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第一千二百零一章赠宅……(求订阅!)

醉迷红楼最新章节目录
   听到这声音,别说贾母、贾政等人惊呆了,贾环都怔住了。
    尤其是当看到门口那一票人后,整个人都傻眼儿了……
    不止隆正帝,连董皇后都再次莅临。
    除此之外,还有正拼命朝贾环挤眉弄眼的赢昼,以及,忠怡亲王赢祥。
    这他娘的……是怎么回事?
    天家一家子没事干,出来串门子来吗?
    还有,贾家的家将亲兵都他娘的死绝了吗?
    里面人一点风声不闻,就被这般长驱直入!
    贾环心中,简直惊怒交加!
    警惕之心,高高悬起!
    外面总不会,被大兵围住了吧?
    贾环想了个笑话,想让心思轻松些……
    “呀!皇上驾到……”
    第一个醒悟过来的,是贾元春。
    她一下站起身,惊呼了声。
    贾母、贾政等人这才惊醒,忙纷纷起身,赶到门口玄关处,行大礼参拜。
    看着跪了一地的家人,贾母贾政还回头提醒,贾环神色有些木然,与隆正帝对视了眼后,又移开了眼神,垂下眼帘,一步步行至门口处,行礼参拜……
    “哼!”
    隆正帝冷哼一声,瞪了他一眼,然后转过脸,虽未笑,却温声道:“太夫人快起身吧。”
    说罢,竟要亲自去搀扶贾母平身。
    唬的身旁的董皇后和赢昼忙先一步去搀扶……
    只这一份前所未有而闻所未闻的体面,就让贾母嘴唇都颤了起来,老眼中满是激荡的看着隆正帝,说不出话来。
    国朝以来,许是唯有奉圣夫人才有过这等待遇。
    由皇子乃至帝后搀扶起身。
    隆正帝看着贾母动容的神色,心中满意,面上也浮现了一抹笑意,颔道:“朕今日在宫中无事,正巧听闻太夫人在家行大宴,又知贾家珍馐甲天下,便请皇后和十三弟一起来做回恶客。
    叨扰太夫人清静,还望太夫人勿怪。”
    这幅姿态,莫说贾家众人,连赢昼都差点瞪出眼珠子来。
    多咱见过隆正帝这般和颜悦色的跟人说过话?
    隆正帝如今在慈宁宫和太后说话都是冒着冷气……
    而贾政也大吃一惊,他为官数十年,是熟悉眼前这位人主的气派的。
    却不想,竟能这般礼遇贾母和贾家……
    一时间,贾政心里也有些感动。
    贾政如此,直面隆恩的贾母就更不用说了,感激道:“能得陛下和皇后驾临寒家,是贾家无上的荣耀。
    贾家满门,欢喜都欢喜不尽!
    等明日,必当开祠堂,祭告祖宗!”
    隆正帝闻言大悦,只是瞥了眼半垂着头面色依旧木然的贾环,细眸微眯,轻轻一哼,道:“太夫人的话,朕自是相信。
    不过,朕却以为,贾家也有人不喜朕和皇后来贾家做客!”
    “不能不能,再不能!”
    贾母忙道:“陛下,我贾家世代忠义……”
    却见隆正帝的眼神只是看着贾环方向,贾母心里一急,回头对贾环低喝了声:“环哥儿!”
    贾环神色却还是有些木然,他是真不知道隆正帝今日来此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按照今日的情形来看,隆正帝此时该有的做法,是尽快让贾家一点一点从大秦权力中心,和人们的视线中淡化消失才对。
    这才是他该做的事!
    可他现在这样一来,却让贾家顷刻间,再度被顶上风口浪尖!
    福祸难料!
    可他再这样木然,就不止贾家人大急了,连忠怡亲王赢祥看势头都有些不对,看了眼脸色渐渐冷峻的隆正帝,眼看这君臣二人又对上,忙笑道:“贾环,你也不是小气之人。怎地,连顿东道都舍不得请我们一请?”
    贾环心里一叹,不管怎么样,贾家都不能失礼,否则反而落人话柄,便摇头道:“这倒不是,臣只是……
    这是臣在都中最后一顿家宴了,本想一家人坐一起用,不避分开内外。现在看来,还是要分开……”
    董皇后见贾环没拧着来,面色一松,接力笑道:“这叫什么话?本宫都来了,还需要再分宴吗?
    贾环,难道你还看不出来,你今日领着一家人吃宴,皇上也是领着一家子来的。
    放在民间,这是不是叫串门子?
    还是阖家上门的通家之好,所以能过堂不避。
    既是通家之好,又何须再分宴!
    再怎么说,皇上和本宫才做过你的高堂父母。
    你转眼就不认了,嗯?
    再者,这满堂一大半姑娘,都是你媳妇,也就都是本宫和陛下的晚辈。
    本宫看,就不用再分了!”
    贾环闻言,听着赢昼嘎嘎怪笑,难得羞臊红了脸,小声辩解道:“娘娘,不都是臣的老婆,还有家中姊妹……”
    “看你那混帐德性!”
    隆正帝许是站够了,喝道:“朕在光明殿上都不用站那么久,你还准备啰嗦到什么时候?”
    贾环奇了,我请你来的?
    不过话没出口,就被贾母瞪住,然后贾母贾元春一迭声的恭请隆正帝、董皇后一行人上座……
    只是,贾家一众人心里,其实都有些没谱。
    传闻中,都说这个皇帝最重规矩,可今日来看,行事却太过孟浪荒唐了些。
    哪有这般上臣子家登门做恶客的……
    读过史书礼记的林黛玉等人都知道,白龙鱼服非幸事。
    而且,这还让贾家怎么吃最后一餐团圆宴?
    果不然,隆正帝一行天家人一一落座后,贾家人却还是只能先站着,得等候恩旨再入座。
    隆正帝却没开口,董皇后倒是先让身旁的贾母落座,而后笑道:“太夫人莫见笑天家无礼,实是陛下在宫里惦记着贾环,知道他心中委屈,也担心有人因今日之事,不知天高地厚的与贾环和贾家为难,所以才特意来给他撑腰。”
    贾母闻言这才恍然,满面感激的谢过恩后,又回头对贾环正色教诲道:“环哥儿,贾家自高祖起,便以忠孝为门风。
    我这妇道人家尚且知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你如何不知?
    还敢跟陛下使小性儿,你当自己还是孩子吗?
    更何况,有哪个臣子,能有你这般圣眷,竟令帝后二圣亲自下驾府第为你撑腰?
    你还不快快谢恩!!”
    贾环闻言,轻轻点了点头,撩起衣襟前摆,就要再跪下行礼,却听隆正帝冷声道:“看你那副不情愿的模样,当哪个稀罕你的谢?”
    “皇上,今日是贾家家宴呢……”
    董皇后在一旁柔声劝道。
    隆正帝嘴角抽了抽,转头对贾母有些不大习惯的笑了笑,道:“太夫人不必惊慌,朕与贾环……
    太夫人莫看贾环此刻老实,他是在太夫人跟前做假,装恭顺!
    然后再与太夫人告状,说朕如何不讲道理……
    太夫人怕是不知,贾环在宫里,他敢跳着脚和朕吵!
    上回差点还要跟朕动手!”
    “啊?!”
    贾母闻言惊骇道:“这还了得?”
    贾政也惊怒的看向贾环。
    贾环耷拉着眉头,看了眼隆正帝,又看了眼……
    “环哥儿,你好大胆!还不跪下!!”
    贾母面色严峻,震怒喝道,双手攥的隐隐白。
    贾环心里给老太太点了一百个赞,竟丝毫看不出作伪……
    面上却垂头丧气,双腿一屈跪了下去。
    看着动了真怒的贾母,隆正帝忽地有些尴尬,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圆场。
    他的本意,并非如此……
    然而情况却好像变得,他来贾家,就是为了告贾环刁状一般。
    可他隆正帝,还需向人告状?
    “呵呵,太夫人莫恼!”
    赢祥在一旁圆场道:“太夫人,贾家到底不同别家,更何况,皇上待贾环,素来如子侄一般……”
    这时,赢昼弱弱的插了句:“父皇待贾环,比待儿臣还好……”
    不过看到所有人目光看了过来,尤其是隆正帝那双阴沉的眼睛,赢昼登时缩了缩脖颈,垂下脸不敢多言。
    赢祥笑道:“赢昼这话不算对,也不算错,皇上对他俩,如一般,不二视。”
    “这是真真的天恩浩荡!哪个臣子有这等福分?”
    贾母感激道。
    董皇后笑道:“贾环这孩子也值当皇上这般待他!出心出力,一心为皇上着想,忠心耿耿。
    连本宫都看在眼里,皇上自然圣眼如炬,不会薄待了他。”
    贾母又是一阵感激后,隆正帝终于开口道:“都落座吧。贾环也起身……
    你再不起身,你养的好丫头就要和朕拼命了。”
    贾环闻言一怔,下意识的回头看去,就见小吉祥紧绷着脸,皱着眉头,大眼睛里满是泪花,正仇视着隆正帝……
    敢欺负三爷!
    他“噗嗤”一笑,忙起身拉她到身边,揉了揉她的脑袋哄了哄……
    这一幕,看的天家和贾家一干人都看直了眼。
    赢昼更是如同看仙人一般,嘴巴张大……
    敢在他父皇面前哄丫头,我的天!
    赢祥回过神后呵呵笑道:“这个丫头……就是名满京城的神京第一丫鬟,小吉祥吧?
    连我都有所耳闻,倒是憨直的紧,有趣!
    不过,没想到她有这样的胆量,敢这般看着皇上。
    满朝宗室王公,文武大臣,都没人敢这般。”
    隆正帝哼了声,道:“什么样的主子,教出什么样的丫头!要算账,就找她主子算好了!”
    其她人闻言面色微变,她们远没有习惯隆正帝冷言冷语的说话风格,因此看向小吉祥的眼神隐有责怪。
    小吉祥也是脸色一变,有些惊慌,趁贾环没留意,就“噗通”一下跪倒在地,磕头道:“皇帝老爷,不是三爷教的奴婢,是奴婢自己没规矩,奴婢愿……”
    话没说完,就被贾环提溜起来。
    看着额头上的淤红心疼的不行,哄道:“你真是傻丫头,他们俩大老爷们儿,又是皇帝又是王爷的说笑话,你也当真?”
    “真真是个混帐东西!”
    见贾环如此,隆正帝面容古怪,忍不住笑骂道:“再没见过你这般没出息的!”
    赢祥也笑的有趣,道:“怪道都说这丫头是神京第一丫鬟,确实有福气。
    贾环,让你家人都落座吧,老站着像什么?”
    贾环终于反应过来,不管来者何意,都没必要太过惊心,失了冷静。
    更何况,目前看来,应该不是坏事。
    否则没必要带上皇后……
    念及此,他放下心,从袖兜里掏出帕子给小吉祥擦了把脸,拍了拍她脑袋让她听话,然后才对一家人道:“都坐,既然陛下娘娘和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