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境心影录最新章节目录
“谙尽孤眠滋味”
对于有点文学意兴的人来说,仅看这一句六字,就可以浮想联翩。如果要论表现感情的技巧与艺术,这一句六个字,比起时下那些动不动就“飚泪”的做作与煽情来,真不知要含蓄多少、深情多少、“温柔敦厚”多少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文正公,和中国历史中的各代先贤一样,在我印象中,都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形象。在我的分类中,会把他们归入正统的儒家行列,他们是中国传统一脉不断的接力者,完全区别于普通认知中的“文人”。当然,这里并没有轻视“文人”的意思。
既然有固定的形象程式在我的胸中,那么,表现忧国忧民的一切著作,对于范文正公来说,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女情长,似乎和我对先贤的理解有所出入。现在才明白,其实,我们所根植的文化土壤,在我们的不自觉中一直影响着我们。我虽然长于乡野,但是,回头看时,宋以后理学中“灭人欲,存天理”的这种修为哲学,或多或少还是在我的生命中打了印迹。这说来话长,不用展开。
范文正公存词不多,但是,就所能看到的几首而言,很能见他的功力、情思和胸怀。比如他的“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比如他的“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都写得情真意切,柔肠百转。向来,诗文之作,都被正统士人视为“末技”。但是,正是这“末技”,丰富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让我们在看到他们“不苟言笑”的一面之外,还看到了他们“情思绵绵”的一面。范文正公胸中,除了家国情怀,事功仕途之外,还有儿女情长、婉约柔和的细腻。
由此,我得出一句“自来真英雄,都是多情人”!
下面,来看“谙尽孤眠滋味”这句所出的整首词: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首词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抒情。上下二阙合成一体,即我们通常所谓的“情景交融”。这样评论算是俗套,但这样的评论又最合乎情理。
读完这首词,再三回味。在思绪联翩的意兴中,首先想到的是,这首词是以怎么样的人物身份出场,又是以怎样的口吻抒怀的。我们完全可以把词的主人公想象成一个独居的妇人,在月夜清光之下,在重楼层阁之上,怀恋远方的爱人。这样说,这一妇人,似乎是画中人、梦中人、景中人抑或是情中人,似乎是与我们隔了崇山峻岭、似乎是与我们隔了迢迢途程。但是,读这首词,从作者对细节的精致描绘中——比如词中视觉、嗅觉、听觉、感觉的直接式体验,我们似乎又能亲切感知作者本人身在其境的真切。于是,我们会迷惑,迷惑这是借人抒情还是自写情思。无论如何,作者作为文学家的敏感与丰富联想,使我们不能不为之叹服。其实,可以认为此词是思妇的独唱,但我们须知作者的观察入微与书写精细;其实,我们也可以认为此词是作者对自我的轻吟,从而可见“铁石人”的“销魂”之语。
“纷纷”写叶的众多与杂乱,也道出了时令与节候。“坠”字让人心惊,似乎是重重地冲来,但“叶”字又把这“坠”的分量消解了不少。宁静的秋夜,如果这“纷纷坠叶”肆无忌惮地落地,必然会扰了这夜的清幽,作者紧接一“飘”字,那“纷纷坠叶”顿时有“席片雪花漫空舞”的优美,更有“落雪无声夜寂寂”的宁静。正是有了这前面的铺陈,这“纷纷坠叶”要“飘”落的,不是黛玉葬花中的“污淖”与“渠沟”,也不是平常所说的“报答泥土的情谊”;而是“香砌”。李后主有“雕栏玉砌今犹在”,虽然没落,但皇家气象犹存,故而是“玉砌”。范文正公用“香砌”,既让人有嗅觉上的体验,又透漏出阴柔之气,让人对环境生脂粉意象。“纷纷坠叶飘香砌”,一切是那么地轻柔,便是无有下文,夜的寂静已呼之欲出。静静的夜,寒意或已浓,或远或近,有那么一点声音,更显出了夜的宁谧,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也。
“真珠帘卷玉楼空”,这一句,是惯常的用语,比如太白的“美人卷珠帘”、比如《红楼梦》中的“半卷珠帘半掩门”,可不细论。但需说一下“空”,这“空”,不是一人无存的“空”,而是两人之中,一人去后,只留一人,对照往日而显现出來的“空”。如果“玉楼”真是“空无一人”,“天淡银河垂地”便无从谈起。“天淡银河垂地”一句,首先必须肯定的是,这是一种大胸怀、大见识的夜景,其次,这种景观的获得,其观察点必在高处,不然,“银河垂地”是无法成章的。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这是上阙的结尾,已跳出全然写景的情境,转而在景中发出了感叹,于是乎“人”也就自然而然顺势跃出纸面。同样的年节,同样的夜晚,同样如洗的月光,不一样的是相隔千里的人,不一样的是离人各自周遭的事。此一结尾,既是对上阙“景”的延续;此一结尾,最终落到“人”上,也是对下阙“情”的铺垫。
“人千里”的现实是“相隔”,“相隔”对于情深者来说,造成的结果是“相思”,或者是“重重的相思”。到了范文正公这里,便是“愁肠已断”。“相隔”、“相思”使人“愁肠百结”,用什么来排遣呢?李太白曾经说“举杯消愁愁更愁”,范文正公也有同样的经验,因为“愁肠已断”,所以就“无由醉”了。“酒未到,先成泪”,“我”想用这酒来消除胸中的离愁与思念,孰料酒未入肚,先已泪流满面了。其实这句,和范文正公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是一样的感受。这也是真正会饮酒、明白酒、了解酒的人说出的“知酒语”、“解酒语”。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如果不能“自醉”,那么酒的作用,可能是“发酵”各种情思。原本打算“借酒消愁”的,谁知,结果却是更加伤怀。“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这两句是酒后的清醒语,虽然喝得有点天旋地转、虽然喝得有点脚步不稳,但,那一颗饱含深情的心完全是敞亮的。“夜已深,灯将残,孤枕如何得安眠”“残灯明灭枕头欹”,已写得栖栖惶惶;“谙尽孤眠滋味”更是让人觉得是凄凄惨惨了。下阙结尾“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虽然顺承前意,但已是另一种状态了。还是和上阙一样结尾,采用议论的手法,写出人同此情,情同此理的一般性感知。情感这件事,只要摊在你身上,只要你有真性情,便是“铁石人”,它一刻都不会离你而去,要么在眉间,要么在心上。易安居士后来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或从此处来,同是大家,同样写得让人心动情动,不觉重复,不觉因袭,可见他们的造诣与功力。
世事如烟,情似流水。对于人间的一切,我们所剩的,似乎只有轻叹,或者是廉价的会感动三分钟的眼泪。
“谙尽孤眠滋味”,是如何地情思啊!
如果还有下一个不眠之夜,我希望能够“穿越”,“穿越”到那个没有“虚情假意”的世纪。
如果还有下一个不眠之夜,再读“谙尽孤眠滋味”!
小说推荐
- 从火影开始梦境投影
- 重生日向分家,信彦觉得天赋差就算了,为什么每天晚上还会做奇怪的梦?直到有一天,他获得了梦境投影的能力“老师请你相信我,我之所以在班上睡觉,是为了拯救世界”信彦原本准备苟到六道级再出门。无奈那一年,前线吃紧,连刚毕业不久的下忍都要上战场送死。正面战场上,面对十数倍于己方的敌军,他开启了转生眼。多年后,
- 冰糖葫芦糖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244章浦式VS斑柱[2]
- 三界两境录
- “这杯酒的名字叫血色残阳”她微笑着说,声音轻柔而空灵,犹如夜风中漂浮的烟云,袅袅扶摇而上九霄(虽说都是瞎编,但本书作者想努力编的和别人不一样。本书QQ书友群
- 肉刀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九十六章星辰之上
- 梦境异闻录
- 女大学生沈君瑶白日在图书馆内捡到一本凭空出现空白的书籍,夜晚竟在梦里看见这本书,突如其来的系统音竟让自己进入游戏完成新手任务。新手任务后沈君瑶被告知,所有拿到这类书籍被拉入梦里的人都是被诅咒的人,被游戏诅咒的人会慢慢脱离现实,其存在感知会被弱化,每个人必须完成七次任务才有机会开启终极任务,只有完成终
- 浮生辞清欢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十七章【SILS】防备
- 尘心入炬
- 【2019云起华语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世间多有苦厄,有人从尘埃里爬出,满身苍夷,身卑不忘忧民,楚越尘悬壶济世,楚归鸳斩尽恶邪,逆天而来,祈众生盛平。淌过八千里云泽,踏行三十座荒芜,挣脱一世枷锁,终在这道门槛前,生命的起源鞭长莫及,遥遥无期
- 温暖的尘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卷失陷青钥关[2]
- 仙源尘缘
- 关于本书的大体内容及写作方向:首先,这是一本玄幻修真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但作者的着重点并不是打打杀杀,不是小白式的争勇斗狠,而是通过主人公的不断成长,经历磨难,体现出父母情、兄弟情、男女情、师徒情等等。总体来说,此书的侧重点在于真挚情感、热血拼搏、世事道理。其次,本书的期望字数在四五百万左右,现在已经
- 蒙心尘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百五十九章亚若的苦
- 仕途红人
- 一次突然调动,张峰意外地步入仕途。一次为了自保,张峰意外地成为区级领导秘书。一次冒名相亲,张峰意外地获得百亿集团董事长的恩情。一次出手相救,张峰意外地得到省级领导的青睐…没有背景、没有人脉的张峰,展示仕途拼争的艰辛与努力,揭秘仕途升迁的谋略与智慧
- 平和心境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第773章逼婚的手段
- 大展鸿图
- 走一步、看两步、谋三步,步步惊心的仕途,张东峰红颜相伴、强势争锋,得以步步晋升
- 平和心境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第191章王老板的托付
- 心境古灵
- 相传,千年之前的青玄大陆,人们安居乐业,一片祥和繁华景色。突然有天魔族大举入侵,顷刻间大陆上战火四起,生灵涂炭。昊天率领人族拼死抵抗,最后魔族大败而归。而受人敬仰的昊天却从此不知所踪,了无音讯。千年之后…天际边黑云翻滚,一名天外来客降临青玄【展开【收起
- 爱吃猫的于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七章纵云之梯(二)
- 陈西峰商路笔记
- 机缘巧合下,草根出身的陈西峰入主百亿资产的云海集团。他强势争锋,在商战中长袖善舞、在家族争斗中步步为营、在情场中悲欢离合,终成一代商界传奇
- 平和心境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第296章张扬的黄益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