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先主传奇》正文第十三章讨伐李遇沙场初露英雄色

南唐先主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一
    徐温自从独揽淮南大权后,重用了严可求和骆知祥,在军事、政治、经济上让淮南快速恢复了战争的创伤,使淮南成为全国和平富裕之地。虽然徐温的治国理政能力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但镇南节度使刘威,歙州观察使陶雅,宣州观察使李遇,这些人自特有旧功,瞧不起徐温。尤其是李遇,因为他与杨行密是亲家,因此极力维护杨氏。李遇就曾对身边人说过,“徐温算个什么,老子在战场上流血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里混,他杀了侍中(指的杨渥,杨渥自称侍中),如此国贼,还想让我听命于他?”正是这些话彻底激怒了徐温,徐温深知,如果让李遇继续放肆,不仅有损自己的威信,还有可能纵容其他杨氏旧将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因此徐温在与严可求和骆知祥等商议后决定讨伐李遇,一来灭他的嚣张气焰,杀鸡儆猴,二来也是借机观察朝中动向,看看自己到底在朝中能获得多大的支持。
    经过一番思虑,徐温决定先礼后兵。他派馆驿使徐玠去宣州见李遇让他回朝述职,李遇已经嗅到了徐温对自己的敌意,所以不敢回去。但不回去徐温必然以抗命为由来攻打他,因此把徐玠打发走后,李遇就开始着手防御的准备,果然,徐温见李遇不回朝就以造反为由,决定派大将柴再用领兵讨伐。柴再用是杨行密手下的一员虎将,善于用兵,所向披靡。据说有一次柴再用正坐在大厅议事时,忽然有一只老鼠跑到他面前拱手而立,好像是在作揖拜见的样子。左右想把老鼠撵走,可老鼠就不走,仍然对着柴再用作揖,这时柴再用站起来去撵老鼠,刚离开座位房梁突然断了,正落在他坐的地方,把床几都压碎了,柴再用由此躲过一劫,于是大家觉得他有神灵在保佑。
    不过徐温给柴再用配了一个副将,就是徐知诰。徐温这么安排意图很明显,就是有意锻炼他、培养他。徐知诰从接到命令那一刻起就明白,养父这次既是给自己学习和建功的机会,也是在考验自己,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带兵打仗,一身的武艺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二
    徐知诰接到命令后,很快就到军营与柴再用会合。兵贵神速,大军不久便到达宣州城下,李遇早已得知消息,宣州已经全城戒严,城墙上兵士严阵以待。柴再用决定先招降,如不行再发兵。当李遇接到招降书后便破口大骂:“我呸,当年我攻城拔寨,建功立业的时候,他徐温就只会在后面给我送粮草,一个贩私盐的,如今竟想把控朝政,简直就是国贼,不知羞耻,我乃先吴王旧臣,只认杨氏,不认他徐温。”见招降无果,柴再用决定第二天四更天开始攻城,因为这个时间是对方思想上最松弛的时候,柴再用希望一蹴而就,徐知诰主动请求当先锋,柴再用开始不同意,但缪不过徐知诰的坚持。
    四更一到,攻城号角吹响,徐知诰一马当先直奔城下。城上的守军毫无提防,被突然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不过李遇准备充足,城上的士兵很快就晃过神来,迅速进入了应战状态。徐知诰的头顶、耳朵旁、胳膊边不时有箭飞过,他左躲右闪,很难向前推进。冲锋的兵士不停的有人倒下,而城上的守军还不停的扔下木头、石块,将好不容易冲到城下的兵士砸得死的死,伤的伤。攻城的云梯被城上泼出的油点燃了,不少兵士被活活烧死了,一时间号角声、马鸣声、厮杀声、炮声、哀嚎声混成一片,响彻寰宇。徐知诰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尽管是第一次上战场,但他立功心切,毫无畏惧,完全没有后撤的意思。后方观战的柴再用见此情景决定鸣金收兵,避免伤亡过大。
    回到大帐,柴再用对徐知诰说:“李遇果然会用兵,城墙防守严密,没有死角,守军士气旺盛,我军一时很难攻下。”
    “他们准备充足,好像就等我们攻城似的。”徐知诰说道。
    “嗯,李遇领兵久矣,我们招降他不成,他就料到我们接下来会强攻,因此早有准备。”
    “将军,要不我再带人攻一次吧!”徐知诰有点意犹未尽,他还处在兴奋中。
    “我知道公子英勇,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军士气刚受挫,对方士气正旺,再强攻对我军不利,只能让伤亡更大。”
    “那将军,我们下一步该如何?”
    “先停止攻城,再图良策。”柴再用对众将严肃说道。
    三
    早饭后,柴再用就召集众将领确定了下一步进攻方案,“诸位,”柴再用说道,“宣州城防守严密,致使我军先前进攻失利,这次,我决定两面出击,正门佯攻,侧门主攻。李遇善用兵,我等需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大家各自回去准备吧!”“诺!”众人道。
    天黑后,柴再用下达了子时攻城的命令,令徐知诰主攻侧门,自己在正门佯攻吸引对方注意力。徐知诰心里现在盼着打仗,他巴不得现在就进攻,然后一鼓作气拿下宣州,向养父徐温献上一份大礼。天黑后徐知诰领兵悄悄向侧门逼近,子时一到,柴再用下达了进攻命令,大军先用火器炸城,城上守军炸死炸伤不计其数,对方陷入了一片混乱,但守军并没有后撤,为了调动侧门的守军给徐知诰创造战机,柴再用命令大军开始猛烈攻城,双方战斗进入了白日化,伤亡都很大,对方不停有人增援。徐知诰见此情形,立刻下令攻城,他如上次一样一马当先,城上的守军猝不及防,先是慌乱了一阵,随后很快稳住了阵脚进行顽强的抵抗。他们向城下发火器,攻城士兵接连倒下,进攻受到很大阻碍。大军艰难推进到城下,城上又开始射箭、放火、砸石头,不少云梯被火直接烧毁了,有些人从云梯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摔死的也重伤失去了战斗力,偶尔有几个人爬到云梯顶端,还没来得及攻上城,就被城上的守军杀死了,众人不停撞门,可门始终撞不开,双方进入了拉锯战。城攻不上去,门撞不开,兵士倒下的越来越多,徐知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面,柴再用遇到的情况与徐知诰一样,守军抵抗异常顽强,似乎有与城池同生共死的架势,为了给徐知诰创造机会,柴再用一连组织了几次攻城,想继续吸引对方注意力,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徐知诰那边依然没进展。攻城的将士很勇敢,没有一个后退的,但伤亡不但增加,柴再用看到这一切,一面佩服李遇,一面下达了撤退命令,进攻再一次失败。
    回营后徐知诰与众将领都觉得窝火,柴再用安抚大家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各位莫要自责,李遇善用兵,他经营宣州多年,城池坚固。再说宣州是他大本营,宣州丢了,那他李遇还能去哪?所以他肯定会顽抗到底。李遇准备充足,以后我们再强攻,恐怕胜算会越来越渺小啊!”
    这时有一个将领说道:“那将军,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柴再用看看大家说道:“各位可有什么好的妙计?”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也没有说出令柴再用满意的法子,这时徐知诰突然说道:
    “将军,宣州城固若金汤,既然主动进攻不成,那如果我们能把李遇引出城与他交战,可能会有取胜的机会。”
    柴再用听完眼睛一亮,“徐公子的想法倒是不错,如果李遇能出城的话,我们就有胜算,毕竟我们兵力占优,不过怎样让李遇出城呢?而且他会不会出城呢?”众人一阵讨论,有的说在城下骂他,把他骂出来,有的说学孙膑“增兵减灶”诱他出城,但最终也没想到令大家都满意的方法。
    一连几天双方都没有动静,徐知诰找到柴再用,说自己可以带兵诱敌,给李遇制造我军溃不成军的假象,引诱他出城追击。柴再用觉得可以试一试,毕竟久攻不下对士气影响很大,再者朝中徐温还在等消息,如果一直拖下去,自己也无法交代,于是同意了徐知诰建议。柴再用先领兵在宣州城外隐蔽起来,徐知诰假装进攻,攻打一阵后就撤退,还下令把军旗,辎重等扔在城下引诱李遇出城追击。不过一连几次,李遇只是打退徐知诰的进攻,没有一次出城追击的,柴再用对徐知诰说道:“李遇看来是不会出城的,他很清楚当下的形势,自己兵力处于劣势,依城可以坚守,出城后他便失去了依靠,无险可守,况且他也料到我们会在城外设伏。”诱敌失败了,此后双方进入了对峙阶段。
    四
    朝中的徐温得知柴再用攻打李遇不顺,也召集一群人商讨对策,事已至今,徐温必须拿下李遇,否则不仅朝中有人幸灾乐祸,那些不服自己的杨氏旧将会蠢蠢欲动,趁机作乱。
    这时徐玠献计:“大人,李遇的儿子目前正好在广陵,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抓了他儿子还怕李遇不束手就擒?”
    徐温想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用儿子来要挟老子了,虽然李遇的儿子是杨行密的女婿,但事到如今也顾不得许多了,于是他命人抓了李遇的儿子直接送到前线。李遇很喜欢这个儿子,当他在城头看见儿子被绑心如刀割,于是破口大骂:
    “徐温这个老匹夫,卑鄙无耻,居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自始至终都是我一个人的事,与我儿何干?”
    看见李遇很在乎自己的儿子,柴再用决定再次劝降李遇,他派说客告诉李遇:“宣州城固然坚固,但仅凭宣州城,你坚持不了多久,如果还是执迷不悟,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到时还能保你全家吗?”李遇无路可走,儿子在徐温手里只得投降,自己虽颜面扫地,但好歹可以保全家人的性命,不过李遇对说客说道:
    “要我投降可以,但我只对吴王投降,绝不对他徐温投降,所以我要亲眼见到吴王的招降书,而且写明不杀我家人,至于我李遇,想必徐温早就要杀我了,随他处置。”
    柴再用派人将李遇的话传给徐温,徐温答应了李遇的要求。他拟定了一份招降的诏书给杨隆演,杨隆演知道李遇是向着自己杨氏的,但朝中已被徐温把控,他不得不听徐温的,就直接盖了大印交给徐温。收到降书的李遇感慨万千,想当年随杨行密金戈铁马,出生入死,那时的徐温还算不上什么人物,没想到今天居然被他逼得走途无路。不过好歹家人性命保住了,他略感欣慰,虽然左右提醒他小心有诈,但李遇告诉左右“吴王是不会骗我的”。可李遇万万没有想到,他投降之日,却他大难之时,吴王是不会骗他,但吴王说了不算啊!徐温暗中命令柴再用进城后立即将李遇父子杀掉,然后又杀了他一家老小,李遇死前大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