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军劲旅》第1章:当个简单的老师

滇军劲旅最新章节目录
   发布时间:2012-03-来源:
    李双江谈歌曲《歌唱白云山》
    李双江编著
    《歌唱白云山》(刘白羽词,郑律成曲)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创作的一首军旅抒情歌曲。这首歌曲表达出了中朝两国人民战胜美帝国主义的决心和勇气,也凝聚着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
    创作背景: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创作组的刘白羽、魏巍、林伟、华山、李庄、凌子风等文艺和新闻工作者便抵达汉江南岸的白云山前线进行战地采访、创作。此时在朝鲜工作的作曲家郑律成也随创作组前行,于是便有了这首由著名作家刘白羽作词、郑律成作曲的《歌唱白云山》。白云山位于汉江南岸,是阻止敌人向北进攻的一道屏障。1951年1月底至2月初,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将士曾在白云山进行了11个昼夜的阻击战,200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直到部队奉命转移,为我后续部队南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战斗结束后,郑律成和刘白羽采访了撤回江北的原负责阻击的50军官兵,创作了这首《歌唱白云山》。这首歌曲曾在朝鲜战场广为传唱,甚至可以说是当时50军的“军歌”。但后来却没有歌唱家将这样一首富于生命力和战斗激情的歌曲搬上舞台。郑律成是我的老朋友,再加上我十分敬重战地记者出身的作家刘白羽,更出于对这首歌曲的珍爱,于是我准备了三年,终于使这首《歌唱白云山》在我为建军80周年出版的专辑《军歌如潮》中和听众见面。
    教学提示:
    《歌唱白云山》是一个由三个乐段和尾声组成的再现性三部曲式。第一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句第二小节包含一个八度大跳,似乎是表现白云山的高耸入云。第二句的音调则以级进为主,似乎是汉江的波浪。这两句应唱得抒情一些,但两句之间应有区别。第三句和第四句则应唱得坚定有力。第二段是这个三部曲式的中间部分,由八个乐句组成。这一段速度有所加强,应唱出其战斗性,唱出对侵略者的仇恨。第三段再现第一段。尾声由三句组成,也是全曲的**。这里要唱得从容不迫,收放自如。这首歌曲既是一首军旅抒情歌曲,又是一首战歌,其演唱应体现出抒情与战斗性的结合。
    演唱心得:
    抒情性与战斗性的结合是许多军旅抒情歌曲的共同特征。这也是军旅抒情歌曲和一般抒情歌曲的不同之处。因此,要唱好一首军旅抒情歌曲,一定要在抒情中找到战斗的激越,将战斗性寓于抒情性的艺术表现中。这就是我唱《歌唱白云山》的体会。
    《歌唱白云山》歌词:
    高高的白云山,
    耸立在朝鲜汉江南,
    侵略者要从这儿进犯,
    我们的英雄让它停止在山前。
    炮弹炸翻了土地,
    我们说,不准你侵犯。
    大火烧红了山岩,
    我们说不准你前进。
    英雄昂立在山巅,
    英雄的鲜血光辉灿烂。
    中朝兄弟齐歌唱,
    世界人民记心间。
    汉江的流水滔滔,
    永远流呀流不尽,
    万恶的狗强盗,胆颤心又寒。
    白云山,白云山,
    高高的白云山,
    让我们高唱着你的英名,
    勇敢冲向前。
    摘自军旅音乐丛书《心儿在歌唱》
    —李双江演唱歌曲36首详公告:APP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请关注微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