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演义》大争之世第六百一十八章好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戏

大明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两个士兵从房间里出来,正好碰见了闻讯过来的梁红玉,两个士兵抱拳道:“红玉小姐!”
    梁红玉朝房间里看了看,见吴道仰面朝天翻在床榻之上,皱了皱眉头,问两个士兵:“他喝醉了?”
    两个士兵点了点头,其中一人道:“将军新结拜了几位兄弟,非常高兴,因此喝多了!”
    梁红玉好奇地问道:“他新结拜了哪几个兄弟?”
    “就是原梁山军的关胜、李逵、郝思文和宣赞,他们四个如今也都大醉回房了!”
    梁红玉点了点头,“没事了,你们下去吧!”
    两个士兵朝梁红玉一抱拳,离开了。
    梁红玉走进卧房,来到床榻边,低着头看着醉得不省人事的吴道,冷冷一笑,喃喃道:“要是我现在动手,岂不是如同杀一个婴孩一般容易?”
    梁红玉在床沿上坐下,缓缓地拔出了绑在大腿上的匕首,把寒光闪闪的刀刃搁在吴道的脖颈上,美眸中流露出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
    “我只要轻轻一割,大仇就报了,谁能想象得到,威名赫赫的上将军,如今的性命全在我的手中了。”
    梁红玉很想一刀割下去以了结两人之间的仇怨,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下不了手。
    梁红玉皱起眉头,坐在那里发呆。
    吴道突然说了一句什么。
    梁红玉吓了一跳,赶紧收回匕首,朝吴道看去,发现他闭着眼睛,嘴巴蠕动着发出模糊不清的声音,才知道他是在说梦话。
    心里没来由地松了口气,见盖在他身上的被子被他的手臂掀掉了,没好气地道:“这么大一个人,睡觉都不老实!”
    梁红玉说着便把匕首放到一边,站了起来,俯下身去为他盖被子。
    梁红玉皱起眉头,喃喃道:“他是我的仇人,我总有一天要找他报仇!”
    语落,看了一眼吴道,紧皱起眉头,猛地转身离开了房间。
    第二天早上,吴道从床上下来,感到脑袋有些沉重疼痛,深吸了口气,站了起来,不经意间发现床沿边放着一柄精美的匕首。
    吴道一愣,弯下腰捡起那把匕首,看了看,笑着喃喃道:“这不是我还给红玉的那柄匕首吗?”
    原来这柄匕首就是之前梁红玉在上京的府邸准备行刺吴道时使用的那柄匕首,结果因为某些原因那一次行动没有成功,反而把匕首遗落了。
    吴道得到了这柄匕首,后来还给了梁红玉。
    吴道笑了笑,把匕首揣进怀里。
    一身武士劲装的梳着马尾辫的梁红玉来到书房,看见前面吴道的背影,心中升起许多复杂的情绪来,冷冷地问道:“你找我?”
    吴道转过身来。
    梁红玉立刻看见了吴道手中的那柄匕首,不由的心头一惊,这时她才想起昨夜她把匕首遗落在了吴道的房间中。
    一种解脱的感觉不禁涌上心头,暗道:这样也好,我和他的事情今天就做个了断吧,她认为吴道是要找她算账呢。
    吴道走到梁红玉面前。
    梁红玉不等吴道开口,就坦然道:“昨夜是我进了你的房间,我想杀你!”
    吴道笑问道:“那为什么没下手呢?”
    梁红玉的眼眸中流露出迷茫之色,随即瞪眼喝道:“姑奶奶突然不想动手了!”
    吴道呵呵一笑。
    梁红玉没来由地脸颊一红,嗔道:“你想怎么对付我随便你吧!”
    吴道把匕首放进她的手中:“下次记着不要把作案工具留在现场!”
    梁红玉娇颜通红狠狠地瞪了吴道一眼,转身逃也似的跑掉了。
    吴道望着梁红玉动人的背影呵呵一笑。
    童贯回到京城,向皇帝告状说陈枭进入汾阳后故意收买人心意图取而代之,又说吴道公然攻击中央禁军,意图谋反,请求皇帝立刻治吴道谋逆大罪。
    皇帝听了童贯的报告大为震惊。
    这时,宿元景出列道:“臣得知的情况与枢密所言完全不同。
    臣得知,上将军进入汾阳后替朝廷积极安抚百姓,百姓们都对朝廷对陛下感恩戴德,完全不像枢密所言的故意收买人心意图取而代之,至于攻击中央禁军?”
    宿元景冷笑着看着童贯,“枢密为何不把原因说出来?”
    童贯没好气地道:“我不是说了吗,就是他吴道意图谋反!”
    “哼,枢密真是红口白牙血口喷人啊!“
    宿元景嘲讽道,随即朝皇帝抱拳道:“陛下,据臣所知,汾阳城破后,枢密纵容部下烧杀抢掠,闹得民怨沸腾。
    上将军他屡劝无效,不得已,只能下令燕云军制止童贯部下的行为,上将军已经尽量避免杀伤禁军了。
    上将军如此做完全是为了陛下的英名,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陛下切不可听信奸佞之言,冤枉忠臣啊!”
    皇帝流露出愤怒之色,看向童贯,“此事当真?”
    童贯虽然有心隐瞒,但终究不敢否认,支支吾吾的。
    皇帝大怒,质问道:“童贯你可知罪?”
    童贯吓了一跳,赶紧跪下道:“臣知罪了!”
    蔡京开口道:“陛下,枢密大人此事虽然有过,但却称不上罪,再则,这次大军之所以能够顺利剿灭田虎,也多亏了枢密大人的运筹帷幄之功,枢密大人有大功于社稷啊!”
    皇帝面色缓和下来,“太师所言极是。”看向童贯,“念在你有大功于社稷的份上,这件事就不追究了!”
    童贯感激涕零,“谢陛下谢陛下!”
    童贯站了起来,退入朝班。
    蔡京道:“陛下,枢密有大功于朝廷,不可不赏啊!”
    皇帝点了点头,“童贯剿灭田虎叛逆,功在社稷,敕封童贯为泾国公!”
    童贯大喜,连忙叩拜谢恩,山呼万岁。
    蔡京没有料到皇帝竟然会加封童贯为国公,神情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
    慕容彦达道:“陛下,枢密大人虽然功在社稷,可是毕竟是宦臣,从未听闻有宦臣拜受国公的,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童贯怒瞪着慕容彦达。
    蔡京则是在心中暗乐之余,同时在一旁坐山观虎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