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第七十八章火铳改进[2]

明末边军一小兵最新章节目录
   荒地中,军户们还挖掘出了十几口的灌井,为来年的春耕,提供了很好的灌溉基础。
    原来舜乡堡整所的在册屯田地有七千多亩,直属于舜乡堡的屯田地有三千多亩,不过这些屯田地大多水利失修,而且很大部分的良田都被军官们占有。舜乡堡几个管队官。几乎每人都占有了至少三百亩的良田,当地屯政非常复杂。对于原来的屯田地,王斗也不抱什么希望。打算新开垦田地后,让堡内的军户们重新开始。
    在王斗计戎“中,以后堡内每个军户都要分下新的田地,每人至少分到四十亩到五十亩地,至于他们原来的屯田地,未来再加以安排。
    等来年开了春,各户以抽签的形式分取田地,先分一百户家。
    其实现在王斗屯田收不到什么粮米,总是投出,看不到收获,看来对王斗似乎没什么益处,不过从长远来看,这却是安将士之心的最好办,法。古人最重田地。家人分了土地,他们家内有参军的父兄子弟,才会拼命保护这个地方。
    而且在古时,这粮食的重要总是排在第一位,商贾之道,都是末等。如果有一天,舜乡堡当地的粮食能自给自足时,王斗才不再忧虑,这块根据地才是劳劳掌控在自己手上的时候。
    对于这些先期屯田的投入。王斗只能苦苦想办法,挺过这一关。以后便顺利了。
    此次李茂森与王天学也是一起来到舜乡堡内,这些时间王天学在靖边堡内。倒也开了一间草药铺,带了几个采药学徒,王斗让他继续在舜乡堡内开设药铺,培养学徒。
    在王斗的计“中,以后军中的消毒用品。绷带纱布,清理伤口的接合手术器械,还有各样的驱虫药,行军散,止血药,跌打药酒药膏等都要研制。王天学要什么花费,只管与自己说。
    还有李茂森,此次他回到舜乡堡,算是衣锦还乡,原来堡中的工匠们,见他现在的样子,个个都是羡慕万分。
    王斗准备让李茂森管起舜乡堡匠作坊来,依靖边堡的制度,提供基本的月粮,然后懒者罚,勤者奖,保证兵器盔甲的制造质量。关于这点,靖边堡已妆有成熟的匠作制度,李茂森在靖边堡多日,这管理起来,自然是轻车熟路。
    在新式的奖罚制度下,很快的,舜乡堡匠作坊风气便为之一新,舜乡堡匠作坊如靖边堡一样的热火朝天起来。
    李茂森对王斗保证,只要有足够的原料。他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产出合格的火镜兵器来。
    铁料王斗倒是有办法,舜乡堡有一些库存铁料,等过了年后,还可以组织人手到辉耀堡去开矿。
    不过对火药硝石的原料供给。王斗便是一展莫筹,除了向外购买,便没有别的方法,难免受制于人。在他的构想中,将来还要改进黑火药的制造,研究颗粒状黑火药,这更需要大量的硝石。
    只是硝石在哪里,保安州及附近有相关的矿产吗?
    王斗一边沉思,一边看着眼前的李茂森丁丁当当地打着鸟统的锁,管,舜乡堡匠作坊的分工大致分为铁作、木作、火药作。鸟统最关键的部分是镜管的打制焊接,李茂森虽为匠头。平日也多有打制鸟统的,而且很多鸟统的组装他也有参与。
    舜乡堡匠作坊早有相关锐管连接的统床,很早便流传下来,方便锁,管穿上铆钉,此时他旁边放着一根制造好的鸟镝,乌黑精良,鸟统的外形结构与西方的火绳枪并无区别。不过西方火绳枪的龙头是由前向后击。眼前的鸟镜则是龙头反向安装,后设挡板防止击时产生的气体伤及射手,这是当时中国人聪明才智的体现。
    看着李茂森在制管焊接,王斗忽然道:“李匠头,就不能在钢芯上直接将镝管打出来吗?如此。侥管更为坚固粗厚,不容炸膛,威力也更大不是?。
    王斗看过一些史料,记得西方火绳枪与日本铁炮,就是直接在一根钢芯上直接裹以红铁,然后一层一层的敲出来,不需焊接,这样锁,管很大。威力也大。
    李茂森一愣,他仔细地沉思了一会,道:“确实,由于不需制管焊接,这样对工匠技艺要求低下,是不容易炸膛。镜管大,装填子药多,火镝的威力也大。只是,这火统的射程就近了小人估计杀伤力也就在六十步左右
    “六十步
    王斗沉吟起来,清兵的步弓射程就在六十步。
    如此与清兵对射,似乎没有优势啊。
    除非,要有火炮!
    ※
    老白牛:
    昨天那章二十四小时订阅不错,有一千五百多,过了第一章的二十四小时订阅。
    在这里,老牛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