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纵横》第五百三十七章北上的路线

抗日之铁血纵横最新章节目录
   柳天舒站在江边,直到新七旅全部渡过长江时,终于放下心来,不过,他却是有些疑惑,按理说,**师两万余人横渡长江,日军不可能一点儿也没察觉,但奇怪的是,渡河区域附近的鬼子没有一丝异样,还是如往日一般巡逻检查,就是鬼子在长江里的江防巡逻艇,也没有任何异样。
    虽然心里疑惑,但部队顺利渡江,这就是最大的胜利,柳天舒也不去细想其中的缘由。让新七旅开到军部指定的位置后,立即与苏兰、向罗全一道,向位于黄花塘的新四军军部赶去。
    三人到了军部,自然到军部找陈军长和政委报到。陈军长看到柳天舒进来,立即笑着招呼他坐下,然后笑吟吟地问了几句后,就与神情较为严肃的政委一道,听柳天舒将**师这几年的情况进行详细汇报。
    虽然江政委已向军部进行了工作汇报,但作为**师的师长,柳天舒自然也要向两位首长详细汇报情况,其间,两位首长还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询问,柳天舒自然是如实进行了回答。
    一个小时后,汇报结束,陈军长热情的留柳天舒三人吃了晚饭,这才让他们与先期到达的江金勇和章周宏一道,返回了**师。
    **师进入苏北根据地,自然不会在此长期停留,这点军长和政委自然都是清楚的。苏北日伪军的势力并不是很强大,活动在这里的部队,已可以应付,再把**师这支劲旅留在这里,意义不大。
    不过,**师的各级干部,以前全在天目山开展对敌斗争,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虽然也在加强学习,但与军部周围的部队的干部相比,在政治学习上自然差了一些,再说,**师的干部,大多是随着**师成长起来的干部,其资历比起其他师的干部来,又差了老长一截,所以,按照军政治部的指示,**师的各级干部,自然抓紧时间,由师政治部组织进行学习。
    反正现在也没有什么大事,柳天舒这个大师长,也接到通知,参加**师旅以上干部的集中学习。
    在苏北学习了一个月,**师的各级干部,在政治素养上的收获不小,特别是前来讲课的,有不少都是党内的理论界人士,更是让这些以前只顾打仗的干部大开眼界。
    就在柳天舒等人积极参加学习时,中央的指示到了,**师离开苏北根据地北上,到冀鲁豫交界地区去开展抗日对敌斗争。
    在军部听到陈军长传达中央的命令,柳天舒和江金勇的神情不由一凛,他俩在离开江南北上的时候,就在猜想中央会将**师放在哪里,他俩曾想过是豫东和豫皖交界地区,却没想到一下子到北上这么远,到冀鲁豫去开展对敌斗争。
    那里按理说是八路军活动的区域,怎么会让新四军的**师赶到哪里呢。
    不过,中央有中央的考虑,柳天舒和江金勇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立即表示坚决执行中央的命令。
    随后,陈军长让他们回去立即制定北上计划,同时表示苏北根据地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粮食补给。
    回到驻地后,柳天舒和江金勇立即把向参谋长、章副师长、孙副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苏兰找来,向他们传达了军部的命令后,几人开始研究接下来的北上方案。
    此次北上,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苏北经山东到达冀鲁豫,一条是从苏北经皖东、豫东到冀鲁豫。
    “师长,政委,如果我们经山东北上,要么通过山东根据地,要么就要沿着津浦路北上,如果从山东根据地北上,这条路风险不大,应该很稳妥,只是这样大的部队经过根据地,会不会给根据地加重负担。而沿津浦路北上,却要面临日军重兵的拦截。如果我们从苏北西进皖东北,然后再经豫东北上,这一条路线鬼子的兵力较为薄弱,只是河南去年才遭到了特大旱灾,老百姓十分穷苦,一旦有什么意外,恐怕无法筹集给养。”向罗全盯在地图沉思了一会说道。
    “都说说吧,有什么想法?”江金勇点了点头,眼光扫向其余人员。
    章周宏这时也将路线在脑子里仔细想了一通,这时听到政委的话,沉声说道:“政委,师长,我认为走皖东北、豫东北上最好。”
    “说说理由。”柳天舒听到他这话,平静地说道。
    “政委,师长,同志们,你们看,皖东北和豫东的敌人实力不强,不过,我们在那一带的力量更为薄弱,如果我们**师从那里穿过,可以寻机消灭敌人,壮大我军在那一带的力量,同时可以吸引日军兵力前来增援,从而减轻太行山根据地和山东根据地的压力。”章周宏用缓慢的声音说道。
    听到他这话,柳天舒心里不由点了点头,**师渡江北上以来,一直在休整学习,这段时间,全师上下早就盼望着与鬼子好好干一仗。
    如果将北上的路线确定为经皖东北、豫东到豫东北的话,不但可以趁机打击敌人,还可以通过吸引敌人注意,减轻两大根据地的压力。
    “天舒,你意下如何?”江金勇望向柳天舒。
    “我个人觉得章周宏同志的建议不错,这样,参谋长,立即按照章副师长的建议,拟定我师北上行动方案,报军部审批。”柳天舒一锤定音。
    军部接到**师送上去的北上方案后,军首长进行了一番研究,然后就用电台发往延安。
    虽然**师属于新四军建制,但毕竟是师一级的部队行动,这样大的行动,还得中央才能做出最终决定。
    好在中央的回电第二天就到了,同意了**师经皖东北、豫东再到豫东北与山东河北交界区域的方案。
    方案一经确定,孙雪宣这位负责情报工作的副参谋长顿时忙碌起来,十二支特种小队迅速先行北上。**师神枪手石虎、胡叶栓和郑广东也跟随特种小队行动。
    至于苏兰,因为**师的后勤部门大多没有北上,这时自然兼职后勤部长,负责对全师各旅进行给养补充,好在**师所带的弹药,在渡江的时候,因为没有与日军发生激战,消耗并不大,可以维持这次北上的需要,但粮食等,就要靠苏北根据地暂时提供。
    部队完成补充后,在军部首长的亲自目送上,二十一旅率先北上,从苏北的洋河突然西进,两个团突然攻占了泗县以北的唐集和顺山集。而其六十四团,更是向西占领了灵壁北边的江冲岭。
    皖东北的日军只是守在一些县城,唐集和顺山集只有一些伪军把守,这些伪军哪是**师二十一旅的对手,刚一交手,就被打得鬼哭狼嚎。
    守在灵壁和泗县的日军得知新四军大部队突然出现在附近,吓得一边向上面报告,一边收缩兵力。
    二十一旅控制了唐集和顺山集后,师直属与新七旅立即随后跟进,从唐集和顺山集之间通过,再经江冲岭,直逼津浦线。
    为了让部队顺利通过津浦线,新七旅七十一团通过江冲岭后,立即摆出向徐州方向挺进的态势,对沿途的大小据点进行秋风扫落叶般的拔除。
    七十二团则向宿州方向逼近,做出要攻打宿州的样子。
    七十团则立即津浦路直接切断,掩护二十二旅浩浩荡荡穿过津浦路西进。
    **师突然出现在津浦路,让驻守徐州的日军大吃一惊。不过,知道破坏津浦路的,极有可能是北上的**师后,华北方面军指挥官风村宁茨立即命令徐州日军做好防范准备,不得让**师北上攻击徐州,从而进入山东。
    山东境内的八路军就足够华北日军头疼不已了,如果柳天舒的**师再进入山东,那所占不多的优势,说不定都会被八路军新四军给夺去。
    如果山东全部丢给了八路军新四军,那作为运输大动脉的津浦线,根本就失去了作用。
    可惜这个时候,冈村宁茨短时间根本抽不出多余的兵力来围堵**师。
    他虽然没有与**师交过手,但却知道**师的所有战例,十七师团是帝国的精锐师团,当时的多泽司令出动一个满编师团,最后还是灰溜溜地退了回来,他自然不认为只是一两个联队,就足以将新四军的**师消灭。
    现今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防止**师进入山东。
    至于**师北上的真正目标,冈村宁茨认为应该是河南。
    河南因为去年的大旱,导致第一战区的部队在河南的影响急剧下降,豫东豫北和豫中的很多地方,都落到了帝国手中。
    可惜帝国的兵力实在有限,只能控制县城以上的城市,至于乡村,最多就是派出皇协军进行防守。好在皇军进入河南以后,要找肯为帝国卖命的人还是很容易的,而且这些由中国人组成的皇协军,有帝**官的监视指挥,对治安维持甚至比帝**队都要好。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