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作品正文卷第七十三章西进东出[2]

人世间最新章节目录
  
    马英心领神会,只在王爷府住了4天,由蒙古王爷指派的向导带领向宁夏的省城银川进发了。
    攻占银川以后,马英委派了各县的行政人员,开展征兵收税工作,又给每个营增拨30名新兵作为补充,将旅扩编为师,大有把宁夏作为根据地、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国民军吉昌的部队从兰州抵达了宁夏的广武。
    马英的军队前往广武御敌,但是,吉昌的军队拥有很多重型武器,火力凶猛。马英渐渐抵挡不住,节节败退,最后退到了银川一带。
    马英眼看无法招架,用火焚毁了带不走的武器弹药,然后全部撤退。
    这时,马贤偕同阎山派遣的联络人员从山西返回。
    马英认为有了阎山这样的靠山可以反攻宁夏,于是率军又向西开拔。
    月初,马军第二次围攻宁夏。
    经过两天的苦战,独立师的师长马仪阵亡,其余官兵伤亡也很大。
    吉昌的军队从银川的东南西北四个门中冲杀出来。
    马军全线溃退,一直退到了绥远省三盛公的临河一带驻扎。
    马英在绥西驻扎了两个月,感到一切给养都很困难,正考虑部属前途之际,忽然接到了马勷从北京送来的信件。
    马勷1928年秋天在凉州失败以后从西宁转道南京,谒见了蒋界石,吹嘘自己在甘肃的旧部实力如何雄厚。
    蒋界石于是任命马勷为15路总指挥,并且拨发了一批服装和面粉。
    马勷获悉马英退到了河套地区,委任马贤为第一路纵队长,马存良、韩进禄为一纵队的师长,马英为第二路队长,马虎山、马谦为两个师的师长,通知他们迅速用新的番号整顿编制,把各师人马的花名册转报到南京。
    马勷先召集马贤和马英到北京开会。
    马英带着牛占川等少数几个人离开了。
    部队顿时群龙无首,内部的矛盾日趋表面化。西北军系统自成一派。马英直系的马谦也表达了不满的情绪。
    自从退到贫瘠的河套以后,粮秣饷银都没有着落,被服更是困难。到了冬季即使没有战事也会冻死。因此,部队情绪非常低落。
    秋末冬初,2旅旅长马培贤病死,副营长马应彪鼓动千余人离开了河套,从磴口渡河到了宁夏的灵武,接受吉昌的整编。
    反对冯祥的军队开始站到了冯祥的一面了。
    马谦也接受了吉昌的编制,从北路直赴甘州担任警备司令去了。韩进禄、马如仓和王占林等也率部从宁夏的河东经过西海固,转往甘肃的甘谷、秦州一带攻城掠地,给日后马贤占据陇南创造了条件。
    马英在北京住了两个月,与马勷多次开会也研究不出具体的方案,只有等待部下遣送花名册。
    马勷没有材料向上报送,整天沉溺在八大胡同里征逐酒色。
    蒋界石逐渐看透了马勷根本无法号召部属,一怒之下撤去了他的15路军总指挥的职务。
    马英和马贤看到马勷垮台了,只好另做打算。马贤仍然从平绥路返回河套,带领队伍从宁夏返回甘肃,割据陇南地区。
    马英则离开北京,到山东省的济宁去拜见马逵。
    马逵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与马英研究以后决定,派遣马如龙乘坐平绥专车到绥远,接回马英的部队。
    马如龙到达绥西的时候,马应彪已经率领部队离开了那里,其余的各部都不愿意到内地去,只有马英的姐夫马虎山和弟弟马杰等百余人来到了山东。
    马逵将马英的军队编成两个营,又把马英兄弟送到南京,经过马福祥引见给了蒋界石。
    蒋界石久闻马英的大名,热情挽留兄弟俩到军校学习。
    马福祥却担心马英兄弟日后会变成蒋系的人马,对自己的子侄不利,便向蒋界石建议将马英交给马逵教育。
    经过蒋界石的允许,马英又返回到马逵的身边,担任了一个挂名的参议。
    不久,中原大战爆发。
    马英被马逵安排在马全良之旅,在陇海线上的河南省安阳县一带与阎山、冯祥作战。
    马英协助马全良指挥战斗,在大规模的内战当中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不久,中原大战以蒋胜阎冯失败结束。
    马英仍旧回到15路军总部,与张雅韶、吴应棋等潜伏的革命人员有了接触的机会。
    这些革命同志看到这个来自西北的青年头脑清醒,作风良好,能吃苦,爱学习,没有不良的嗜好,便介绍马英兄弟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共青团的前称),一同秘密地规划着如何离开山东、回到西北重整旗鼓。
    牛占川对这些革命人士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私下里多次多次劝说马英当心。
    马英听了以后,只是哈哈大笑了两声,没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