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与谍》正文卷第258章破译处

蝶与谍最新章节目录
   年5月5日,密码破译处正式开张。
    开张没有挂牌,没有放鞭炮,没有敲锣打鼓。
    用周林的话,我们怎么有些象偷偷摸摸的感觉。
    除了破译处的工作人员外,外人就剩过两个半人。
    山田与小林,两个外来人,周林算半个人,因为他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这里,所以只能算半个。
    不要看就是一幢小楼,哦!应该算三幢小楼。
    说他是一幢是因为办公的楼就是一幢。
    说他三幢是因为除了办公楼外,还有两幢小楼。
    那是住宅楼,作为破译处人员住宿的地方。男的一幢,女的一幢,中间隔了一个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木桥。
    破译处是个半封闭的单位,基本上是工作人员住在里面,没事不准出去。但是几个科长都是从外面调来的老油条,他们都要求不住那两幢小楼,住这里哪能花天酒地?
    最后汇报到了山田那儿,想不到山田竟然批准了。
    于是,他们便每天开车上下班,汽车是从原来单位借用的。
    他们也想找周林要车,但是,周林一句话:有成绩了就有车。
    破译处总共有五个科,除了总务科,机要科外设立了三个科:延安系统密码破译科;重庆系统密码破译科;其他系统密码破译科。
    其他系统是指在明珠的各国情报人员、各国驻华机构,海上航行的,其他民间的单位和个人。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一科(重庆系统密码破译科),二科(延安系统密码破译科)。
    而吴名涛,则是总破译师,是一科、二科、三科的业务領导。
    至于总务科和机要科,是吴名涛够不着的地方。
    这两个科直属周林管辖,处长的威信就在这上面体现。
    周林给他们开了一个会后,各科科长各负其责,抓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周林便离开了黑室。
    小林花间早在码头的办公室等周林。
    一问,周林笑了,原来小林和花间没钱了。
    锰做了两个月,赚了一些钱,可现在美国方面没有进货需求,所以暂时停了。
    停了生意就没有钱进了,这让每天数钱的二人很难受。
    看着自己的存款没有增加,反而向下减少,这让他们发狂了,于是便找来码头,找会赚钱的周林想办法。
    周林拿出一瓶红酒:“不光你们急,我也急啊!一年前,哪次都是几万几万大洋的赚,现在,几个月才赚几千大洋,苦啊!”
    这一声“苦啊!”勾起了小林和花间的满腹心酸。
    “我不管,今天来码头,就是要让你给我们出一个赚钱的主意。”花间强硬的说。
    周林不同意,结果被小林和花间按在了地上。
    正巧香君进来找周林,看到后香君惊叫:“你们在干什么?”
    小林和花间连忙解释起来,香君才放心。
    突然,小林和花间盯上了香君不眨眼。
    香君吓了一跳:这两人今天不正常!是荷尔蒙过剩怎的?
    香君急忙将手上的东西放下,握拳准备自卫。
    可随后,香君楞住了,那两个人章把她放下的东西拿起来。
    弄的香君脸都红了!幸好她还没有使用。
    “这东西哪来的?”小林和花间急促的问。
    香君一指周林:“我老公送给我的,说是什么美国杜什么……”
    “美国杜邦公司。”小林和花君一齐说道。
    “对!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普通生活用品。”香君说。
    “普通生活用品?你知道吗?在美国杜邦公司商店批发要两美元一双,在美国市场上要五美元一双。在东京要十美元一双。在明珠,哦,明珠没的卖的。”花间说道。
    “老公!真的那么贵?”香君呼吸急促道。
    “他们说的没错,这是世界上现今最疯狂的生意。”
    周林说的没错,现在世界已经被尼龙丝袜给逼疯了。
    年,美国的杜邦公司的化学工程师卡罗瑟斯偶然发现:煤焦油、空气与水的混合物高温融化后能拉出一种像拔丝土豆那样坚硬、耐磨、纤细柔韧的细丝,这就是尼龙。
    尼龙的诞生击溃了当时横行一时的日本真丝出口业,成为了丝袜制造的最佳物料。
    年初,为了推销尼龙丝袜,尼龙丝袜的创始者杜邦公司命令公司里的女秘书们每天都要穿丝袜上班,在不经意间散发出暧昧味道,令男士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性感趣味。
    在巨大的广告效应和口耳相传的舆论造势之下,丝袜一跃成为当下世界最时髦的服饰。
    袜子的广告如同巧克力、洗衣粉和速溶咖啡一样铺天盖地,女人对丝袜的狂热追崇成就了本世纪的一桩大生意。
    作为性感和时髦的象征,尼龙丝袜在1940年初上市后成为所有女人追逐的对象,即使花上5美元一双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一双丝袜要比一顿奢华的法国大餐还要贵一倍。
    一家出售丝袜的商店甚至被疯狂的抢购者挤碎橱窗,致使几个女人当场晕厥。
    为了一双袜子挤破门槛的肯定不止这一家。
    据有关资料显示,第一批尼龙丝袜在1940年2月15日纽约上市销售,一天卖出7万多双,二个月内美国人就“抢”掉了390万双尼龙袜。
    而世界各地的疯狂的贵妇小姐们,逼着各自国家的大商人去美国的杜邦公司门外排队进尼龙丝袜。
    弄得美国人将他们当成了流浪到美国无家可归的外国人,竟好心地赏给了他们面包和水。
    看到了眼前的尼龙丝袜,小林、花间、周林竟一齐哈哈大笑。
    生意有门路了,就卖尼龙丝袜,没有什么生意能比这赚钱。
    很快,他们的团队又增加了人,扩大了队伍。
    首先,是田中加入,这是周林的发小,少不了他。
    其次是第四师团,他们不知怎么地知道了,周林估计可能是田中说的,田中在家族面前,连他进了几次怡红院都会交待清楚的。
    山下的到来,让他们这个团队的实力大增。
    不过只有钱没货可不行啊!最后,他们又将史密斯拉了进来。
    这几个是出钱的主,史密斯不需出钱,他也参与分红。他只需在美国拿到货,并用空中的飞机转运至明珠。
    第四师团则是负责在飞机场接货,货到了后,由史密斯这个美国佬与人谈判,向中国的商人批发尼龙丝袜。请百度一下“扔书网”感谢亲们的支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