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酋长到球长》第六十三章青铜火药与铅的婚礼

从酋长到球长最新章节目录
  
    qu
    四则是一旦夏城的内乱平定,整个体系内要开展一系列的变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义务兵役制度。
    除了一部分脱产的、昂贵的脱产士兵外:如计划中的马镫冲击骑兵、冲阵重步兵、火药部队外,维持阵线的戈矛兵将全部以三年义务制的方式征召。
    集体农庄的形式可以保证十个人征召一个而不会影响这个家庭的生活,如果是单独的自耕农制度,动员力将会下降很多,如今大部分家庭都是三两人,孩子还未长大,也没有什么大家族可以以家族形式耕种。
    一切顺利的话,陈健计划在三年内训练出八百人左右的纯脱产职业士兵,同时要保证整个夏城体系内有三千左右的常备方阵义务兵。
    并且一旦需要,可以凭借上下一体的管理模式展开总动员,巅峰的话可以动员超过一万的军队。
    现在的动员体制太影响榆城的正常生产,这一次是靠着刚刚解放为人的强大士气激起的劳动积极性保持了正常运转,但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高昂的士气上。
    一旦体系完备,用三年休养生息时间弄出的兵役制度将可以保证夏城再也没有敌手,并且能够保证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很多兵役制度都有其优势,不管是前世历史的中的募兵制、府兵制、还是国人一体的奴隶主自发兵役制度种种。
    但制度需要保证不腐朽才能迸发出力量,任何制度只要管理跟得上其实在这个比烂的世界里都是可以一战的,问题就在于制度的执行者是人,这是最难掌控的。
    这一世或许可以保证高效,但之后可能就会腐朽以至于让族群陷入深渊。
    而唯一和人不一样的东西就是技术,这是不会随着人而发生变化的,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技术碾压做不到的。
    既然陈健准备弄出马镫骑兵,就不能不考虑可能造成的游牧民崛起,靠制度优势的压制是一方面,在临死前弄出技术压制也是必须的。
    大祭司事件后的反思带给了陈健新的感悟,他不再担心族群变得自己都认不出来,也不再刻意去追求这个族群朝着自己前世的牵绊而行,所以胆子更大。
    青铜、熟铁、火药、铅,是该将这些东西组合到一起的时候了。
    管状火器没有那么神秘,也没有那么恐怖的技术瓶颈,只要路子走对了,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弄出来。
    即便当时的杀伤力不大,但却可以流传下来,用数百年的时间发展,等到游牧民学会马镫统一草原的时候也不用担心族群承受类似五胡乱华的命运。
    前世火药西传到阿拉伯是一二五二年,而铜火门手枪在一三三零年便已出现,一百年后的君士坦丁堡城墙更是让大炮成为了攻城利器。
    青铜的、火绳点火的火门枪就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可以做出来,而且毫不费力——一个短的青铜管,后部是封死的,留出个小孔塞火绳点火。威力虽然可笑,但却不能否认这是一支枪,符合火枪的宏观定义。
    倘若前世的族群在夏商周就有了火药和绝对正确经过后世检验的思路,以那时候的冶铜水平做出来更是轻而易举。
    熟铁皮卷的火绳枪也不是不能做,效果可能不太好,但却很适合夏城的体系,为夏城增加远程投射的能力。
    火绳枪和燧发枪,在枪械史上是没有代差的,都是前装滑膛枪都没有膛线,但在夏城却是有代差的。
    因为燧发枪需要簧片,这需要数千次的淬火和热处理试验才能积累出来可用的簧片,竹片虽然能够代替但是使用寿命太短,暂时做不出来。
    而火绳枪是靠外面药室中的火药引燃内部的火药,点燃火药的是火绳不是簧片和燧石摩擦出的火星。
    笨重、效率低、两分钟一发的射速、可能的炸膛、雨天无法用等等,这都是他的缺点。
    但是直射瞄准而非抛射、生产速度比弓快、不需要弓手那样漫长的训练、可以批量生产则是他的优点。
    如果现在全心全意投入其中,集中整个城邑的力量也能做出来。一柄合格的反曲弓也需要两三年的制作时间,训练弓手花费的时间更长。花时间去学东夷人的弓再去训练弓手,为什么不一步到位直接琢磨火枪呢?
    以夏城现在的力量,不做任何变革也是可以统一的,但统一是为了族群更好的发展,不是为了单纯的统一而统一,所以耗费精力去做这些看起来没有意义甚至是浪费力量的事情在长远来看是值得的。
    更重要的是为后世铺路,等到燧发枪、刺刀出现后,一个农耕国家可以在短时间内征召大量的士兵,三个月的训练就能扔到战场上,靠堆人也能堆赢游牧民——三个月训练的弓手狗屁不是,而十个燧发枪士兵排队枪毙一个游牧民都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时代的优势:现在其余城邑是没有重甲的。
    所以夏城的火绳枪不需要枪管太长、不需要口径太大、甚至威力也不需要多么惊人,这就减少了制造的难度。
    等到技术积累到足够后再加长枪管、追求精度。
    没有什么事非要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去做,不去做永远不会。
    与火绳枪相应一体的是大炮,不过这就不能用熟铁或是铸铁了,只能用昂贵的青铜或者黄铜。
    攻城的炮现在做不出来,数千斤甚至上万斤的炮此时也毫无意义。
    但是小口径的野战用火炮是可以做出来的,数量不需要太多,质量不需要太好,技术不过关就靠加厚炮身,反正青铜的炸了还能重新熔铸,慢慢折腾就是。
    三年时间弄出来样品,培养一批工匠,就算效果不好也可以给这个族群留下一个思路,数百年的时间总可以发展出来。
    既然制度不能保证不腐朽,那就用技术碾压周边的族群。
    一个拥有燧发枪和火炮、拥有与之对应新式战术的、统一的帝国。即便这个帝国贪腐成风、即便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寡廉鲜耻、即便这个帝国的士兵毫无荣誉感只是被棍棒教育出来的,但它仍旧不会被游牧民打败,这是事实证明过的。
    肉烂在锅里就好,管他张王李赵谁是正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