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渐青》第一百零七章新茶

山渐青最新章节目录
   池中荷huā开得正闹,华盖如伞,三两锦鲤在清澈的水下悠闲自在地漫游着,一阵风来,满池huā叶婆娑起舞,涟漪轻dàng。
    树上的知了不停地鼓噪着,仿佛怕生别人不知道这是个炎炎的夏天。
    “嘶!红菱你轻点。”
    “活该!谁让你逞强,一个读书人偏要跟赵大哥他们舞刀nòng枪,还让人家不要留手,你这不是成心找苦头吃嘛。”
    许大官人躺在凉亭的竹簟上,下巴有一块铜钱大的淤青,跪在一旁给他擦yào的红菱穿着薄薄的绸衣,纤腰弯弯,高高翘起的丰tún形成一道惊人的弧线,让许大官人的目光流连忘返。
    “赵野那斯分明是在公报sī仇,那天赌约的酒席我也请了,下手还这么狠,嘶!轻点轻点!迟早有一天我要找回场子。”
    红菱嗔怪地瞟了他一眼道:“你这人好生无赖,明明是你让人家不留手的,现在又怪起人家赵大哥来了,真是的。”
    “是没让他们留手,身上尽管招呼,可往我这老脸上使劲就有些不地道了,如今连这船厂都不敢去,太有损我这光辉形象了!”
    红菱被他逗得噗哧一笑,如微风中摇曳的芍yào,散发着动人的韵味。
    有李清阳两人接手后,许清每天只须到船厂看看,给那些工匠们聊些几何知识,其它时间就去找韦灵运喝喝茶,或跟赵野他们驰马、过招,日子过得悠哉游哉。
    许清拳脚上还过得去,兵器上自不如赵野他们,今早许清和他们过招时,赵野一个收势不及,棍bāng头点在了许清的下巴上,还好劲头收去了大半,只在下巴撞出了块淤青。脸上光荣负伤后,连船厂也去不成了。
    “少爷,那你明天带上人家,咱们两个打他们一个。”
    xiǎo颜扑到许清面前,仔细瞧了瞧他脸上的青淤,捏着xiǎo拳头说道。
    “你还说呢,你这xiǎo懒猫就个新鲜劲头,你说说,我不在家的时候,早晨你可曾起来锻炼身体?”许清把她拖到脸上的xiǎo辫子甩过一边,然后捏着她的鼻子问道。
    “哎呀,少爷不在家,人家一个人练一点不好玩!”xiǎo颜有点不好意思,纳纳地分辩着。
    许清不理她的狡辩,拿过xiǎo芹手上的扇子,自顾着扇起风来。许清那夜酒后不知怜惜,xiǎo芹被折腾了半夜,后来那是红菱以樱chún相助,她才得以脱身。
    经过那一次,xiǎo芹突然显得成熟了许多,眉目间竟散发出淡淡的新fù韵味,细腻的肌肤变得水嫩异常,许大官人也不得不感叹,原来nv人真的可以一夜长大。
    自那夜之后,xiǎo芹羞得一直不好意思跟许清人照面,昨夜红菱又让她shì候许清洗了一回浴,在许大官人的温情抚慰下,今天终于敢一起过来乘凉聊天了,
    “对了,红菱,明天吴静邦要去杭州,我准备跟他过去看一下,船厂的事务目前已经基本稳定,倒是大宋银行我疏忽了许久,所以我想去杭州分行看看,顺便多了解一些泉州那边的消息,天气炎热,在这里休息还是一起去杭州,你们自己选择吧。”
    许清捉过xiǎo芹的yù手,张嘴把她手上的葡萄一口吃掉,然后说起明天的行止来。
    红菱还没来得及回答,xiǎo颜已经跳起来拍着手笑道:“我去,我去,少爷你一定要带人家去,哎呀,我这就去收拾衣裳。”
    看着急忙奔出凉亭的xiǎo颜,许清和红菱两眼对望着苦笑了起来。
    “许郎是坐船去还是骑马去?”
    “自然是坐船,从润州沿大运河直放杭州。”
    “嗯,那奴家也想去看看,以后怕是难有机会再来江南了,不去苏杭看看未免有些遗憾,只是不知道,许郎到时可有空闲去赏玩?”
    许清一把搂过xiǎo芹的纤腰,让她坐在自己的膝上,回头对红菱答道:“自然是有的,我也只是去了解一下情况,未必有什么事,苏州的分行也正在筹建,到时顺路在苏州稍作停留便是了。”
    说完他一捏xiǎo芹润滑的下巴问道:“xiǎo芹你怎么不出声,你要不要去呢,别整天惜言如金,没事也跟大家说说话。”
    xiǎo丫头脸又红了,窘迫地看了一眼旁边的红菱,xiǎo声地答道:“xiǎo姐去,xiǎo芹自是要跟去的。”
    许清也不再说什么,xiǎo芹已经习惯了做红菱的附庸,或许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成为自己的附庸,红菱怜惜地搂过她,轻轻着她的头发。
    炎炎的夏日让人变得很慵懒,许大官人躺在清凉的竹簟上昏昏yù睡,他已经喜欢上了北宋这种缓慢的生活节奏,没有太多的事需要奔忙,每天的日子平静而敞亮,似乎什么事情都可以慢慢处理,当然除了火上房。
    许清闭着眼睛,大手却如有神助般,准确是找到了红菱的俏tún,细细感觉着那让人爱不释手的ròu感。红菱娇嗔一声打开他的坏手,然后把xiǎo芹一把塞到了他怀里。
    xiǎo芹的樱chún正好凑到了许清的嘴上,还没来得及娇呼,啵的一声,已被许清偷袭一翻,许清顺势搂住她细细的腰肢,让她躺在自己的xiōng膛上。
    “琴呢?红菱!”
    红菱看着他闭着眼睛,昏昏yù睡而双手还在xiǎo芹身上使坏,yù手轻舒在他腰间扭了一下,才起身款款而去。
    许清在以前非常喜欢听那首钢琴曲《秋日的sī语》,常常是在那舒缓的琴声中入睡,只是他不知道红菱用古琴能不能奏出那分韵味来了。
    xiǎo芹在许清xiōng前不安地糯动着,昨夜在许清的抚慰下,她倒也能婉转的配合,只是如今毕竟是当着红菱的面,她总有点忐忑不安,看着她紧张得额头出了细汗,生怕许清把她就地正法似的。
    许清顺势在她xiōng前的鸽rǔ上抚一把,这才放过她,xiǎo芹红着脸,乖巧地坐到他后面,为他按摩起头部来。
    听着红菱的悠然的琴声,享受着xiǎo芹轻轻的按摩,一阵细长的呼吸声传来,清风轻拂,吹不散那恬适的午梦。
    这次赵野和马良chūn没有同去,他们对坐船还是不适应,所以只有王守毅跟随,王守毅在螃蟹岛上算是被风灵儿练出来了,至少不会晕船了。
    早上两条船从润州出发,取道大运河南行。整条大运河两岸,风光最美的大概就是江南这一段了。岸柳依依,田野平旷,河中水草招摇,过往的船只也多,时常能听到那些美丽的船娘摇橹轻歌。
    即使到了夏季,眼前的美景仍让许清油然想起那‘日出江huā红胜火,chūn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诗句来。
    红菱她们坐后面一条船,许清则与吴静邦坐在前面的一条船上,细品着今年的新茶,
    许清对品茶只是爱好,倒不象人家那样能品出太多的韵致来。
    想到自己的经济状况一直不怎么好,上次说到贪污点也不过是一时气话。红菱也不是那种极重神物质生活的人,许清自觉没必要去做这种事。
    吹着凉爽的江风,许清随意地问道:“吴东家,这杭州您可曾听说有什么好茶?”
    吴静邦持杯思量了一下答道:“似乎只听说天竺寺附近所出的白云峰比较有名,许大人难道对这茶也有什么看法?”
    吴静邦不愧是江南商界的顶尖人物,许清随口一问,他便敏锐地捕捉到一丝话外音。
    许清也没吊他胃口,以两人的jiāo情已经不用多作掩饰什么。就许清所知,北宋时期,西湖龙井地区虽然也有出茶,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名气都还比较xiǎo,龙井茶要到元朝才形成规模,直至明朝才名声远扬。
    “吴东家是做yù器的,对茶叶生意感兴趣吗?”
    许清轻声问完,吴静邦就笑了起来,他已经感觉许清有意于制茶,当然不会放过与之合作的机会。
    “其实我们这些商人,经营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要能赚钱,管他什么行业,象李清阳就是做酒楼生意的同时,兼营瓷器生意。如今我这yù器行生意,在江南做到这样也算到顶了,正想着另寻它路,大人,您有什么主意尽管说,您也不用再去找他人了,我先把话说明,只要是大人你出面筹划张罗,到时我不用大人投一文钱,所得利润平分,大人您看如何?”
    为了紧跟许清的脚步,吴静邦这次是毫不犹豫便下了重注,经过这次风bō,他对许清的前景更为看好,加上许清为人够义气,从不看轻他们这些商人,如今这个时候不下注,等许清来日扶摇直上时,再去锦上添huā,智者所不为。
    “这个倒不必,吴东家别忘了,许某虽然家境不怎么样,但身上还有个大宋银行行长的职务呢,到时贷些款项总是不难的。”
    吴静邦何尝不知,只是已经做好了下重注的准备,到时自不会真让许清去贷款。
    “我曾听一位善于制茶的老人说过,西湖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地势气候十分适合种茶,这种地方所产绿茶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品之齿间流芳,回味无穷;若是吴东家有意,咱们不妨先去看看。”
    “好,大人,咱们一言为定,这次杭州之行,我就找些种茶、制茶能手,咱们到时亲自上山走一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