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崛起》【1298英国前首相格莱斯顿来访[2]

甲午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格莱斯顿第一次领导自由党组织政府,进行了各项改革。针对英国的一切学校控制在教会手中和大部分学龄儿童得不到任何识字教育的情况,他在1870年实行国民教育改革,举办政府资助的非宗教的初等学校,为支持工业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而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
    同年实行文官制度改革,建立一个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又要节约开支的廉价政府,以利于把更多的资金用来发展经济。
    —1872年,威廉优尔特格莱斯顿又通过陆军改革,取消捐官,推行短期兵役制,创设监督地方自治机关活动的内政部等措施来加强军事官僚机器,使英国在建立欧洲大陆型的集权官僚制道路上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格莱斯顿在首任内阁中,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最后完成了自十九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上层建筑的改造,使之成为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的得心应手的工具。
    这一时期,正是威廉优尔特格莱斯顿统治的黄金时代,为此,英国政府被欧洲各国统治者奉为典范。
    为了拉拢居民中的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中的上层,威廉优尔特格莱斯顿在1871年颁布职工会合法化的法令,1872年实行不记名投票选举。
    但是,1871年颁布禁止工人在罢工时设置纠察队的法令后,很多罢工的领导者被捕,甚至有7个妇女,因为看到罢工破坏者的时候,用手指指了他们一下,喊了一声“啊!”就被资产阶级司法机关判处徒刑。这些事件大大损害了格莱斯顿政府在工人中的声誉。
    年大选中,自由党政府在国内的威望下降到最低点,人民的威廉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一钱不值了。
    原来支持威廉优尔特格莱斯顿的自由贸易派资产阶级,在欧洲严重的经济危机袭击下,要求加强殖民掠夺。迪斯累里根据资产阶级这一需要,提出“帝国主义”口号,把托利党改造成为能够满足贵族地主、工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扩张野心的保守党。因此,格莱斯顿在这次选举中被迪斯累里的保守党击败了。
    年4月,在巴尔干发生了保加利亚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民族起义。土耳其政府使用极其残暴的手段镇压起义,遭到全欧洲民主人士的谴责。
    但是,迪斯累里保守党政府却千方百计地掩盖其罪行。格莱斯顿认为这是他反对政府的好机会,便把自己打扮成弱小民族的热心保护人,利用群众大会、示威游行或国会演说等一切机会,指责土耳其统治者的暴行和迪斯累里的反动政策,因而获得了巴尔干斯拉夫之友的声誉。
    年以后,迪斯累里政府因为发动殖民战争而出现财政赤字,不得不提高所得税,失去了资产阶级的支持。这又给格莱斯顿以可乘之机。
    年大选前夕,也就是现在,威廉优尔特格莱斯顿作为中罗狄安候选人,旅游全国各地,到处演说,反对迪斯累里的侵略政策,赢得了人们的信任,被看作是英国民主主义的首领。
    华皇总结欧洲立宪制国家的首相更迭,无非就一条,谁能让资产阶级过的爽,谁就能当权。
    其实和扩张不扩张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扩张之后,资产阶级的产品有地方消耗了,能弄到钱了,就会说首相的好话。
    如果扩张之后,不但没有弄到钱,还要提高所得税,就要让首相下台。
    如果政府不主张扩张,但是国民经济仍然在发展,资产阶级的日子也过的不错,大家就会认为此时确实不宜发动战争。
    如果政府不主张扩张,但是国民经济在倒退,资产阶级手里的钱在萎缩,就会认为政府软弱吗,认为政府不作为。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政党更迭的时候经常被用到,可到底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什么呢?他是不是一个带有历史特点和时代特点的词汇呢?还是一个一般性的规律呢?
    华皇认为当时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主要是指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华国要想做的比这个时代的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更好,必须步步为赢。
    华皇不知道,这个时候,这个英国前首相,来找自己干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