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渐青》第一百零九章明前龙井女儿红

山渐青最新章节目录
   常言道金陵看石头,苏州看丫头,无锡啃骨头,杭州看cháo头,许清这次来杭州还没到看钱塘cháo的季节,而且这次过来,除具体了解一下杭州分行的情况外,更重要的是为自己找条真正的生财之道。
    此时的杭州,鹅卵石铺就的街巷,西子湖边轻烟绕树,街上行人安然宁定,xiǎo楼粉墙,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浓浓的古韵。
    许清来之前,并没有让人提前通知杭州分行的管事,要的就突然袭击式的检查,以求看到一些真实的东西。原来也规定有,总行会不定期、不定员对各分行进行检查,但有可以的话,许清还是想自己亲自看看。
    他们一行来到杭州分行后,让吴静邦等人进去细细的观察,自己又亲自询问了一些来存钱的储户,总的来说,光是服务态度的话,杭州分行反映不错。
    其它的业绩之类的,就必须检查分行账册才行了。
    第二天一早,许清等人领着吴静邦找来的几个制茶、种茶师傅,直奔飞来峰而去。许清带着这些制茶师傅也只是做个幌子,前世旅游时他就曾来过西湖,对龙井一带的茶园也有大至的了解。
    飞来峰一带山青水秀,钟天地之灵气,许多寺庙都齐身于其间占据一席之地,如灵隐寺、天竺寺等等,仿佛要来这里招开一场盛大的佛法大会。
    西湖是个很有意思有地方,佛道两家在这里避世修行,而苏xiǎoxiǎo这种yàn绝千年的名妓,同样在这里展示着他旖旎的风情。两者安然处于西湖边上,无论是苦修还是yàn情,西湖的一泫清bō都脉脉地接纳着。
    许清顾不得看这些名胜,发财大计要紧啊,许大官人如今也是拖家带口,总不能再让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带着吴静邦一行,轻车熟路的越过灵隐寺,来到后世的龙井村一带。
    这里地处西湖西南面,四面群山环抱,呈北高南低的趋势,西北面北高峰,狮子峰,天竺峰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挡住西北寒风的侵袭,南面为深广的九溪,直通钱塘江,chūn夏季的东南风可以直入山谷,优良的地理条件为产出好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让许清高兴的是,如今这里还只有几户人家,也有一些地方划成了附近寺院的庙产,僧人们开辟有xiǎo片地方种茶。
    但大部分还属于无主之地。这倒不奇怪,如今的杭州,虽然在江南来说,也是极重要的大城,但他真正的发展高峰期要到南宋定都之后。
    大宋庆历二年,那是一个夏天,有一位年轻人,大袖一挥,在杭州西湖南面划了个大圈圈……
    这片尚无人识荆的宝地,将很快体现出它非凡的价值。
    接下来便是找杭州的父母官,看看怎么把这片地方nòng下来,这应该不难,这里目前只是些山坡荒谷,还没引起官员的关注,实在不行话,许清打算再把赵祯的名号打出来,把着给皇帝试种些贡品的幌子,反正将来他也打算向赵祯进贡。
    “大人,这四周皆是无主荒山野坡,估计就算买下来,也huā不了多少钱,既然大人说此地适合种茶,咱们何不多买一些?”吴静邦显然有些不满足。
    许清感到有些好笑,自己把后世那些出产极品好茶的地方都划下来了,吴静邦仍意由未尽,似乎想把整个西湖西南面都包圆才甘心。
    “吴东家,咱们能把划下的这些地方经营好就足够了,总得给后来人留点,否则此地所产之茶将来名声一响,咱们便成众矢之的。”
    吴静邦点点头,许清接着说道:“咱们将来制出好茶后,我会拿一些进贡给官家,让咱们所产之茶也赚个贡品的名号。名声一显,你尽可把茶叶抬到天价出售。”
    吴静邦爽朗发笑道:“不错,只要能如许大人所言产出极品好茶,再有许大人从中周旋,成为贡品想来不难,到时候大人再作三两佳句,为咱们的茶扬名……”
    许清没想到吴静邦还打起了自己的主意,他与吴静邦一边往回走,边哈哈大笑起来,后世赞扬龙井茶的佳句那可多了,为将来计,说不得到时再剽窃一两句,总强过自己去大宋银行贪污。
    实在不行就找欧阳修、晏殊去,这些人可是时下的天皇级巨星,象赵岗他们yù求一见而不得,有他们称赞两句,银子还不是哗啦啦的流咱口袋。
    说干就干,两人打算今晚便去约见杭州知州;经过润州民luàn,许清在江南也算是个人物了,牵线搭桥这些事,自然是由他去出面。
    众人回到灵隐寺时,红菱她们已经在那里等着,许清和吴静邦去给茶园先址,攀山过岭的,红菱几人便留在寺里上香拜佛。
    许清刚走近,xiǎo颜便得意地跑上来,塞过一张xiǎo纸条,许清拿过一看,应该是寺庙里chōu签后所得的偈语,只见上面写着:生来路边无根草,雪后chūnhuā无限好,菩提结子自有时,一饮一啄定一遭。
    “少爷少爷,那大和尚说人家chōu的是上上签,说能享一世安乐呢,少爷你也快去chōu一支吧”xiǎo颜说完就要拉许清往灵隐寺去。
    许清揽住她的香肩说道:“xiǎo颜啊,少爷我就不用chōu签了,你安乐不就是我安乐吗?咱们俩一起的嘛。”
    xiǎo颜对许清的这个说法由衷的高兴,xiǎo脑袋点个没完,许清转头对红菱和xiǎo芹问道:“你们呢,chōu得什么签,还不快快拿来我看看。”
    红菱和xiǎo芹脸上都带着羞意,没有作答。估计她们chōu的都是姻缘签,不好意思说,许清轻轻瞪了一眼xiǎo芹,xiǎo芹只好乖乖的把她的纸条奉上,许清接过一看,果然是姻缘签,纸条上写着:绿水青bō池边柳,红线牵来千杯酒,莫道痴心向明月,扬子江头频回首。
    后面两句有些模棱两可,看不太懂,但总有来说似乎也还可以。
    红菱不吃许清这一套,死活不给他看,许清见看她眼含笑意,没有什么黯然之sè,大概chōu的也不是什么下下签,也就作罢。
    红菱这时轻声说道:“许郎,红菱还想去个地方祷拜,许郎陪奴家一起去好吗?”
    “这庙里你们不是都拜过了吗?还有什么地方非要你我一起去拜才行?”许清有些疑huò地问道。
    “许郎!去了你就知道了。”红菱脸上羞意更浓,上来拉着许清的衣袖往前走。
    等到了一块巨石下,许清才总算明白红菱要做什么了,只见她净手焚香,拉着许清虔诚了拜了下来,拜完三拜许清起身,红菱依然虔诚了跪着祷告。
    红菱拜的这块石头自然就是顶顶有名的三生石。三生石相传是nv娲置于忘川河边的一块具有灵xìng的石头,石上被nv娲添了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掌管世间三世姻缘轮回。
    至于西湖边上这块三生石,更是存在一个有名有姓的典故,唐代隐士李源住在慧林寺,和圆泽禅师jiāo好,两人相约去四川峨眉山游玩,圆泽想取道长安入川,在李源的坚持下两人从长江水道入川。
    路上在河边遇到到一个怀孕三年的fù人,圆泽见了这孕fù就哭了,说不愿走水路就是因为他注定要做这个fù人的儿子,遇到了便再躲不开。他与李源相约在十三年后于杭州三生石前相见。
    当晚圆泽圆寂,孕fù也顺利产子,十三年后,李源如约来到三生石前,见一牧童唱道‘三生石生旧jīng魂,赏月yín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xìng长存’。李源与之相认,牧童说他就是圆泽,但尘缘未了,不能久留,飘然而去。
    古人本看重情义,圆泽以三生酬报李源友谊,自然倍受人推崇,三生石由此名声更显。
    三生石掌三世姻缘,红菱拉着他一起来参拜也就不奇怪了,好一会,红菱才心满足地站起身,盈盈秋bō看向许清时情意尽lù。
    许清本不怎么信佛,但见红菱如此虔诚,也没说什么,权且信之吧,但求一个心里安慰也好。
    众人回到城中,许清直接拿着拜贴去求见杭州知州范希贤,约其晚上于城中酒楼赴宴,范希贤答应得tǐng爽快。
    毕竟这种官场往来实属正常,范希贤这样的官场老手,自然不会为一顿酒宴,开罪许清这个皇帝面前的红人。
    许清自府衙出来后,便让吴静邦去准备,把杭州名妓应秋儿一并请来,作为当晚款待范希贤的重头戏。
    许清自是不便出面经商,今夜最终还是以吴静邦的名义谈那块地,许清只作中间人牵线搭桥。
    当夜于西湖边上的得月楼,在应秋儿横bō媚语款款招待下,众人喝得酒酣耳热,许清为了烘托气氛,再次厚颜剽窃了后世的一首佳作,把范希贤唬得钦慕不已。
    最后吴静邦提出,想买下一些无主山头时,范希贤果然很干脆的答应下来,他是杭州府一把手,虽然两浙路衙mén也在杭州,但这种出卖些荒地的xiǎo事,杭州府自己就能作主,连上报批复都不用。
    许清与吴静邦相视而笑,仿佛已看到了滚滚财源一般,许清也不怕将来有人眼红,只要成功打上皇家贡品的名号,甚至必要的话把阎文应这个内shì总管拉进来,别人就算想打什么主意也要先掂量掂量。
    想到不久的将来,自己也可以象写下‘汴河如同吾腰带’的关公子一样,拿钱砸人了,许清一高兴又多渴了几杯。
    范希贤在应秋儿的陪伴下离席后,许清对吴静邦哈哈笑道:“我决定,这茶将来就取名龙井,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nv儿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