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四百三十二章迎接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最新章节目录
   自家几个小媳妇儿都有了自己的“事业”,这是崔瑾极为赞同的。总比整日待在内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见天儿地争权夺利,一门心思就系在一个男人身上,将一个好好的家弄得乌烟瘴气。这些,是崔瑾最为反感的,所以,他除了直截了当地给武珝提醒过,也明的暗的说给了卢节她们听。自己是不耐烦管这些东家长西家短争风吃醋,若是谁敢在背后找不自在,就不要怪自己不给她脸面了。所以,娶妻当娶贤。何谓“贤妻”?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孝敬公婆管好子女,让夫君在外打拼无后顾之忧,厉害点的能在事业上辅助夫君更上一层楼。这几年,在崔瑾的敲打下,无论是已经进门的武珝,还是尚未出嫁的卢节、长孙聘婷和晋阳公主,都深知崔瑾的逆鳞,所以,都尽量和睦相处,凡事有商有量,不会因某人先进了门而得意,不会因自己是正妻而摆谱,不会因身份高贵而压人一头,不会这几年伴随左右而得意洋洋。崔瑾看在眼里,也还是比较满意的。
    李承乾不能亲自迎接,便让李恪前来。见到不过短短一年,胞弟便沉稳了许多,李恪暗暗点头,对崔瑾拱拱手:“让表弟费心了!”
    崔瑾把着他的手臂,笑盈盈地道:“你我多年情义,何须说这些客气话?蜀王殿下甚是努力,进步许多,不仅谦虚谨慎,有勤奋努力,只是缺乏实践,若多给他锻炼的机会,也能成为朝廷的栋梁。”
    李愔在旁听了,脸上便不由带上了止不住的笑意。一是得了李世民和李恪的再三叮嘱,二是从内心钦佩崔瑾的才识,所以,他便卯起劲儿学习,多听、多想、多记,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为官(将)之道、经商之道等等,他都按捺着性子从头学习。他只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特别是与其他人比起来,无论是才智还是心机,与那些世家子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虽然自己贵为皇子,他们在面上都尊敬着自己,但骨子里,他们却是看不起自己的。崔瑾待他,并无优待,与旁人无异,若说有所不同,那便是见他和李贞功课较为吃力,便让成绩最好的人给他单独补课,又请李崇真监督他练武。一年下来,身子骨健康了,学习上也跟了上来。慢慢地,在讨论问题时,也能发表一些独特的观点,或许不够全面,但也得到柴绍和崔瑾等人的称赞。
    “越王殿下武艺较好,长于骑射,又勤奋好学,爱好文史,有执政才能。”崔瑾对李贞点点头,评价道,“只可惜这一年来几乎在海上漂着,倒是耽误了越王殿下。”
    李贞心中一突,眼睛跳了跳,不知崔瑾何意。难道,他是不满意自己?也是,六王兄是因为三王兄的缘故才能跟随在崔瑾身边学习,而自己不过是母妃求到父亲跟前才得了这个恩典。当初,自己从内心上来说也是不情愿的。虽然世人都说崔瑾是文曲星转世,也知道他颇有才识,但是,想到他的年纪,哪里就能真正指导自己,能担任自己的老师?只是,想到若是能够与其交好,那便是与太子交好,与三王兄交好,还有崔瑾身后那极为雄厚的背景。可是,待他真正到了崔瑾身边,才发现自己过去不过是井底之蛙,不仅是自以为傲的骑射还是沾沾自喜的文史,在崔瑾面前都是不值一提。又与其他儿郎比较,除了尉迟家的两个蠢货,自己什么都比不上,甚至连皇子身份,在五姓七宗面前,若想摆谱,那便是笑话。他扯扯面皮,勉强露出一丝笑容:“表弟谦虚了!这一年来,跟在表弟身边,见识大大增长,才发现自己以前是坐井观天。呵呵,想到表弟多年前说的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果真有道理。如今,我不是行了万里路么?只是可惜,这么快便回京了,好多道理还未领悟到呢!哎,也不知父亲是否允许我继续跟随表弟学习。”他做出一副极为沮丧的模样。
    李愔也急忙看向自己的兄长。李恪安抚地拍拍他的肩,笑道:“既然你们都认为自己进步极大,又发现了自身的诸多不足,便直接给父亲请示便是。想来,父亲也是极为希望你们能成才的。”虽说崔瑾在信中也说了李愔和李贞的情况,也知道了他们的进步,但是,毕竟没亲眼见到,所以,要想不回封地,继续跟随崔瑾学习,只得让他们自己去求李世民了。
    李愔会意,点点头,便拉着李贞到一边去商议如何表现了。
    这时,李恪才得以单独和崔瑾说两句话:“大兄一直惦记着表弟,只是不能亲自来迎你,此刻在宫中不知该如何着急呢!”他轻轻笑了起来。
    崔瑾也淡淡笑着,拱拱手:“倒是让大表兄担心了。那些时日在海上,即便想写信也是不能的,回苏州后,匆匆报了平安,便又准备回京了。索性,此次回来,也会待一阵子。”
    李恪听到此话,皱了皱眉,低声问道:“难道表弟就不能安生在长安待几年?这六年来,一想到你大多半时间都出海,大兄和我整日提心吊胆的,特别是此次,长久未得到消息,大兄简直坐立不安,给我说,待你回来,便再也不许你远走了。”
    “让两位兄长担心了。”崔瑾很是感激,不置可否地道,“这世间哪有不散的宴席?这几年小弟在外,也是极为惦记两位兄长的。可是,有些事,不得不做,既然有这个机会,有这个能力,早一些完成,悠闲的日子便能早一日到来。”
    见众人随身携带之物都已搬下船来,便或骑马或乘车,向城中行进。
    崔瑾打马行到自家马车旁,对窗纱后面的几个欣喜兴奋的人儿柔声道:“让你们久等了。一切还好吧?”
    武珝轻轻推了推卢节。卢节略略犹豫一下,颤着声回道:“郎君一路辛苦!得到消息,晋阳公主、武姐姐和奴家便让人将府中上下仔细清扫了一遍,郎君在外院儿的‘沁园’也让人生火烘烤,又日日焚香。武姐姐很细心,事事都做得妥当,令人准备了一大桌饭菜,都是郎君喜欢吃的。”说着,突然停住话。扭了扭手,暗暗责备自己,怎么说了这些废话,郎君怕是要不耐烦了吧?
    “真是让你们费心了。”崔瑾温声道,语气中带了笑意,“兕子,今日怎么这般老实了?果然是长大了,懂得害羞了。”他调笑着。
    “瑾……”传来一个糯糯的声音。晋阳公主将窗纱掀起一个缝隙,露出一双灿若星辰的大眼睛:“瑾,兕子好想你呢,老早就想和你说话的,但是两位姐姐还没说完,兕子不好插嘴的。哎呀,武姐姐,你还没说呢!”
    武珝宽厚地抚抚她的背,笑道:“待会儿回府自然有机会说,不急这时。对了,晋阳公主,你不是担心郎君饿着,带了些糕点来么?”她并不急着表功,自己的所作所为,郎君自然会看在眼里。大度一些,才能让郎君高看自己。
    于是,从窗户中伸出一只白嫩的小手,端了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是几个小巧玲珑的糕点。晋阳公主趴在窗前,眼中全是期待:“瑾,这是兕子学了好久才学会的,你尝一尝吧,若是不好,兕子继续努力。”
    崔瑾瞧瞧自己的手,他平素甚爱洁净,不会未洗手便拿东西吃的。晋阳公主轻呼一声,忙转过身去:“武姐姐,不知有银签子没,我忘了拿。”
    武珝从暗格中取了一支银叉递给晋阳公主。崔瑾这才将盒子拿过来,放在身前,一手拉着缰绳,一手叉了块糕点送进口中。他并不喜甜食,幸好这糕点并不太甜腻,甚至细嫩,掺杂了淡淡的菊香。他毫不吝啬地称赞着:“不错,兕子居然也学了一手好厨艺,以后我可享福了。”
    得了赞扬,晋阳公主顿时笑逐颜开:“每个糕点都不同味道哟,瑾可得赏脸多尝几个。都小巧得很,并不会胀肚子。”
    正说着,李治驭马过来,听到晋阳公主的话,扬扬眉,不满地道:“兕子,怎的就没为兄的份儿,你太偏心眼儿了不是?”
    哎呀,真是忘了呢!晋阳公主眼珠一转,笑道:“兕子哪里会忘了九王兄?这不,准备了好些水果呢,都是大一早从庄子里送来的,哦,有你最喜欢吃的草莓!”她抓起小几上的果盘送出窗户。
    李治眼睛一亮,随即撇撇嘴,哼哼几声:“兕子学坏了哟,学会敷衍人了。这哪里是特地给为兄准备的?哼哼,为兄要吃你亲手烤制的糕点!哼哼,亏我还给你搜罗了好几箱子的珍奇玩意儿,连糕点都舍不得给我吃一块。”一边说,一边委屈地瞅着崔瑾手里的盒子。
    崔瑾慢条斯理地吃了两块,虽然不甜腻,但噎得慌,便随手塞在李治怀里,极为嫌弃地道:“拿去拿去,瞧你那吃醋的模样,真是受不了。”然后,用牙签叉了几个草莓放进嘴里。虽说苏州的庄子里也种植了不少水果,但因为自己大多时间都在外,所以并没能如过去那般,天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他眯缝着眼,很是享受。哎,还是京城好啊!可是,自己这次也待不了多长时间。他轻轻叹了口气。
    “瑾,这里还有莺桃,庄子里好不易学会让这季节也能长出莺桃来。”晋阳公主又献宝似的捧了一碗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的果子。
    崔瑾眼睛一亮,居然是樱桃。但是,此时人们称之为“莺桃”或“荆桃”、“樱珠”。所以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原本四月开花、五月结果的樱桃,现在已到深秋了,依然能让它开花结果。
    作为崔府目前的内当家,武珝温温柔柔地汇报着:“这是今年才培育出来的,奴家已经重赏了负责此项活计的管事和相关人等。另外,有个花匠培育了新品兰花,甚至清雅,已经送到郎君外书房中放着。”按着规矩,但凡有新发明、新成就的下人或雇来人员,都可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所以,无论是造纸场还是印刷坊,或者是庄子上的人,都是极为热衷于研究。
    这时,格山安排好行礼,催马赶上来,先对崔瑾和李治行礼,又对着马车内的人道:“格山拜见三位婶婶!”
    武珝倒笑着应答了,只是卢节和晋阳公主却羞红了脸。卢节柔声道:“多时不见,格山又长高了一些呢。听说你弟弟也留了下来,怎没见到他?”
    格山笑眯眯地回答:“劳婶婶关心。因为这次格山是随同各国使团一起进京,所以便将弟弟留在苏州,到时候与叔祖他们一同出发。”
    崔瑾欣慰地道:“这次格山负责各使团的翻译,做得很好,圣上那里,我也会为你请功。”
    格山虽年纪小,但很是稳重,忙道:“都是叔父给格山表现的机会,做得还不够好,先前天竺使团还抱怨说一直没有见到叔父。”
    崔瑾冷哼一声,淡淡地问:“是二王子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