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第701章督查专员[2]

明末边军一小兵最新章节目录
   续的卤雨、黑雪,导致当时疫喉连年爆发,就是因为当时上海上空常年煤烟缭绕缘故。
    很多生活在上海的民众,也两个鼻孔终日充塞着乌黑的煤灰,家中门窗只要大开,不消片刻功夫,桌上榻上就薄薄地铺着一层煤灰,所以当时很多人得肺病。
    大明工矿业发达,附近有煤矿铁矿的村镇,一样不能幸免于煤烟的污染,矿场上出现的粉煤灰池、铁矿渣堆,一样会污染附近的山水。
    王斗总在犹豫,日后要不要大规模发展工业,毕竟英国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工业革命时密密的烟囱林立,整个国度望眼看去一片灰尘尘的,整个国家笼罩在一片悬浮有害颗粒的空气中,一年死于肺病的人不知多少。
    伦敦当时称为雾都,其实该称雾霾之都才对,就是因为煤炭燃烧产生的硫化物使得大气污染极为严重,特别伦敦这块,密集的烟囱是力量,也是死亡之神。
    而且,此时纺织业看起来不若后世的污染大户,用的大多也是天然染料,危害会小于合成染料,其实一样存在废水污水排放问题。
    因为纺织要印染漂练,经过练丝、石染、漂练、残夜排放等多道工序,很多有害物就出来了,特别有些工序会造成铅沉积,带入饮水后,水中的重金属将会对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所以对染坊等污染行业,中国历代就有专门的防污措施,如宋代,对内染院的排污措施,便是分割水道成“练池”,然后以练池直接与河道进行交汇,使湍急的河流立时将残『液』冲走。
    水流平缓处禁止建染坊,也是宣府镇的规定,然总有商家钻空子,这些作坊,都属于要纠正的对象。
    “……你可挑选官吏,设立一局司,直接向侯负责!”
    众人皆是一惊,张贵与田昌国互视一眼,大将军一句话,民政部权力就流失一部分,这李邦华实是可恨。
    不过转念一想,这样也好。
    李邦华要干的这事情,纯属吃力不讨好,到时得罪一大批人不说,还会落个与杜勋一样的骂名,而自己等人干的事,则是光明正气的一面,很好。
    这一瞬间,李邦华也是一愣,他可以想象,自己接下这个职务,若当年自己整顿京营一样,无数的攻击诽谤将迎面而来,自己的下场将不会很好。
    只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虽千万人,吾往矣,自己便是接下这份职务又如何?他也要看看,王斗对自己支持力度有多大,会不会如当年崇祯皇帝一样,顶不住压力后,将自己免官去职。
    他正『色』拱手,朗声说道:“下官领命,定不负大都护厚望!”
    王斗点头道:“邦华公放手去干,侯是支持你的!”
    他又背起手,在堂内缓缓踱步:“有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有言衣食足而识荣辱,仓廪足而知礼节,现宣府镇有些人仓廪足了,却不知礼节,所以侯欲设儒学学院一座,专门教习那些富了的厂主们,矿主们修身之道……”
    他看向李邦华:“侯亲任这个祭酒,由邦华公你任教授,负责具体事务!”
    不可否认,儒学在个人修养上,人与人相互关系上,有着极大的教化之用。
    外来那些富户士绅在加入纳税大军后,这些人的个人修养确实比地人高,他们聚集的地方,邻里之间也较为和睦,他们融入环境后,更会主动的,自觉自愿的维护秩序,教化人心。
    这是祖宗留下的金山,王斗岂能放过?所以设立儒学学院,专教人修身养『性』,便成为迫在眉睫之事,李邦华来得刚刚好,正是合适的人选。
    他们这些正统的士大夫,在没有家族与国家的利益冲突关系后,往往个人人格上,让人敬佩。
    又听了一个任命,李邦华一颤,心中更是一暖,大都护还是心向教化的,他整整衣冠,郑重对王斗施礼道:“下官领命,一定不负侯爷期望!”
    王斗道:“嗯,李公只管放手去做,侯支持你!”
    很快的,李邦华怀着满腔的热血去做事了,朱之冯,延庆州知州吴植,东路兵备马国玺,全部被他拢到自己的麾下,雷厉风行的开始工作,不过很快的,他与杜勋一样,被镇内镇外各人骂个狗血淋头。
    他更被骂为『奸』臣,往日吹捧他的那些士绅们,一样个个翻了脸。未完待续……
    〖∷∷无弹窗∷纯文字∷〗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更方便!】
    〖〗汉语拼音“”简单好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