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作品正文卷第二十三章定居牛街

人世间最新章节目录
   ?潮湿催墙倒,忧伤催人老。
    ——土耳其谚语
    阿里和索伦跟随着巴德尔进驻中都(今北京)以后,继续为巴德尔一家人服务。
    随着巴德尔在政治上的失意,他有充裕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脾气变得温和了许多,说话的口气也不再是带兵打仗下命令的了,愿意与周围的人聊聊生活中的琐事了,仿佛从他的军事王国踏入了普通百姓的人世间。
    他们两家之间的关系由从前单纯的上下级关系逐渐转变成了既是上下级又是包含着或多或少特殊亲情的复杂关系。
    索伦来到中都以后又先后生下了几个孩子,家务事虽然日渐繁琐,倒也十分的快乐和幸福,真是应验了“家有三宝——鸡鸣狗叫娃娃闹”那句民间谚语了。
    阿里的心思没有索伦的那么简单。随着年龄一天天的增长,他对花喇子模和故乡亲人的思念一天比一天强烈。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拿出珍藏的那块来自泽拉夫尚河畔的鹅卵石,双眼久久地凝视着,好像在石头的内部看到了日夜怀念的故乡和亲人。
    阿里经过犹豫和思考了很多天,终于开口向巴德尔提出了自己的请求:“长官,岁月不饶人啊。我也一天天的变老了,精力也越来越不够用了,经常担心耽误长官的大事。如果您能够另外选择一个合适的人代替我为您服务,我才可以安心地离开军营。”
    巴德尔也已经50多岁了,非常理解阿里此时此刻的心情,思忖了一会便说道:“我早就应该给你自由了,只是几十年用惯了你,所以一直舍不得你离开。我可以答应你离开军营过自己的日子。问题是你搬到哪里去居住呢?”
    阿里回答道:“我因为出去采买牛羊肉,经常到南城的牛街,看到牛街那里回回人和撒尔塔人十分众多,各种商品和食品也非常丰富。我觉得搬到那里居住会比较方便。牛街离长官军营的距离也不太远,有什么事情来往也很方便。”
    巴德尔笑着说道:“你对牛街这么熟悉,看来你早就打算离开我了。好吧,我会拨给你置办家产的银两,让你的后半生衣食无虞。”
    阿里连连道谢。
    巴德尔眼珠一转,立刻说道:“不过啊,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疑虑。”
    阿里恐怕巴德尔临时变卦,急忙问道:“您还有什么疑虑?”
    巴德尔端起奶茶碗喝了一口,然后说道:“我是成吉思汗的义子,是当今大汗的长辈。虽然汗位从窝阔台家族转回了拖雷家族,于我十分有利。但是,自古帝王善变多疑,害怕别人觊觎他们的汗位。为了避免蒙哥和忽必烈等侄儿们的猜忌,我打算让自己的儿子达来和你的儿子努海一起到大汗的手下去当兵。”
    阿里的心中虽然对儿子去当兵十分地不情愿,但是,为了全家人的安全生存,也为了巴德尔一家人的安稳,他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阿里回到自己的房子里,将巴德尔的话转述给了索伦。
    没有想到索伦的态度却十分干脆:“努海马上就20岁了。父母养育男儿就是为了让他长大以后骑马上战场,英勇地为国家杀戮敌人。”
    阿里惊愕地瞪着淡黄色的大眼珠,好像是第一次认识相濡以沫20余年的妻子。他在心中不得不暗暗地佩服骨子里面蕴含着勇猛好战的蒙古人以及自己平常不显山露水的妻子。
    时光荏苒,阿里已经50多岁了,来到东方也快30年了。他的内心一直向往着自己的祖国花剌子模和故乡撒马尔罕,多次筹划带着妻儿们一起返回撒马尔罕。如今,努海和达来跟随忽必烈到前线打仗去了,其他孩子的年纪尚小,这样的情形肯定是不能够返乡的。
    阿里姑且暂时打消了回国的念头,带着其他几个儿子来到了南城的牛街,精心挑选了一座大门临街的四合院,用巴德尔给他置办房产的银两买了下来,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一家人就搬了进来。
    传说牛街原本有一片石榴园,人们便称这条街道为榴街。唐宋以来,一些来自中亚和西亚信仰回教的回回人在这里居住。996年,在辽国统治这里的时候,回回人在榴街建造了一座将中原古代宫殿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礼拜寺。由于回回人向来喜欢围着礼拜寺四周居住,因此榴街的回回人的住户越来越多。他们在这里开商店做生意,形成了一个生意十分兴隆的市场。尤其是回回人擅长料理牛羊肉,做出来的牛肉非常好吃,名扬全城。再加上“牛”和“榴”谐音,久而久之,人们以讹传讹,把榴街叫成了牛街。
    阿里奔波了大半辈子,终于有了一个安定的家了。他时常坐在四合院里的大槐树下休闲喝茶。白天的时候,他会拿出那块鹅卵石,一边轻轻地摩挲,一边和索伦及儿女们聊天,讲述花剌子模的故事;傍晚,他在躺椅上抬起头来,仰望着满天熠熠闪烁的繁星,怀念着无常的亲朋好友。
    阿里把临街的一间房子辟成了店铺,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茶叶的生意。也许是过去在撒马尔罕经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许是撒尔塔人拥有精于做生意的天赋,阿里家的茶叶店居然后来居上,成为牛街上首屈一指的店家,红火得不得了。
    一天,阿里的6岁的小儿子阿尔斯兰哭泣着从大街上回到家中。
    阿里看到阿尔斯兰的头发凌乱,衣服上也沾满了泥水,估计是小孩子们打闹没有控制好火候最后翻脸了,便招呼妻子索伦赶紧给孩子洗洗脸,换上干净的衣服。
    索伦急忙丢下手中的活儿,拿出一身干净的衣服给阿尔斯兰换上,然后把温水灌进汤瓶(回教徒洗漱用的水壶),再倒在自己的手窝里,给孩子轻轻地擦洗脸庞。
    索伦耐心地叮嘱道:“小孩子家以后不许到泥汤汤里玩耍,记住了吗?”
    阿尔斯兰争辩道:“阿娜,我没有到泥汤汤里玩耍!”
    阿里训斥道:“没有到泥汤汤里玩耍?你脸上、身上的泥水是哪里来的?难不成泥水自己飞到你身上的?”
    阿尔斯兰洗漱完毕后走到阿里的身边,长长的眼睫毛上还挂着亮晶晶的泪珠。他委屈地说道:“我和胡赛因、穆斯塔法在小河沟边上抓蟋蟀,没有招惹谁。东街上的大娃娃几个来了,非要让我们马上离开,还骂我们是番国来的野种!”
    阿里一听到这话不由得火冒三丈,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大声问道:“是不是东街上新搬来的北州人家的娃娃?前两天跑到店里鬼鬼祟祟苏地东瞅瞅、西看看,就是不买茶叶,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拿上银子就要跑,让我给吓跑了。这些北州的野人,不知道教育自己的娃娃!我去找他们的大人去。”
    索伦连忙扯住了阿里的衣袖,劝解道:“你明明知道他们是野人,为什么还要和他们一般见识呢?以后避着他们就是了。”
    阿里不解地问道:“这阵子你的蒙古豪气咋就蔫哈了?”
    索伦笑着说道:“我们蒙古人的豪气是用在国家大事上。娃娃们打闹是小事、常事,大人们不必计较。”
    阿里不服气地用鼻子哼了一声。
    索伦继续笑着说道:“你哼什么?花剌子模帝国是如何灭亡的?就是你们的国王心胸太狭窄了,耽误了国家的大事。”
    阿里突然瞪大了眼睛,冲着索伦嚷嚷道:“不许你污蔑花剌子模!也不许你污蔑我们伟大的国王阿拉丁·摩诃末!”
    索伦还是第一次看见阿里对自己发这么大的火气,赶紧一边说道:“好。好。不污蔑,我不污蔑。阿尔斯兰,走,阿娜带你买些菜去。”
    阿里看着索伦领着阿尔斯兰走出了院门,气呼呼地一屁股坐在大槐树下的躺椅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其实,牛街上的住户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基本情况,平时并没有互相排斥的情况。倒是邻近的东街上住着几家本地的老户,常常自诩为社稷的正统贵胄,视牛街上的外来移民为“蛮、夷、戎、狄”,
    对外来移民的衣着打扮、生活习俗和信仰的宗教都嗤之以鼻,时刻有着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同时又有一种莫名的恐慌。平时,大家各过各的日子,互不相干。偶尔也会因为生意上的纠纷或者孩子之间的争斗,矛盾会瞬时激化起来,甚至造成群体之间的械斗。
    外来人的称呼是阿里内心最敏感的地方。他尽管知道自己的出身、长相、信仰和本地人存在着异样,但是,今天来之不易的江山也有我阿里的一份功劳。我也是这个国家的创立者和建设者。何况我的儿子努海还在前线保家卫国呢。
    除了精心地经营茶叶生意,为了忘却无数次亲眼目睹过的血腥残暴的杀戮场面,摆脱那些无休无止纠缠自己的恐怖的梦魇,救赎内心深处的灵魂,阿里开始潜心学习宗教经典,希望从中找到人生的真谛,祈望自己的后半生一心向主、一切归主。
    一天五番礼拜,阿里是次次不落。他会准时准点地来到牛街的礼拜寺,虔敬地礼拜祷告,同时也在这里结识了不同民族的信徒。
    由于撒尔塔人的语言本身就是掺杂了蒙古语和汉语的花剌子模语,与伊朗语同属于伊朗语族,又和阿拉伯语比较接近,因此,阿里可以自由地与他们交谈,交流宗教信仰的心得,了解外面世界的动态,探听故乡的任何消息。
    阿卜杜拉是一位来自花剌子模布哈拉的商人。他是在蒙古军队西征以后东西商道得到恢复开通来到了这里,经营着粮食和调味品的生意。
    阿卜杜拉告诉阿里:“契丹(欧亚一些国家用契丹指代古代的中国)的农民勤劳智慧,种起地来精耕细作,对庄稼精心呵护,如同照看自己的孩子,收获的粮食颗粒饱满,磨出来的面粉筋道耐嚼,在许多的地方很受欢迎。”
    穆萨维叶是一名来自伊朗库姆的地摊商人。他把驰名世界的伊朗地毯运到东方,出售给大蒙古国的王公贵族,再从东方采购药材和丝绸运回库姆。
    穆萨维叶送给阿里一块库姆出产的地毯。
    阿里细细地端详地毯上的植物花纹,发现和自己在撒马尔罕家中的十分相似,便说道:“贵国的地毯和我们花剌子模的地毯太相似了!”
    穆萨维叶笑着解释道:“我们伊朗和花剌子模历来是命运的共同体,自然各个方面比较相近。不过,各国有各国的特长。你看,我们伊朗的地毯以优良的质地、古朴雅致的图案和精美的工艺受到人们的喜爱。我们地毯的一大特色就是染料从天然植物和矿石中提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