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史通俗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一九回赵高阴谋胡亥即位
陈胜起义天下大乱
话说秦始皇病故与沙丘后,遗诏尚未送出,丞相李斯便催促中车府令赵高,速速遣使将遗诏送往上郡,召回公子扶苏。可是赵高心怀鬼胎,匿书不发。
这一日,赵高寻机私下对胡亥说:“始皇帝不分封诸公子,今突然故去,独赐大公子扶苏遗诏,嗣立为帝,而公子等皆无尺寸之土,臣甚虑之!”胡亥闻听毫不介意的回答说:“吾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皇遗命,为子者自应遵守,不敢妄议也。”赵高听罢轻轻一笑说:“公子错矣!今天下大权皆在公子与臣,及丞相三人之手,何人即位未定也,愿公子思之。可知:人为吾制,与吾为人制,大不相同也。望公子勿失此良机矣!”胡亥闻听勃然大怒说:“恩师所言差矣!废兄立弟,为不义;不奉父诏,为不孝;自问无才,因人求荣,为不能。三事统皆背德,若妄行必至身殆国危矣!”赵高闻听,知胡亥年幼,便哑然一笑说:“臣闻,汤武弑主,天下称义,不为不忠;卫辄拒父,国人皆服,孔子且默许,不为不孝。从来大行不顾小谨,盛德不矜小让,事贵达权,岂可墨守乎?此时不图,后必生悔,愿公子听臣之计,毅然决行,后必有成矣。”
胡亥虽然年幼,可是父皇的威风是历历在目,若是能继承皇帝之位,当然是美事。闻听赵高之言,亦觉有理,不觉心动说:“此乃国之大事也,非丞相之权,不可定也。”赵高闻听胡亥已经动心,暗自欢喜,便说:“公子所言甚是也。不过,不劳公子费心,臣自能说服丞相以奉之。”说罢赵高让胡亥等候,自己去面见李斯。
赵高来到李斯住所,李斯便问说:“皇帝遗诏可发出否?”赵高回答说:“遗诏在公子胡亥之手,高正是为此事来与丞相商议也。”李斯却说:“发遗诏,召公子扶苏主丧即位,乃当前之大事,不可耽误也。”赵高却不急,解释说:“今始皇帝崩逝,外人皆未闻知,所授遗诏,亦只有高及丞相知之。故诸公子何人即皇帝之位,唯凭丞相与高口中说出,不知丞相意中欲立何人?”李斯闻听大惊说:“汝言从何而来,乃亡国之语也,岂人臣所能议之?”赵高却说:“丞相不必惊慌也。高有五事欲问之。”李斯说:“汝且说来听之。”赵高便说:“丞相之才能可及蒙恬否?功绩可及蒙恬否?谋略可及蒙恬否?人心无怨,可及蒙恬否?与公子扶苏之情,可及蒙恬否?”李斯回答说:“此五事皆不及蒙恬也,只是不知汝言何意?”赵高又说:“高为内官厮役,幸得粗知刀笔,入事秦宫二十余年,未尝见秦封赏功臣,得传二世,且将相后嗣,往往诛夷矣。始皇帝有二十余子,为丞相所深悉,公子扶苏刚毅武勇,若得嗣位,必用蒙恬为丞相,难道丞相尚得保全印绶,荣归乡里乎?高尝受诏教习胡亥,其慈仁笃厚,轻财重士,口才似拙,心地却明,诸公子中,无一能及,何不立为嗣君,以成大功乎?”李斯闻听说:“汝毋再言也!斯仰受主诏,上听天命,得失利害,不暇多顾矣。”赵高又说:“安即可危,危即可安,安危不定,怎得称明乎?”李斯闻听脸色大变说:“斯本上蔡布衣,蒙始皇帝宠信得为丞相,位至通侯,子孙并得食禄,此乃主上特优矣,今以社稷安危存亡属斯,斯怎忍相负焉!且忠臣不避死,孝子不惮劳,斯但求自尽职守矣!愿汝勿再生异,致斯得罪焉!”
赵高见李斯心中已经松动,便再进一步胁迫说:“从来圣人无常道,无非是就变从时,见末知本,观指睹归也。今天下权命系胡亥手中,高已从胡亥意旨,可以得志,惟与丞相相好有年,不敢不以真情相告之。丞相老成练达,应该晓明利害。从处制中谓之惑,从下制上谓之贼,秋霜降,草花落,水摇动,万物作,势有必至,理有固然,丞相岂尚未察乎?”李斯喟然道:“斯闻晋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纣杀亲戚,不听谏臣,国为邱墟,遂危社稷。总之逆天行事,宗庙且不血食,斯亦犹人,怎好预此逆谋乎?”赵高听罢怒说:“丞相若再疑虑,高亦无须多说,惟今尚有数言,作为最后的忠告也。大约上下合同,总可长久,中外如一,事无表里矣。丞相诚听高计议,就可长为通侯,世世称孤,寿若乔松,智如孔墨;倘若决意不从,必祸及子孙,目前就恐难免,高实为丞相寒心,请丞相自择也。”赵高说罢即起身欲行。
李斯心想,事关重大,胡亥、赵高已经串同一气,非独力所能制,若不从,必有奇祸,从之又觉违心,一时无法摆布,禁不住仰天长叹,垂泪自语说:“吾生不辰,偏遭乱世,既不能死,何从托命哉!主上不负臣,臣却要负主上了矣!”赵高闻听心中欢喜,知李斯已经愿意同谋,便回报胡亥说:“臣已往达丞相,丞相愿遵公子之命也。”胡亥闻听心想:“若是左丞相李斯能拥立自己即位,为二世皇帝,大事可成矣。”便依从赵高之谋,假传秦始皇旨意:“朕病重,今立子胡亥为太子也。”然后,赵高又另外书写一秦始皇诏书,赐于公子扶苏,将军蒙恬,由胡亥遣一心腹为使,奉旨前往上郡。
然后,胡亥、李斯、赵高仍以秦始皇在世之模样,起驾回归咸阳。沿途所经各处,皆以秦始皇患病为名不准任何人接近辒辌车驾,仍令膳夫供食,由赵高送入,文武百官,亦皆照常奏事。辒辌车驾本是卧车,四面有窗帷遮蔽,外人无从看见,还道始皇未死,恭恭敬敬的伫立车旁。那赵高等坐在车内,随口乱道,统当作圣旨一般。可是,当时正值夏秋之际,天气冷暖无常,当天气炎热之时,秦始皇的尸体免不得腐烂,臭气熏天。赵高唯恐泄密,又想出一策,矫诏索取鲍鱼,令百官车上,各载一石。百官都不解何意,但皇命不敢违,无不立办。鲍鱼之臭味与腐尸之臭味难以辨之。
为了尽快回到咸阳,李斯、赵高督促群臣星夜赶路,越井陉,过九原,经过蒙恬监筑的直道,抵达咸阳。留守咸阳的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出郊迎驾,皆由赵高传旨:“朕身患重疾免朝也。”冯去疾、冯劫等也不知是诈,拥着辒辌车驾,驰入咸阳。
再说公子扶苏奉旨监督蒙恬修筑长城,出居上郡。当闻知父皇遣使奉诏书到来,出居所接旨,打开观看,只见诏书写道:“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朕之所为,以不得归为太子,日夜怨望焉。扶苏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恬与扶苏居外,不能匡正,应与同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毋得有违哉!”使臣又将御剑交于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看罢诏书,接过御剑,痛哭不止,进入内舍,便欲自刎。这时蒙恬慌忙抢入,谏止公子扶苏说:“始皇帝出巡在外,未立太子,令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乃天下重任也。岂能凭一使至此,便欲自杀,安知其无诈谋乎!且待派人驰赴之,面见始皇帝再行请命,如果属实,死未迟矣。”而公子扶苏对此却不怀疑,又经使臣连番催促,速令自尽复旨。公子扶苏哭泣着对蒙恬说:“父要子死,不得不死,吾死便罢,何必多请哉!”说罢取御剑自刎身死。蒙恬无奈将其棺殓埋葬。那使臣又催促蒙恬自裁。蒙恬却不肯遽死,将兵符交给裨将王离,自入阳周狱中,再待后命。那使臣也无可奈何,便匆匆返回咸阳。
那使臣从上郡回到咸阳时,胡亥、李斯、赵高等已回归咸阳数日,正在等待消息。闻报公子扶苏自杀,蒙恬已拘于阳周狱中,三人是皆大欢喜。
胡亥、赵高、李斯既得如愿,方传出秦始皇死耗,即日发丧,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胡亥即位受朝,文武百官,总道是秦始皇遗命,自然没有异议,相率朝贺。胡亥即位为二世皇帝后,下旨,丞相以下俱仍旧职,惟进赵高为郎中令,格外宠任。
是年九月,便将秦始皇棺木,奉葬骊山。由二世皇帝胡亥,带着宫眷,及内外文武官吏,一体送葬。既至葬所,便即下棺,胡亥突下诏令:“先帝后宫嫔妃未曾产子者,皆殉葬,不必出境!”这令一下,嫔妃等多半无子,殉葬者之众、之惨烈,不可数也。
工匠等重重封闭,已至外面第一重圹门,有人向胡亥说道:“圹中宝藏甚多,虽有机弩伏着,工匠等应皆知悉,恐日后偷掘等事,莫若灭之,免留后患也。”秦二世问赵高说:“爱卿以为如何?”赵高本有此意,便附耳数语。于是派令亲卒,将外门掩住,再用土石填塞,将工匠夫役等皆埋入墓中毕命。
且说秦二世,葬秦始皇已毕,还朝听政,即欲释放蒙恬。独赵高阴恨蒙氏,定欲害死蒙氏兄弟,不但欲诛蒙恬,并且欲诛蒙毅。进谗言说:“臣闻先帝未崩时,曾欲择贤嗣立,以陛下为太子,唯蒙恬擅权,屡次谏阻,蒙毅以先帝遗命,仍立扶苏。今扶苏已死,陛下登基,蒙氏必将为扶苏复仇,恐陛下难以安枕也。”秦二世闻听此言,点头称是。遂即拟定诏书,欲把蒙氏兄弟,就狱论死。然后,遣御史曲宫为使奉诏书,前往代郡擒拿蒙毅,囚于代郡狱中。蒙毅质问曲宫说:“臣无罪何以囚之赐死乎?”曲宫回答说:“先帝尝欲立胡亥为太子,汝乃屡次谏阻,岂能无罪乎?”蒙毅辩说:“臣少事先帝,迭沐厚恩,许参末议,先帝未尝欲立太子,臣亦未敢无故进谗也。且二世皇帝从先帝周游天下,臣又不在主侧,何嫌何疑,乃加臣罪乎?臣非敢爱死,但恐近臣盅惑嗣君,反累先帝英明,故臣不能无辞哉!从前秦穆杀三良,楚平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四君所为,皆贻讥后世,所以圣帝明王,不杀无罪,不罚无辜,唯大夫垂察哉!”曲宫已受赵高密嘱,岂能容情。待至蒙毅说罢,曲宫竟暗拔佩剑顺手一挥,将蒙毅刺死,便还都咸阳复旨去了。
秦二世又遣使至阳周狱中,赐蒙恬诏书:“卿负过甚多,卿弟毅有大罪,因赐卿死矣。”蒙恬愤然说:“臣祖孙三代,南征北战,屡立大功。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势足背畔,今自知必死,不敢生逆,无非是不忘先主,不辱先人。古时周成王冲年嗣阼,周公旦负扆临朝,终定天下。及成王有病,周公旦且祷河求代,藏书金縢。后来群叔流言,成王误信,几欲加罪周公旦,幸发阅金縢藏书,流涕悔过,迎还周公旦,周室复安。今恬世守忠贞,
小说推荐
- 洪荒历史神话演义
- 洪荒世界,一个无可考证的神秘莫测的世界;一个神话传说的鼎盛时期;一个没有正义、公平,实力决定一切的野蛮时期,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么多的神魔和异事。它的历史是一部血淋淋的战争史,利益的角逐史。龙凤大战、巫妖争霸、封神血战,此神仙三劫充分展示了生命的无奈、凶残、血腥、霸道和贪婪;得不到爱情的郑紫灵穿越
- 谜焰连载中
- 最新章:第章新天庭一
- 孙吴演义
- 孙吴是三国时期的南方政权,它以南京为建都,所述事皆有本,它是一部以孙吴为角度的真实历史演义,盼能充实蔡东藩的中国历史演义
- 魏艺连载中
- 最新章:第60章大鼓一擂军南下势如破竹孙吴亡[2]
- 南蛮演义
- [cp|a:l]谢谢
- 宁鹏连载中
- 最新章:四三七快马加鞭出援兵,僵尸满城血南蛮
- 帝皇演义
- 帝者,一派之主,一门之宗,武中称帝;皇者,众族之长,众部之尊,帝中称皇;是为帝皇!这是一个百道齐放,武道称雄的时代;这是一个百舸争流,武破虚空的时代;这是一个百花争鸣,武能称帝的时代;这是一个绚烂的世界,这里一刀能碎岳;这里一剑能断流;这里一拳能破空。这是一个苍茫的世界,这里焚山煮海;这里血染长空;
- 言子木已完本
- 最新章:南荒战记之燕国征途【完本感言】
- 宋朝不演义
- 宋朝一场大戏,由黄袍加身开始一段往事,由崖山之役结束手中权柄,消失在杯酒释兵权盛世繁华,凝固在清明上河图纯宋朝历史,不喜勿进,不定期更新,写着玩的
- 轩辕尚连载中
- 最新章:外传第二十三章柴荣暴毙
- 蛮荒演义录
- 青峰国将军韦小平,在和自己失散多年的敌对将军、孪生兄弟韦小凡(又名杨胜天)交手时,被韦小凡刺伤昏迷。昏迷中,韦小平灵魂意识来到一个叫“万物穿越咨询处”的地方,查询自己的前世今生的履历。韦小平在使用魔幻镜(俗称电脑)在查询自己的前世时,发现自己在前世认识几个人,竟然和现世里自己认识的几个人不但长得一模
- 韦不悔连载中
- 最新章:VIP章节第二百七十六章还是被杀了
- 大明演义
- 仙凡对立,凡人亦可战仙。仙凡对决,上演历史演义。全新仙侠小说巨作,颠覆传统仙侠小说,全新诠释何为仙。qu老子因此被道家中人尊为道祖,位列三清之一,号太清道德天尊。古老相传,老子手书《道德真经》含有其成道之余所留成仙之基,故修行界留有传说,得《道德真经》者可得道成仙
- 河洛潜龙连载中
- 最新章:大争之世第六百九十八章群英汇聚
- 唐室演义
- 小说以唐朝为背景,传颂英雄事迹,穿插诗词,辞赋。使读者享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体验阅读乐趣
- 风月醉书生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十六回小南王屈斩鲁雄唐兵交战狮子[2]
- 英雄穿越演义
- 架空之东汉末年,黄巾军张角偶得天书《太平要术,施展法术,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河内人李鹏,自立山头,经过数十年的努力,陆续消灭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统一了天下,并建国称帝,国号为赵。后来,十常侍联合董卓,蒙蔽赵帝李鹏,祸乱朝堂,嫁祸诸王,幸得忠臣保驾勤王
- 元茂大人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十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