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四百三十七章拳拳爱护心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最新章节目录
   对崔瑾封齐国公,长孙无忌表示极为得意。贞观元年,李思明登基,长孙无忌便被进封为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贞观十一年被改封为赵国公。如今自己的小女婿也被齐国公,如此年轻的开国国公啊,不是皇亲国戚,也非承袭,而是凭着自己的本事,便在如此年纪居于高位。至于旁人的羡慕嫉妒恨,随他们去吧,谁叫他们没有如此出色的女婿呢?呵呵呵!长孙无忌笑眯眯地、无比满意、极为得意地抚着胡须。
    崔崇和李俊、房玄龄、李靖、柴绍眼含谨慎。从一品开国国公,授正三品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却无任何实职,但又令其参加每日早朝参与听政。“听政”,仅仅是带着耳朵听,不能发表意见。此外,上午在三省六部走动,下午在御书房听差。连当年太子李承乾都没有如此高的待遇这分明是为成年皇子的待遇,即便再宠幸这个未来女婿,也不是如此宠幸法子,这又分明是将他他竖成别人攻击的靶子!他们瞧了瞧长孙无忌,见他微微点头。这才略略安心。作为李世民最信任、最铁杆的臣子、舅子、知己,既然他说无事,那或许便无事。
    崔瑾却在心里哀嚎,撇撇嘴,脸上便带了些许不乐意,略带夸张地嚷道:“圣上明鉴,微臣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哪能整日在宫中和各部门折腾,这会长不高的!”他不乐意,非常不乐意。
    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每日朝参也即常参,参加者称常参官,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并不是你想去便能去的,一般是三省六部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侍郎,及京城各中央级重要衙门的“一把手”。亲王、郡王、国公之类,虽说有参朝资格,但并没有被要求去早朝,除了天子特意要求的除外。上朝时间,“学士入署,常视日影为候”,即清晨七点到八点左右。还好,唐代还算有良心,让大家好歹能够睡一个囫囵觉,不像蛮子朝代,上朝时间是五更天,即清晨的五点到七点,若是你是那没有身家的,房子距离皇城远一些,你得三点钟迷迷糊糊便从床上爬起来。
    李世民哼哼两声,直接宣布崔瑾抗议无效:“不过是让你多学、多看,从而长一些见识,你便推三阻四,可见是这些年让你懒散惯了,所以才整日想着出海游逛!”
    崔崇一听,心里顿时又起了若干想法。既是赞同李世民的说法,觉得自家孙儿太过冒险,又是想着是不是锋芒毕露,让天子猜忌。这几年,随着二子和孙儿一再建立功劳,崔氏一门得到空前发展。若是留在京城,哪里有这么多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崔崇心里非常矛盾。
    虽然心里唾弃李世民的傲娇,明明自家父子二人这六年为大唐立下莫大功劳,让大唐粮仓、国库得到从未有过的充溢,偏偏要做出一番自己让他担心让他挂念辜负了他的模样。但是,崔瑾眼底浅淡,口里叫屈:“微臣那是为了充分了解大唐周边国家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以防他国侵略。当然,微臣做得远远不够,了解不够深刻、详细,所以,应当再在外面游历几年。比如,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微臣便只能远远地望着,从未踏上那片土地。哎,好不遗憾呢!”
    终于转到正题了,大家打起精神,专注地望向李世民。李承乾略带紧张。李世民拍了拍柴绍呈上的作战计划,笑道:“你说一千道一万,不过是想去高句丽吧?若是朕不同意呢?”
    崔瑾叹了口气,可怜兮兮地道:“圣上可还记得,微臣曾当着高句丽等外邦使臣,当着众大臣的面,发下宏誓,若十年之内不能带回百万中原壮士英魂,今生不得善终,他日魂飞魄散!一晃,已经六年过去,这些年,微臣无一日不再期盼能亲眼看到高句丽臣服于大唐的钢刀铁剑之下,亲自将那高句丽王及一干背信弃义的小人捉拿回京城,让他们为牺牲在那里的中原百万将士披麻戴孝。圣上,已经六年了啊,剩下的时日不多,难道,圣上能眼睁睁看着微臣因违背誓言便真的死无葬身之地?咳咳,微臣尚年轻,还不想这般‘英年早逝’,还想继续为大唐伟大的繁荣事业贡献力量。”
    “哼!”李世民面色变换,满目阴郁。当时,听了崔瑾的誓言,便满心的不喜,所以才想着将他限制在京城,不允许他四处乱跑。当初,因江南被世家把持,国库空虚,粮库空虚,不得不让他跟随崔芮一同前往苏州,但如今,自己的日子好过了多,不愁吃不愁穿不愁钱,哪里还舍得让自家小女婿在外冒险?但是,现在崔瑾又再次提到那誓言,让一向深信鬼神的李世民等人很是纠结。若是不应,怕真会落个不好;若是应了,战场上刀剑无眼,也担心崔瑾会磕伤碰伤。
    崔瑾自然是知道时人对鬼神的敬畏,所以当日才当众发誓,他知道,若非如此,大家伙都是不许他去上阵的。无论是高句丽还是百济、新罗,都是极为恶心的民族,既然千余年后对华夏不友好,还不如现在便永绝后患的好。然后,是倭国,那个犯下滔天大罪的卑劣民族,统统应当下地狱。
    “那时你还小呢,童言无忌,想必上苍也是能够原谅的!”眼中一转,李世民道。
    “您知,当日微臣并非儿戏。既已出口,便无反悔的可能。”崔瑾坚毅地道,“君子一诺,重如泰山!微臣已经做了六年的准备,早已对该国的情况做了一番仔细调查。先前,柴大总管已经将海军收集到的情报和拟定的作战计划向圣上作了汇报,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圣上下令,海军十余万将士便会义无反顾地随着柴大总管杀向高句丽,杀他个片甲不留,杀他个魂飞魄散,让那一片土地重归华夏的怀抱。嗯,据说,高句丽王残暴,皇族贵族奢靡,官吏盘剥,该国人民天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天朝上国,正该去纠结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民,让他们也过上如大唐子民一般幸福的生活。这是一个大功德啊,天大的功德。圣上,您说呢?”崔瑾无比激昂,无比严肃地道。
    李靖张张嘴,很是惊讶崔瑾如此颠倒黑白的本事。要去攻打人家,还说得如此振振有词,说得如此大义凛然,真不愧是得了某家的真传。呵呵,呵呵!这阵子,得好生给他讲解一番自己写的那几部兵书。其实,自己现在还挺闲的,身子骨也算硬朗,是不是应该主动请缨呢?但是,圣上又准备向西突厥和吐蕃动手,那是明确给自己说了的,西突厥那边让自己领兵统帅,那么,高句丽的热闹自己便不好参与的,好歹也得顾顾其他大将的想法。
    长孙无忌连咳了几声,成功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拍了拍满是横肉的胸口,而后向李世民拱手请罪:“咳咳,昨夜受了风寒,嗓子不舒适,君前失仪,请圣上责罚。”
    李世民向他眨眨眼:“辅机,你也是不赞同小十三郎随军作战吧?虽说天资聪慧过人,但毕竟年幼不是,聘婷还没过门呢,哪能让她天天担心受怕?哎,若真让他去了,不知兕子会如何伤心呢。”
    又对崔瑾语重心长地道:“小十三郎啊,你都是有家有室的人了,另外,还有三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等着你娶进家门儿,怎能舍得让她们挂念得日日流泪?还有你祖父祖母,你爹娘,你的兄弟姊妹,必是舍不得让你吃苦冒险的。如此尊贵的身份,便留在京城好生学着打理政务,为朕和太子分忧解难。这难道不是正经事儿,难道就不能建功立业?当然,那高句丽是要好好收拾,。朕相信,有那十余万以一当十的海军将士,必能将百万将士英魂请回中原!”
    大家关心自己、爱护自己,说不感动是假的。崔瑾眼中涌起淡淡温情,说不知李世民那些话有几分真,但此刻他脸上的表情却是无比真实。崔瑾从随身的皮包中拿出几幅地形图,有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疆土图,也有几幅是高句丽东西南北地区详细的地形图,包括道路桥梁河流水库,还有布防情况、城市布局等等,让李世民狠狠地吃惊。崔瑾又递上一份名册,自信地道:“圣上请看,这是通过大唐与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互通有无时,逐步收买的政要、基层官吏和武将。他们或是身家或是家人已被我方掌握,或是贪污受贿、卖国求荣、图谋不轨等小辫子被我方揪住,有他们的积极配合,必能马到成功,奏凯回来!所以,微臣实际上是想跟着柴大总管见见世面,增长见识,免得成为那纸上谈兵的赵括,这不是丢了圣上和诸位长辈的脸面?”
    一向最宠爱崔瑾的李俊冷哼着:“丢脸面比丢性命的好!”想那隋炀帝,三次攻打高句丽,集倾国之力,皆是劳而无功,损失惨重,连国家都丢了。那时,有多少将士出征,又调集了多少民夫,浪费了多少钱财?
    崔瑾连连拱手,向几位长辈赔罪:“是瑾儿的错,不该让长辈们担心。可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扬大唐国威,瑾儿自当践行誓言!瑾儿已经十四岁了,再不是那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儿,所以,请长辈们成全!”他深深地鞠躬行礼。
    崔崇目中闪烁不停,半晌,终于叹了口气,对李世民道:“瑾儿有此雄心大志,作为长辈,也不能阻止雄鹰展翅高飞。圣上,请允许他来日随军兵发高句丽。”
    李世民扯扯面皮,瞧,人家的祖父都舍得他去冒险,到头来却是自己小气吧啦,甚至有心之人还会认为自己是担心自家女婿功劳过大,功高震主。哎,若非不是承乾不愿意小十三郎去,自己岂会白白当这恶人?
    柴绍在旁观半天,终于站起身,拱手道:“圣上,小十三郎胸有万千丘壑,对兵法研究甚透,计谋策略往往是出其不意,又稳重周到,所以,微臣斗胆,讨伐高句丽,可命他为谋臣。”谋士,自然无需像一线战士,待在后方,除非被人偷袭,其余便没有危险了。大不了将他约束在海船上,不许他靠近战场便是。崔瑾在教授海军兵法谋略,在沙盘演练、在实战军事演练,不时闪过的策略,让人眼前一亮。可以说,小十三郎的兵家之道,承继于李靖,考虑周到,随机变化,假以时日,便又是一根大唐军队的定海神针!如今,小十三郎缺少的只是实战,只是大的军功,只是在军队中的威信。眼前老一辈的大将已逐渐老朽,比如李靖,比如自己等等,也不知还能支撑多少年。
    李世民摆摆手,不耐烦地道:“征讨高句丽之事,待来年再说。此时已是深秋,要不了多久,高句丽便是冰雪漫天,很不利于作战。故此,此事还得从长计议。西突厥如今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