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最新章节目录
西门子公司将电动机实用化之后,仅仅十余年时间,在欧洲电力工业还在摸索之中,可是在中国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了。
由于直流电天然的传输劣势,导致在工厂的应用推广困难,大多数工厂对电力的使用,跟民用差不多,都是为了照明,这让过去只能白日进行的工作,可以日夜同时开工,工厂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在经济增长时期,工厂为了扩大生产,普遍采用了三班倒工作制,即满足了工会要求的八小时工作制,又让机器设备不用停转。
但电动机却快速在交通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中国首都著名的高架铁路系统,在中国的大城市几乎全部普及。可是对江宁这座花园城市来说,四散的煤灰始终是一个让人烦恼的事情,于是爱面子的中国人,在电力公司的游说下,决定将高架铁路电力化。
首都的巨大影响力和示范效应,让电力机车迅速在中国普及开来。不但城市高架铁路系统开始采用电力机车,影响地铁建设的一些工程问题也已经解决,北方城市建设了大量的地铁,相比高价铁路,地下铁路用蒸汽机就更是一个灾难,因此地铁也迅速开始电气化。同时更多的城市,比如江宁府也开始修建地铁系统,用来解决首都越来越让人头痛的交通问题。
由于首都的各种资源富集,尽管有限制大工业的一些政策,可人口依然快速增加,已经达到了五百万人口的级别,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在高层建筑尚未推广,富豪们又热衷于建造占地面积巨大的园林豪宅的情况下,江宁府的城市架构摊的很大。已经超出了南京古城外城范围,侵吞了大量乡村土地,单单是占地面积,已经不小于21世纪的南京了。这急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高架铁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地铁建设开始快速推进。
尽管南京有五百万人口,但南京还不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城市,其实是松江府,这已经不是一个城市的概念,而是城市带的概念。从吴淞口,沿着吴淞江、黄浦江,松江府的上海、华亭、嘉定等沿河两岸建立起了密密麻麻的工厂,中间没有明显的分割。江南运河公司又修建了大量运河,将松江府、苏州府和嘉兴府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尽管城市之间或许有连片的农田,工业区之外或许有广大的农村,但是沿着河网,形成了连成一片的工业网区,这些工业网区周边形成了城市带。不但松江府各县之间有连绵的城市区相连,甚至沿着河流往东绵延到了苏州,往南绵延到了嘉兴。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带,中国最大,必然也是世界最大。
让珠三角龙头位置已经成了中国城市化最高的地区,超过七成人口居住在城市里,而且总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光是松江府、苏州府和嘉兴府,总人口就接近八千万人口,近六千万生活在城市里。让这一带发展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棉纺织工业、机械加工业,造船业和金融产业。
建立在当年近乎荒地的,交通便利,地价低廉的黄浦滩上的商业区,已经完全转型成为了金融区,普通商业公司,在这里最多建有总部,直接的商业贸易,已经转移到周边地区,这里的码头已经很少卸货,以客运为主。这里不仅仅是松江府的金融中心,是长三角的金融中心,也已经力压广州,成为整个中国的金融中心。银行数量,债券股票交易数量,都已经全面超过了广州。
这样一个地域广大,经济发达的地区,自然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支撑。在蒸汽时代,只能沿河布局,这也是为什么这里的覆盖面积如此之广的原因,其实如果放在一百年后,反而未必有如此规模的城市带,因为后世的交通,不再那么依赖河流。运河公司不但兴修了大量的运河,将各县都连接了起来,运河上千吨级的蒸汽船往来不息。运河公司还修建了覆盖整个城市带的铁路网,形成了铁路客运,轮船货运的基本格局。
跟江宁府一样,作为城市主干的铁路网,是高架铁路。跟江宁府一样,高架铁路已经无法负荷越来越密集的人口流动。客运轮船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但运输效率太低。地铁自然而然的也在这里发展起来。
跟高架铁路上的载重客运机车相比,地铁机车追求的,不是载重,一列地铁列车不会超过十节。跟高架铁路在苏州、松江和嘉兴三地之间来回穿梭相比,地铁网络更小,主要是本地运输。因此渐渐形成了动辄三五十节车皮的高架铁路,往返于各地的居民区跟工作区之间。地铁则集中于工作区周边地区。
由于上海等中心城市的地价越来越高,一些私人铁路公司另辟蹊径,他们在远距离的郊外,他们的铁路沿线建设地产,以低廉的价格或卖活租给平民工薪阶层居住,专门开通专列,在工作时间每日往返城乡之间。所以开始形成住在苏州郊外,工作在上海城区的现象。
另外,在比历史上外滩大得多的范围之内,绵长十公里都是繁华的商业区,以黄浦滩为中心,有八条向外辐射的区间铁路跟嘉定、华亭、青浦等上海周边居住区连通。形成周边的居住工作分离的局面,是住在郊区,工作在城区的分区现象。
这种划分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昂贵的城市中心区势必会慢慢转变成商业区,居民会向外转移。不过由于人口密集,加上还没有发展到汽车时代,因此没有像后来的美国那样,以汽车化为基础的富人向郊外迁移现象,而是类似于日本那样的,以铁路的形势,向外转移。历史上日本在一战之前,就出现了这种状态。东京等大城市周边,灵活的私人铁路公司,在自己的铁路沿线,不但密集建设住宅区,在住宅区周边建立商业区,形成居住和工作区的分离。有的铁路公司实力可以强大到控制整整一个县的地步,在该县进行科学规划。
归根结底,这都是依托于巨大的人口,形成更细致的分工现象。
这种分工不但体现在生产和生活这种程度上,生产也比任何欧洲国家都更细分。纺纱厂就是纺纱厂,织布厂就是织布厂,已经很少有早期那种纺纱织布一体的联合工厂了。因为纺纱厂和纺织厂都开始发展成了规模巨大的超级工厂,规模小的纺织业工厂在东部沿海已经完全无法立足,根本就竞争不过来自日本、朝鲜等低廉工资水平的邻国。
体现在机械工业则更加明显,早就出现了大量专业生产蒸汽机,生产锻压设备,甚至一些用量巨大的零部件已经开始标准化专业生产,一些工厂就专门生产某一种消耗性零部件,如轴类产品。规模巨大的机车厂,已经不再自己加工零部件,而是委托给一座座专业工厂。炼钢厂则从生产钢锭开始直接出成品,连铸方式十分普及。
巨大规模下的分工,不但让中国的生产效率更高,而且工业体系十分完备。完备的结果就是,外国产品可以进入中国市场,但往往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挤入中国的经济环节,而无法成为不可替代的一环。因为外国进入中国的商品,大多数都是因为价格优势,少数是因为质量优势,但在中国一定可以找到替代品,要么价格昂贵一些,要么质量稍差一些。另一个结果则是,新技术在这里可以找到各种可能性。
当西门子公司还在为他们的电力机车在各种博览会上做展览,进行宣传推介的时候,当西门子电力机车还只是一个稀奇玩意的时候。中国已经改进、完善,并找到了成熟的商业模式,推广开来。就是因为在西方诞生的技术,在西方不太齐全的工业体系中,很难找到合适的推广方式,有时候势必要为新事务建立一整套配套的体系,成本巨大。而在中国,则很容易嵌入一些已经形成的体系中。
当然不是所有新事物都能轻易嵌入旧体系,但在中国相对容易能得到应用,广大的市场空间和细分领域,比任何欧洲国家都更容易找到适合的应用,在中国找不到的,在其他国家基本上也不可能找到。
因为这样的特质,这些年中国人不但自己大量研发新技术,推广新模式,许多外国的天才,在发明了新技术,或者发现了新知识之后,往往第一时间就想到来中国开拓。
德璀琳敏锐的看到了这些现象,他还不清楚,中国经济体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成长到了最成熟阶段。新技术即便不是在这个国家诞生,也会第一时间主动传播到这个国家。全世界顶级的人才,都更容易在这个国家找到一展所长的机会。就好像几十年前,一些在本国默默无名的人才,到了英国就能做出一番事业一样。
小说推荐
- 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 逆转国势,碾压诸侯,镇压叛乱,开疆辟土,复兴大秦帝国,推动文明进程,一切都从公元前207年底开始。斩赵高,宰胡亥,逆转国运!挽救华夏文明精华,挽救诸子百家经典,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论什么道,王道、霸道?碾压!碾压刘帮,碾压项羽,碾压过后再说孔孟之道
- 马帮1连载中
- 最新章:第286章秦帝国崛起(终)[2]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重生到1906年的奉天盖州。作为盖州首富的儿子,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因为睡了盖州第一美女被父亲赶出盖州,到奉天巡防营当了个哨长,一段传奇经历就从这里开始了
- 弹弹人生已完本
- 最新章:395章转机[2]
- 末日之大亨崛起
- 没有进化异能又如何?没有什么事情是用钱解决不了的。一麻袋元晶够不够?不够?那就两麻袋。qu 行人熙熙攘攘,为利来往,大部分人都是匆匆扫了一眼便没有再多瞅他,继续前行 一个看青年凄惨模样的中年妇女在少年面前丢了几枚硬币,却发现并没有得到她想象中的感
- 太白羊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百四十一章时空之力
- 大明之帝国崛起
- 世纪的物化学霸朱昊炜意外魂穿1498年大明太子朱厚照身上,为避免三百年后中华民族的沦陷,誓要凭着学识改变大明现状,对大明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使大明不断锐意进取,开疆扩土,征高丽、破东桑,探澳洲,占美洲,中华民族矗立在世界巅峰
- 尘世迷途人连载中
- 最新章:执掌大明第五十三章李成的过往
- 末日起源之英雄崛起
- 血日当空,众生疯狂,人类最大的危机,不是即将频临毁灭的太阳,而是如何生存下去!血日引发了所有物种的超进化,野兽变成了血兽,没落的宇宙万族逐渐出世,人类面临着灭族之危,究竟是武道破空,还是科技救世?在这最危机的时刻,我们的英雄登场了
- 莫雨随风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二十二章机甲革命(本卷终)
- 三国之猛男崛起
- 九州天下得气运者便会逐渐觉醒自身命魂获得某些超凡能力。世间存命魂者万中无一!命魂品阶更是分三阶,天奇最为罕见莫不是贵不可言的帝王之资,而地魁则次之却亦是超凡脱俗之流,再次之的人杰亦是人之魁首非常人可及。时值广宗城之战张角成功斩龙击碎大汉国运,天下气运复散于九州!英雄豪杰秉承气运而起!王失其鹿天下共逐
- 师子国卿已完本
- 最新章:卷一:天下风云起洛阳会潜龙卷一洛阳篇的结束感言
- 从末日崛起
- 当一个在末日苟延残喘数年的小透明,获得重新来过的机会,是老天垂怜还是更大阴谋?天上会不会掉馅饼江鱼儿不知道,天上下毒雨倒是毫不稀奇。这是一盘大棋,你我都是其中一子,你以为摆脱的命运,何尝不是另一种宿命?这是一个黑心肝披着伪圣母白莲花却要修功德仙的xx故事
- 大魔王007连载中
- 最新章:第439章修复经脉
- 大国重工:崛起
- 对话一“小钟,我让你去改进一下面包车的发动机,你给我整了个新能源电动轿车出来“你不是要求节能、高效、环保吗,这电动轿车没毛病啊”对话二“钟少校,我代表海军研发院邀请你参加第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的研发工程“不行“啊“要搞就直接搞一艘核聚变动力航母,要二十万吨级别的”对话三“钟首长,请问面对吞噬者文明的挑畔
- 铂玉京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422章大惊小怪
- 大国崛起1857
- 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太平天国在天京事变后开始陷入低潮,清军全面反扑,江南一带大量富商地主涌入上海,造就了十里洋场。一个老外事官员被外星机械带到了这个时代。qu所以日本沉寂的时候,韩国反而发展上来了。几十年的开放,中国发现自己是热脸贴了欧美的冷屁股,于是决定走自己的路,自己当豪门,自己开盛宴
- 狂人阿Q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二十八节德国需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