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第三百零二章梅影初现[2]

盛唐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指了指杨守文。那意思是说:你已经有了看法,何必来拷问我呢?
    “从义,从今天开始,你带人住进来。”
    “啊?”
    “你找六个人过来,三人一班,轮流守在这楼阁之中。
    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可是日夜值守?”
    杨守文点点头,“没错,就是日夜值守。”
    “喏!”
    杨从义躬身领命,杨守文便转身走下了楼阁。
    “另外。你下午去一趟北市,找沈庆之,为我打听一些事情。”
    “什么事?”
    “你附耳过来。”
    杨守文摆手,示意杨从义靠近。而后在他耳边低声细语了几句,杨从义连连点头。
    总仙诗会的消息,愈演愈烈。
    一日光景,洛阳城大街小巷中,都流传着杨守文斗酒诗百篇的故事。
    与此同时,《西游》的故事伴随着杨守文的声名鹊起。在百姓之中也渐渐流传开来。
    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那《西游》是讲述的什么。
    可听说是杨守文的作品之后,就立刻打听起来。只是,当初《西游》只刊印了一千套,洛阳城中不过有三百套左右,大都是在世族勋贵手中,民间并未有流传。
    一时间,寻找《西游》的声音越来越多,想要了解《西游》内容的人,也越来越多。
    杨守文对此,并没有在意。
    总仙会之后,他反而变得低调很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父亲,看起来已不用孩儿去推波助澜,这杨青之已经是声名鹊起。”
    狄府花园中,狄光远恭敬站在狄仁杰的面前。
    狄仁杰的气色,看上去比前些时候更差了。虽然已经是初夏,他仍穿着厚厚的衣服,脸色苍白如纸,整个人更显得骨立形销。他手里,是一册诗选,里面是杨守文在总仙会上所做的八十一首诗词。听了狄光远的话,他把诗选轻轻放在桌上。
    他看上去很疲惫,整个人似乎都垮了一样。
    而事实上,他的确是快要垮了!
    事情要从十天前说起,狄仁杰接到了李元芳送来的一封密信。
    按道理说,李元芳和狄仁杰没有任何从属的关系。他是左奉宸卫大将军,而狄仁杰虽是宰相,但却无法节制李元芳。可是,李元芳还是给他写了这封秘密书信。
    李元芳此去魏州,是奉旨调查一桩案子。
    可是到了魏州,他却发现了一件和狄仁杰有密切关联的事情。
    狄仁杰的幼子狄光昭,是魏州司功参军。狄仁杰曾是魏州刺史,并且在任上为魏州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使得魏州百姓为狄仁杰建立了一座生祠。可是,狄光昭到了魏州之后,一开始还好,传来的口碑也非常出众。可随时间推演,狄光昭在魏州根基日渐牢固之后,心态也在悄然之中,发生了变化,整个人更发生了转变。
    李元芳的信中写道:狄光昭贪婪暴虐,百姓苦不堪言,更一怒砸了狄仁杰的生祠。
    在这个时代,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华夏百姓的忍耐性极强,如果不是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他们是不会奋起反抗。更不要说,狄仁杰曾经有恩于魏州百姓。这种情况下,他们依旧砸了狄仁杰的生祠,也可以想象得出来,狄光昭在魏州所做的事情,真已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狄仁杰一辈子爱惜名声,没想到……
    李元芳肯定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欺骗他,所以狄仁杰在接到了书信之后,就病倒了。
    也正是这原因,他没有出现在总仙诗会。
    听到狄光远的话,狄仁杰总算是回过神来。
    刚才,他拿着杨守文的诗选,可事实上心思却飞到了千里之外的魏州,思考着该如何解决狄光昭的事情。
    “二郎,从现在开始,你不妨与杨青之多走动,不要有任何想法和念头,只尽量与之交好即可。总仙诗会,成就了杨青之谪仙人的名号,也算是让他站稳了脚跟。
    听说,公主和他已经有所走动,咱们就不必再去多此一举。
    终究是圣人家事,我们现在不管做什么,都可能是两边不落好,倒不如袖手旁观。
    不过,杨青之既然有如此才学,你和他多走动一下,对你必有好处。
    左右当初是你把他请来洛阳,现在探望一下,也在情理之中,此事你自己把握。”
    “孩儿明白!”
    狄光远看着老父那苍白的面容,也不禁有些心疼。
    他知道,三郎的事情,恐怕是真的伤了老父的心……狄仁杰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再经此事刺激,变得更加羸弱。
    “父亲,那三郎的事情……”
    “三郎的事情若属实,自有律法处置。”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沉吟半晌后,突然道:“二郎,扶我回房更衣,我要入宫面圣。”
    “现在吗?”
    狄仁杰苦笑着点点头,“是啊,早一些向圣人请罪,三郎便多一分生机。
    李元芳绝不可能就此事欺骗我,而且他既然写了书信给我,也必定写了书信给圣人。与其圣人到时候找我责问,倒不如我去主动请罪。顺便,有些事要与圣人商议。”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