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终结者》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三章茶叙(九)

大宋终结者最新章节目录
   “君老,仆有一事不明,还请指教?”
    “哦?你且说说看?”
    “坊间盛传“五鬼”蛊惑圣人,可圣人为何偏偏要重用他们呢?”
    按理说,皇帝被奸臣蛊惑,那么起码说明皇帝本人要么见识不够,要么智商不够。
    但李煜觉得自己的便宜老子并不是这路人,不管是从保大元年的上位过程来说,还是从他在文坛的地位上来讲,其智商情商都极其优秀,说人中龙凤并不为过。
    但为什么要对五鬼那么信任呢?
    五鬼,自然指的是户部尚书冯延巳,中书侍郎陈觉,门下侍郎查文徽、宣徽使魏岑、中书舍人冯延鲁,其实还要加上一个枢密副使李征古。
    目前朝堂上三派,孙(昇)党又名太子党,逍遥派,宋(齐丘)党,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五鬼的地位和立场有些微妙,除冯延巳之外,其余诸人皆是出自宋齐丘门下。
    尤其是中书侍郎陈觉,曾经是宋齐丘最看中的门客,但现在却成了李璟的秘书。
    其间微妙之处难与君说。
    宋齐丘经营多年,于朝中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三省六部中,李璟把中书,门下纳入自己势力范围,外带个礼部。
    至于尚书省和其他几个部,则是宋的后花园。
    但五鬼要么是在门下中书厮混,要么索性是枢密院,宣徽院任职,和尚书台一系几乎没有势力交集。
    可见,宋国老对这些人的态度也很明确,只要不明着撕破脸,愿意投李璟就投去吧,但尚书台和六部是不再欢迎你们了。
    而这些叛门而出者,却也不和宋左丞一刀两段,做那是势不两立状态。
    反而日常多有往来应酬。
    更稀奇的是李璟大概是出于对自己的自信,对此也不加过问。
    现下看来五鬼已经从宋党嫡系慢慢的演变为圣人嫡系,但这几位除了“忠心”外,执政能力和政治道德水准实在有点不堪入目。
    冯延巳和李璟是一辈子好基友,暂且不说,另外那几位李璟为何如此重用?
    须知,大唐治下人才众多,何必盯着他们几个不放?
    周宗明白他的意思,想了想道:“你且看,除去冯延巳兄弟外,其他四人是何出身?”
    “……嗯?”李煜眯起眼睛回忆起来,有了澄心堂后,朝中大臣的家境来历便都落在他眼里。
    “原来如此!”李煜眼睛一亮。
    “多谢君老指点!”
    李煜发现,剩下这四人有个共同点-出身寒微,起于寡门小户。
    “六郎好脑筋,老夫一点你就通了”周宗捋须道。
    “当今圣人的帝王术已臻化境,万事皆讲一个平衡,我大唐地处南方,在盛唐时算是边远之处,所以朝中政令多不能及。门阀世家还多有残存。”
    李煜点点头,从汉朝的察举制开始,门阀制度正式确立。
    随后逐步发展到了唐初达到鼎盛时期,陇西李、赵郡李、博陵崔、清河崔、范阳卢、荥阳郑、太原王号称五姓七望。
    成了华夏最强大官僚世家势力,次一等的还有北方的汝南周,琅琊王,南方的平原陆,山阴俞,吴兴沈等等。
    李唐王朝意识到了门阀世家对自己统治的威胁,便着力打压,但五姓七望竟然大着胆子和李家人对肛,还得了个不胜不败的局面。
    结果是安史之乱一来,异族匪兵的刀枪之下,五姓七望转眼成了过眼云烟。
    别的不说,李昪、李璟的后宫里都有五姓的嫔妃,可她们却连留下子嗣的权力都没有。
    相对而言,南方门阀们日子要好过不少,一来地处偏僻,山高皇帝远,没怎么被盛唐打压,二来毕竟战乱少,所以竟然还能得以延续。
    比如钟谟和谭章都是山阴俞氏的女婿。
    “再加上,南渡之客,韩熙载,孙晟,皆是举族迁来,动辄上百人的大家族,虽然和其全盛时期无法相提并论,但依然枝繁叶茂。圣人是担心啊……”
    所以,重用“五鬼”就是李璟未雨绸缪之策,反正自己终归要有贴心的大臣,那么索性就挑选寒门士子吧。
    宋齐丘也是苦出身,所以宋党堪称穷棒子大本营,李璟算计之下,觉得自己培养人才太麻烦,索性从宋国老这儿挖好了……
    反正在天子和没有兵权的权臣面前,傻子都知道该怎么站队。
    亲不亲,阶级分。
    李煜满嘴苦涩,自己的便宜老子实在是太能算了。
    动不动就是在下很大的一盘棋。
    找亲信班底,连出身都在算计考量之内,真不知道是南唐能人太多,还是自己老子想的太多。
    结果是,虽然五鬼都对李璟忠心耿耿,但要么是行政废柴,比如冯延巳、陈觉,要么是枢密副使李征古这类的疯子官员-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一门心思打压柴克宏。
    李璟似乎老是在算计自己人,却懒得管北方,搞得五鬼也都是也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被周宗一语道破天机后,李煜对李璟的了解又深了一层。
    李璟凡事皆以平衡为第一要义。
    能维持平衡是最好,不行的话,自己做点砝码出来,来保证几方势均力敌。
    这几方相持不下之际,便只能纷纷抱他大腿了。
    帝王心术莫过于此。
    如此说来的话,李煜忽然想起宋齐丘也是贫寒出身。
    难怪李昪对其信任有加,达到断桥划灰的地步,固然是宋国老忠心耿耿机敏过人,另一方面这个出身只怕也给他凭空加了不少分。
    李昪是彭城(徐州)的流浪儿,对于曾差点饿死道旁的宋齐丘自然会要亲近些,同时两个穷棒子发迹后,对于豪门氏族的警惕性也让他们相互间走的更近。
    所以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但是也要考虑……
    李煜觉得相较于七弟那位观至礼部侍郎的家庭教师来,自己更适合叫钟谟。
    钟情于Mo么……
    所谓断桥划灰是指李昪在“做大买卖”前,一直召宋齐丘密谋,为了防止泄密,天热的时候去湖中间的小亭子里商谈,这亭子只有一条路能通到岸上。
    而天冷时,只能去室内商议,不多话,只放一个大盆,盆中装满香灰,二人以指在灰上写字,待另一方看明后随即便抹去。
    终李昪一生能得此待遇的唯有宋国老一人而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