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一百二十二章回家的感觉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最新章节目录
   崔瑾回到府中,阿姊崔瑜已在院中等候多时,见到他,一脸的埋怨:“瑾弟,好不易回城,也不赶紧回来,让阿耶阿娘担心。”
    崔瑾忙赔笑道:“阿姊恕罪,小弟下次不敢了!”
    崔瑜轻哼了一声,瞟了他一眼,道:“原本今年踏青,准备到庄子去瞧瞧桃花,但现在也不成了。”崔瑾所住的“桃源居”已让了出去,崔瑜想去却是不方便。崔瑾看着眼前这个面若桃李的女孩儿,心中叹了口气,眼见着自家阿姊今年已十岁(虚岁),原本崔氏女就不愁嫁,又加之自己的虚名,竟然上门求亲的如过江之鲫。祖父、伯父、阿耶的同僚,阿娘的闺中密友,亲戚的朋友等等,后来,阿耶便说,想多留阿姊几年,目前暂不考虑。若是有哪家认为自家的儿郎特别优秀、特别出众,那就等着吧。崔瑾也不赞成早婚早育,大唐为了增长人口,女孩十二岁便可以成婚了,而且是虚岁,这在后世还是个小学生,却得承担起半边天的作用。身子骨都没长开,就要承担起养儿育女的重任,这也是现在早夭率高的缘故。再有,传宗接代最重要的就是子女教育问题,连自己都是个懵懵懂懂的孩子,怎么能做好表率?就说男孩子吧,早的十四五岁成婚(非婚娶的通房不算),怎么能养家?当然,像李治房遗爱那等早存下娶十个八个老婆本儿的除外。更不要说人的善变性了。你说,早恋有几个能成功的?好不易走到一起,有几个能长长久久的?总而言之,崔瑾是竭力反对阿姊早嫁,更反对早早地为自己定下娃娃亲,万一以后长残了怎么办?那是不能退货的啊!
    崔瑾神色复杂地看着自家阿姊。崔瑜有些莫名其妙,摸摸脸,问:“可有何不妥?今日用了自制的脂粉,是不足显得有些怪异?”
    崔瑾立即回神,问是什么脂粉?崔瑜瞪了他一眼,道::“小郎君自当安心读书,岂能关心女儿家的事?瑾弟,你可不要学稚奴,就爱那花呀朵的!”
    崔瑾哭笑不得,他只担心阿姊用那些含了铅粉的化妆品罢了。
    换了衣裳,随阿姊去给阿耶阿娘请安。专挑的休沐时放月假,也让各家爹娘好生审训儿郎,特别是被开罚单的。崔瑾站得规规矩矩,听爹娘训话,口里不住地回应“是!儿子知道了,下次不敢了!”
    说了半晌,崔芮摆足了为父的谱,喝口茶,润润嗓,道:“为父不过是白担心,知道你自有成算。哎,儿女大了,由不得爹娘了!”
    崔瑾笑盈盈地道:“儿子才七岁,早着呢!再说,以后长大成家,还不是在您眼皮下,阿耶阿娘随时都能监督指点不是?”
    崔芮敲敲他的脑门儿,道:“你不是整日想着外出游历么,今日怎生如此乖巧?”
    “那不是为了增长见识么?儿子长这么大还没出过长安呢!”崔瑾笑道。
    崔芮叹口气,道:“不要以为为父不知你想些甚?你让人收集大唐境内和周边的地图想作甚?”
    他将一叠厚厚的书册放在桌上,道:“这是你伯父整理给你的,是吐番周边的地形图,还有各地的节气变化,居住人群,生活习俗等等。”
    崔瑾欢喜地接过书册,道:“有劳伯父,有劳阿耶!”征战dong突厥后,他就有意收集周边情报,近几年已通过来往客商得到不少信息。这件事,他让曾信专门负责。现在,他让陈礼负责打理他投资的各项产业,曾信负责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袁义、孙忠二人则留在庄子,这是他重要的实验基地。贵祥总理全局,直接向他负责。若非这次玉米红薯土豆太过重要,他也不必亲自过问。事必躬亲,这是自找苦吃。知书四人年纪还小,最大也不到十岁,还得悉心培养好几年,不过自己也不还小。其余,便是几名落榜士子,除了让他们负责品鉴会作品的初选,便是将优秀诗赋的刊印出来。如今,品鉴会已改为一月一次,由原来的诗赋画,增加书法作品,这几年着实发掘了些人才,部分德才兼备的或引荐给李承乾,或让各世家请去。见此,那些屡试不中的士子,特别是寒门士子,更将此当作晋升捷路,纷纷投稿,并附自荐书。
    “瑾儿,为父知道你心有大志,但那战场为父是万万不许你去的。贞观四年你伯父出使dong突厥,虽说定好计策,但一家子仍日夜担心,你祖母日日到道观去为你伯父祈福,连理儿也突然性格大变。刀剑无眼,再高的功夫又抵甚用?”崔芮语重心长地道。
    崔瑾忙道:“阿耶,儿子还小呢,说这些不是为时过早?”虽然很想到那些地方去看看,但这也得十几年之后吧?
    “瑾儿该饿了吧?瞧,这一个月怎就廋了许多,定是在庄子里没吃好!”隽娘岔开话题。已经训了这么久,也该让儿子好生歇息。崔芮摇摇头,让人将饭食端上来。终于,全家人又聚在一起了。
    隽娘再次怀孕,已有四个月。崔瑾听说,连连恭喜阿娘,并笑着告诫阿耶以后下职得早些回府,陪着阿娘在园子里多走走,惹得崔芮瞪了他好几眼。
    “阿娘,这次是妹妹还是弟弟?”崔玦问,有些纠结地道,“玦儿既想要个乖巧的妹妹,又想有个弟弟,这样能和玦儿一起帮助兄长,兄长一个人太操劳了!”
    崔瑾感动得差点热泪盈眶,还是自家兄弟贴心,给他夹了个大大的鸡腿以资鼓励。“多谢兄长!兄长也要多吃一些,这样才有力气应付那些烦心事儿。”崔玦甜甜地笑着,也礼尚往来地给崔瑾夹了一箸菜。
    回家的感觉真好。但是,还没等崔瑾好好感受,宫里就来人传李世民的口谕,道:“小十三郎,好一阵没见你,你婶婶甚是挂念,赶紧随来人一同进宫,顺便拿一些自制的果脯来,你婶婶就爱吃你家的果脯。”
    崔瑾知道必是李世民看过那份《大唐国家银行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但是,修建罗马非一日功夫,能有那么着急么?还有,干嘛偏爱吃我家的果脯,你不会是穷得连买果脯的钱都没了吧?他只是在心里吐槽,但是崔玦却直接说了出来:“阿耶,宫里的那位叔父真是好可怜,连婶婶想吃几个果脯都没钱买,怪不得稚奴表兄整天就知道赚钱赚钱的,连儿子都觉得丢脸!”
    那宫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在崔芮父子赞赏的目光下,崔玦又道:“哦,玦儿知道了,必定是此次稚奴表兄被兄长开了罚款单,叔父想把拿钱赚回去。听稚奴表兄说,叔父一再叮嘱他,本月的一等奖励务必要拿到,可惜不仅一份奖励都没有,作为纪律执行员,还多次违规,这不得双倍受罚么?”本月的月考成绩出来了,除小五郎崔博珞因艺术课中成绩略差,所以未得奖励外,其余崔氏子,含崔玦在内都得了崔瑾亲自制作的奖品。李崇真因学习刻苦、遵规守纪,得了鼓励奖;长孙涣因成绩进步快,得了进步奖。杜荷、房遗则、李治、柴令武、长孙濬则被开了罚单。
    长孙无忌拿着那罚单呵呵笑着,对长孙涣道:“还好,你给为父争气了,得了小十三郎亲手雕刻的马,这得多值钱!嗯,濬儿下次多努力,多向那几个崔氏子学学,人家是如何做,你们便如何做。”
    长孙濬打了寒战,真要像他们一样,不是自找苦吃?昨日月考成绩出来后,崔小五郎崔博珞一看没能得奖励,如果不是崔家大郎崔理在旁,恐怕都哭出声了。想到崔理那冷清的目光,他又打了个寒战,若是自己大兄也是如此,他简直不要活了。
    长孙无忌有些疑惑,自己没怎说这个儿子啊,怎么如此害怕?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83中文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