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与谍》正文卷第29章档案

蝶与谍最新章节目录
   一艘挂着美国国旗的货轮停在漆黑的长江芜湖段的江面上,这货轮上面没有照明灯光,只有船顶一个标示灯闪烁着。
    在货轮的一个客舱内,一个人正在收着电报。
    如果李强在,他肯定知道此人的身份,正是他的报务员李想。
    为了能帮新四军顺利地地拿到武器,李想便跟随货轮行动。
    李想向着中央给的新四军的电台频率发出了信号后,便出了客仓,来到了左舷边。
    这时,江上来了一只小船,船上闪亮了二长一短的电筒光。
    李想也同时回应了一长两短的信号。
    小船靠近了左边,一个人顺着李想放下的绳子爬了上来。
    “三天三夜三点三分!”来人问道。
    李想回答道:“七月初七,不是牛郎。”
    “你好!我是新四军特务营营长高明。”
    “你好!我的身份就不必说了,纪律有规定。”
    “我知道!你们战斗在敌人心脏,必须保密。货在哪?”
    “让人上来缷货,你们是穿便衣的吧?”
    “都是便衣!上级有指示。不能让人知道我们的身份。”
    “第一格的货全部是我们的!让他们快点,这里不是很安全。”李想叮嘱道。
    “知道!”高明一挥手,爬上来几十个人!快速的将第一格的木箱向货船下面的小船放。
    幸好在缷货的这段时间,江面上没有来往的船只。
    一个小时后,第一格已经搬空了,李想让大家将第二格的货转到了第一格一部份,使人不易发现。
    弄好了这些后,甲板上的人开始向下撤。
    高明握住李想的手:“同志!因货轮上有外人,为了你的身份保密,我不能向你敬礼,但我的心已经给你敬礼了!请回去告诉明珠党组织的首长同志们,新四军首长让我转达他对你们的谢意!”
    李想紧紧地握住着高明的手,将其送下了货轮。
    随后,李想清掉了众人留下的痕迹,确认没有疑点后,便回到了客舱,向中央汇报:“牛郎已经相亲结束!”
    而此时的延安,一号首长、二号首长、三号首长正在听方先生关于此次牛郎行动的汇报。
    一号首长兴奋地点起一支烟:“六千支中正步枪,我们可以武装起来五个团。”
    “而且还是每条枪配置100发子弹。”二号首长笑呵呵地说。
    八路军新四军因武汉政府的控制,缺衣少药,缺少武器装备,每次战斗,只能给每个战士配发十发子弹,更有的部队,每次战斗只能配五发子弹。
    五发子弹,很快便用完,而没有子弹的战士们,只能靠与敌人拼刺刀去消耗日军的力量。
    所以,弹药是战士们的第二生命。
    室内一阵沉默,只有抽烟的叭叭声,偶尔响起。
    三号首长开口:“现在不是有六十万发子弹了吗?我们富裕起来,战士们可以每人配二十发子弹了。”
    二号首长突然冲出一句话:“我要给蝶记功!”
    “对!一定要给他记功!虽说他现在不能亲自拿,但等到胜利的那一天,我要亲手给他戴上军功章。”三号首长说。
    一号首长手一挥:“我同意!给蝶同志记一等功一次!记入他的档案。”
    方先生站起:“我代表蝶谢谢各位首长的奖励!但是,他现在没有档案。”
    三号首长解释说:“因为他的工作性质,为了他的安全,所以没有给他建立档案。”
    二号首长开口:“不行!他的档案必须有!哪怕就一个代号,也要建立起来!他为革命所做的一切不能在档案上写出,我们就用军功章来书写。”
    “我同意!就这样写:档案人:蝶,级别正团级,中共党员。入党介绍人,三号。1938年4月18日,为中国的抗日战争立下大功一次,记一等功一次。”一号首长一字一句地说,方先生在记录。
    “档案的等级为特一级!没有我们三人同意,任何人无权调阅蝶的档案。”三号首长补充道。
    而在明珠的周林万万没想到,他升级了,成为了正团级。
    而他已接到了史密斯的电话,暗示货轮已经缷了第一批货,第二批货将在今晚十二点,在南京上游汤池江面上缷货。
    史密斯让他通知接货人接货,错过了,到了南京下游就麻烦了。
    因为南京下游到明珠港口,这条航道江面随时有来往货轮,没有不被发现的可能。
    放下电话,周林带着香君来到了宴宾楼吃饭。
    事先接到了通知的常亮也带了姨太太来宴宾楼吃饭。
    两家“碰巧”碰到了,就合在一起吃了个早餐。
    包间中,两个女人早就吃饱了,在沙发上谈着家长里短。而两个男人则在密谋。
    “今晚十二点南京上游汤池江面上交货。”周林点燃一支烟。
    “我已经在那地段放了一个团的兵力。还有准备了三条小货轮,武装押运到我们兄弟三家。”常亮激动的说。
    “本来没有谈到子弹,但我帮你要了一批。”周林拿杯子与常亮碰了下杯。
    “有多少子弹?”常亮欢喜。
    “五十万发!”周林拿着酒杯一饮而尽。
    “我给你三万大洋?”常亮问。
    “不要,说送你就是送你的。今晚千万要注意!”周林叮嘱道。
    “知道!我不陪你了,马上回去安排好!”常亮转身便走。
    周林拉住他:“没接头暗号,别人给货你?”
    “看我!一急,就忘了问。接头暗号是什么?”常亮拍着脑袋。
    “黄狗肿!”周林说出第一句。
    “白狗肿!”常亮不加思索,马上答了出来。
    “错了!是白狗不肿!”周林慢吞吞的说。
    “哦!白狗不肿了!那后面的呢?”常亮笑着说。
    “十米方园黑窟窿!”周林又不再啰嗦了,接着说“井!”
    “黄狗肿!白狗不肿!十米方园黑窟窿!井!”常亮念叨了几遍,终于记住了。
    常亮走后,周林又同香君在里面坐了半个小时,才离开了宴宾楼,回到了码头。
    一到码头,发现李下辉水果店的一个男人正等着他。
    “有什么事吗?”周林看见了那人身边的水果篮。
    “知道太太喜欢吃水果,我家东家让我给太太送点新品尝尝鲜。”那人提起了水果篮,交给了周林。
    “替我谢谢你家东家。”周林接过了果篮。
    那人从身边的包中拿出一本书:“知道处长太太喜欢红楼梦,我家东家淘了一本,送给处长太太收藏。”
    周林心一动,立即不动声色地收下了书:“正好!香君上次去书店都没买到。谢谢了!”
    回到了小楼,周林与香君仔细地检查了楼上楼下。
    没人进来,没有监听设备,是安全的。
    香君不解地看着包装很好的书:“你喜欢看红楼梦?”
    周林没有说话,而是拆开包装,将书页翻动着。
    很快,翻动的书页显示出一张不同的书签。
    拿出一看,是一张支票,上面的金额是:十万美元。
    再翻,找出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谢君冒死护我,大哥吩咐,留此支票,略表心意。请千万笑纳!
    香君惊讶地张着小嘴,十万美元,二十多万的大洋。
    而且美元还在继续向上涨,成了抢手货。
    “你发了!”香君笑嘻嘻的说道。
    “发你个头!这钱不能收进我们的口袋!延安现在急需用钱。你马上去李强那,将这本书给他。”
    周林将纸条烧掉,将支票依然放进书中。外面依然用包纸包好。
    香君将书放进了小包,拿着包慢慢地走出了码头,先叫了黄包车去了一趟服装店,然后转了胭脂店,最后叫了一辆黄包车去了书店。
    书店内还有其他的人,李强打招呼道:“小姐买书吗?”
    香君问:“有红楼梦吗?”
    李强陪着笑脸说:“小姐,本店本来是有一本红楼梦,但是正好卖给了刚来的一个客人。”
    香君问:“他走了吗?能否同他商量下,转让给我。我已经找了五六家,都没有卖的。”
    “这样啊?他买了书就在里面看,那副急不可待的样子,看样子也是个爱书人,估计很难!要不你自己去问问他。”
    “好啊!”香君便同李强进入后院。
    一到暗室,香君简单的将李下辉送钱答谢周林的救命之恩的事讲了,随后翻出那张支票,将书和支票都交给了李强。
    几分钟后,香君一边走一边唠叨道:“不就是一本书吗?不卖给我我就看不成了?我就是跑遍明珠,也要买到。”
    香君走后五分钟,店内的最后一个客人也走了。
    李强立即拿出盘点的牌子挂在书店门外。而他本人则叫了一辆黄包车,向着法租界驶去。
    在法租界的一家银行门口停下,而后他走进了银行。
    夜越来越黑,明珠市的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中。
    在明珠几百里外的南京汤池,停在江中一艘货轮。
    货轮停下来后,从货轮上亮起了两盏灯,其中一盏好象接触有点不良,一闪一闪的。
    而货轮的上下游五里,突然冒出了许多的船只和快艇。
    无形中,这些船和艇封锁了上下十里。
    封锁形成后,李想来到了舷梯处:“黄狗肿。”
    下面一条小艇的人回答:“白狗不肿。”
    “十米方园黑窟窿。”李想又问了一句。
    “井!兄弟贵姓?我姓张,名张德彪。”小艇的人说。
    “原来是张团长,我姓王,名大刚。”李想回道。
    暗号对上后,张团长带着一百多人上了货轮。
    货轮上的船长和船员此刻已经熟睡了。
    等东西搬完后,张团长正准备离去时,上游传来了枪声。
    “这是上游二十里处报警。半个小时,就会到这。”
    “快!让人帮忙将这货轮上的痕迹抹干净。”李想急忙说。
    张团长立即让一百多人擦起来,几分钟便完成了。
    “兄弟!同我一起走吧!”张团长说。
    “肯定是有人盯上了货轮,你带货先撤!给我留下一个连,配重武器,我来挡住他们。”李想让张团长撤。
    张团长感动了:“二狗子!带着你的警卫连,听王大哥的指挥。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