们面前了,怎么舍得不吃?”陈三儿很夸张地做了个咽唾沫的表情,“我的好将军诶,我们知道你足智多谋,求求您,就别卖关子了,快点告诉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眼前这些燕狗都给灭成灰灰儿!”
    “灰灰儿,陈三儿,你倒是瞎猫撞上死耗子了。”冉闵冲着陈三儿竖起拇指,众人以为他马上就要开口说出计划,可他话锋一转,“暂时还不能说,我需要更多的情报!”
    在士兵们无奈的眼神中,冉闵开始下达命令:“张四方,你带这两个大嘴巴,绕着落凤山跑一圈,快去!我倒是想瞧瞧,鲜卑狗子们是不是真有能力将这座山团团围住!”
    看着那些鲜卑人在调动队伍收缩包围圈的同时,居然已经扎下营帐,好似准备一场持久战,冉闵有些不解。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单纯从数量上来说,燕军虽还未达到“五则攻之”的程度,但若是算上装备差距那他们可是占了很大的优势。要知道,石涂率领的那三千汉家步卒可是连弩弓都没有装备,人手一把快要生锈的环首刀,裹上棉胎布就算是盔甲,从头到脚连块皮革都没有。反观燕军,人人皮甲油亮,大多步卒背上还背着臂弩,虽说臂弩的威力不如腰弩更不如脚蹬弩,但用来对付只有棉胎布的敌人,却是绰绰有余。兵力,并非单纯数量上的比较,而是一种综合衡量。
    这燕军不急着进攻,反而稳扎稳打的摆出围困之势,当真让冉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左等右等,张四方三人一直没有回来。冉闵凝望着那些游荡的鲜卑士兵,思绪不由得飘远了。
    三年前,他不叫冉闵,他应该叫吴有之,一个通俗的称呼是穿越者。在一次酒醉后,吴有之掉入黄河,起来之后就成了冉闵。那年正好石瞻(冉闵的父亲)战死,是石涂跳进汹涌的黄河将冉闵捞起来,吴有之不是吴有之,冉闵,不是冉闵。
    从一开始不能接受到逐渐习惯,吴有之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这期间,他居住在后赵首都襄国城,在这里,他亲眼目睹了无数发生在汉人身上的悲剧。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这首据说是蔡文姬写成的诗文,就是这个时代汉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个疯子得势的年代!尤其是那些孔武有力的疯子!他们仗着身强力壮,肆意在整个汉民族的身上发泄着,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就是五把锋利无比的钢刀,一块又一块,血淋淋地从汉民族身上剜着肉,他们仰着脖子,大口大口地喝着汉民族的鲜血,还得意地哈哈大笑!
    对于吴有之来说,在襄国城生活了三年之后,上辈子的事情就像是做了一场梦,一场清晰得不能再清晰的梦。他已经习惯别人称呼自己冉闵或者石闵,也开始因为这一次伟大的穿越而自豪!因为他附体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他无比崇拜的英雄——冉闵!他庆幸自己不是附身于石遵又或者是少年英雄慕容恪,真要是那样,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去跳黄河自杀以谢天下汉人?
    在穿越一年之后,冉闵就开始暗中行事,利用石虎干孙子这个有利的身份,开始有意识地吸收一些汉家儿郎,一些有本事,又愿意把一腔热血洒在保家为土事业上的汉家儿郎。
    一方面,要循着冉闵脑袋里那些残缺的记忆来模仿冉闵的性格,不让周围的人识破他的真正面目,一方面要为自己的计划做准备,还要勤习武艺,打熬身体,整整三年的时间里,吴有之过得苦不堪言,身心俱疲。
    “谁?”
    悉悉索索的脚步声让冉闵一摆手中长戟,从回忆中醒来。他转身望向草木声来处,却是胸膛剧烈起伏的张四方三人出现在视线当中。
    “少将军,是我,是我!”张四方脸红筋涨,喘息得很压抑。
    “少将军,我们回来了!”
    “情况如何?”冉闵收起长戟问道。
    “那群鲜卑狗,狗娘养的,还真是被少将军你说对了!”陈三儿抢先开口,他嘴巴像是一挺机关枪,再加上张四方关键时候的补充,倒是将大概的情况向冉闵交待清楚。
    原来,石涂拉着三千汉家士卒,真的是爬上了石头山。在这座坎坷的石头山面前,鲜卑人引以自豪的铁骑完全派不上用场。为了扩大战果,估计那些铁骑是去寻找平原上的其他后赵军队去了。燕国舍不得石涂大军这块已经到嘴的肥肉,转而调来步卒,将落凤山围住,却不敢对居高临下的汉家步卒发起进攻。
    “燕狗为什么不敢进攻?”冉闵眯着眼睛,问道。
    “三百强弓手啊!少将军,您难道忘记了?”张四方压低嗓音,提醒冉闵道。
    “我怎么可能忘!到是你小子,不错,脑筋转地快,一下子就想那三百个弓箭手身上去了!”
    没错,石涂身边是有三百强弓手,这可是石虎干孙的身份带给石涂的好处。强弓手的一两重箭,绝非皮甲可以抵御。一个强弓手五囊箭,箭无虚发的三百强弓手就是三千支重箭,再加上落凤山的地势,就算是冉闵自己带人去攻,没有两千条人命恐怕堆不上山!这就是为什么鲜卑人压根没有发起冲锋的原因了。
    众所周知,强弓手宜守不宜攻。这石头山上没有食物来源,估计也没有水源,燕军只消将这三千步卒死死围困,用不了几天时间,饥饿就会帮他们打败汉军,又何必白白冲上去送死?后赵军队跑得够快,燕军让步卒去撵显然不成,既然注定无法从慕容恪手中抢到其他战果,不如就来个守株待兔,捡个便宜。
    思前想后,冉闵自认是将那燕军统帅的心思给猜透。后赵在石虎的统帅下日渐强大,昌黎之战虽败却不能让后赵伤筋动骨,那慕容合家上下怕是也不想过多消耗自己兵力。
    “张四方,周围你们都查看过了,缺口在哪里?”
    “少将军,在山西面,全是悬崖峭壁,跳羊山猴都无法落脚,苍鹰都不会在那里筑窝,也就是那一段,没有鲜卑人驻守!”
    悬崖断壁,能算是缺口么?张四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都不是那么肯定。
    但听完张四方的话,冉闵脑子里计划就变得更加完善了。几十米高的悬崖并不是什么难题。冉闵需要考虑的反而是燕军。他能想到,鲜卑人就不能想到了?他们凭什么笃定,石涂不会带领士兵从那里逃出落凤山?
    带着张四方三人离开观察点,回到临时营地后,冉闵坐在一截枯树干上,托着下巴,思考起刚才那个疑点。
    “陈三儿,你刚刚不是说你受了伤么,来,我看看!”
    “不看!看个屁啊!”
    “哟,你小子,受伤了也不治疗?将军说过,小伤口也必须要重视,感沾上了要发那个炎!”
    “话都说不明白!是感染!感沾,沾你个吊,老子伤在屁股上,走路都疼,你要不要看,要不要看啊!”
    耳中听得陈三儿和另外一个士兵的对话,冉闵心中突然一亮,“是了!”
    “瞧,将军都说了,是感染!你个没学问的家伙!”
    丢给满脸得意的陈三儿一个白眼,冉闵暗自盘算:“是伤兵!石涂那里肯定有一部分伤兵,所以燕军算定,石涂不可能带着一批伤兵从那悬崖断壁爬下来。再者,落凤山上一根草到不容易看到,就算石涂想编绳子,俏媳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