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第十章风雨去向[2]

征战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以及希望乘此机会捞便宜,最好当然是能够重新控制圣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不行也要让燕家军此战受挫,避免燕南天在中原一家独大。
    不过,这些都并不是令人吃惊的地方,令人吃惊的是风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风雨究竟想干什么?”
    和麾下的智囊一样的想法,燕南天也同样对于风雨的目的感到大惑不解。
    凭藉自身多年丰富的沙场经验,和政治权力斗争的经历,燕南天对于皇甫嵩和风雨大成二十天后出兵的协议并不是没有一点的怀疑,尤其是在对昌化城进攻后不久,这样的疑虑更加深刻了。
    但是一则出于面子的考虑,二则也想将计就计乘机吃掉这支在他看来风雨送上门来的不值一提的部队,以便向天下人炫耀自己的武力和打击风雨军的形象,所以他依旧选择了强攻。
    接下来的事实却让他大为震惊。这支只有自己六分之一的军队,镇守在这座根本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县城,居然顶住了训练有素的燕家军那足以横扫一切的猛烈攻击,甚至还让进攻一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场战斗中风雨军所展现的士气、素质和高超的指挥艺术,都让燕南天不得不动摇起自己的判断来——风雨究竟在不在昌化城!
    然而就在如今,因为风雨军的顽强抵抗和出色的防守策略,让燕南天确信风雨很有可能在昌化城的时候,却传来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消息。
    一个消息就是现在所禀告的风雨军和皇甫嵩、萧剑秋等人的军事行动,如此明显的为昌化解围,似乎验证了风雨在昌化。
    另一个消息则是一个时辰之前,由燕家秘密部署的情报系统获取的消息,风雨有可能秘密返回了凉城,而且这个消息十分模糊,血衣卫显然作了多方面的掩饰,却反而从一个侧面增添了这个消息的可信性。
    虽然说情报乃是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然而过多的情报,或者大量似真似假、截然相反的情报同时出现,却是最考验统帅智慧和能力的时候,也是最能决定争斗双方胜败命运的关键了。
    如今燕南天面对的也正是这样的情况。
    风雨军过于明显的军事行动反而让人产生了疑问,而且隔了这么久方才出兵进行救援,也实在令人费解;相对而言,风雨应该不在昌化城的消息似乎更为可靠,但是却为何如今又如此急迫的要援救昌化城,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总之,所有的疑问归结成一点:
    便是风雨究竟想干什么?
    即便说皇甫嵩和风雨原本就准备这个时候出兵,二十天之说纯属虚构,目的是为了乘虚攻打圣京的话,似乎昌化也并不是理想的所在,把燕家军引到远离圣京的锦州甚至凉城,恐怕效果会好了很多。
    如果目的是为了重创燕家军的话,目前也看不出他们这么做除了把燕家军牵制在昌化几天之外还有其它什么意义!
    而换一个角度,如果说风雨根本就不在昌化,那么昌化城的坚守只不过是转移燕家军的视线,拖延燕家军的时间,那么这个目的已经显然达到的情况下,风雨如此急不可待的解救昌化城,又为了什么?
    高度重视风雨的燕南天,此时所有的思考显然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身经百战而又擅长权谋的风雨,一定有着一整套缜密的计划,因此也就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个难解的瓶颈之中,疑神疑鬼起来。
    “依属下之见,呼兰内乱很难对风雨军西北构成严重威胁,皇甫嵩和萧剑秋此时的出兵,却严重危及到圣京的安全以及我军退路。虽然风雨和大人有杀女之仇,然而轻重缓急之下,还请大帅为了三军将士和燕家百年基业而三思……”
    看见主公因为风雨军的动向而困惑,身为燕家军智囊的张兆在同样得不出合理结论的情况下,面色沉重的提出了最谨慎也最没有风险的建议。
    他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和风雨军匆忙开战,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在目前天下诸侯虎视眈眈,又因为燕南天疏忽而没有化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得到朝廷大义支持和诸侯谅解的情况下草率出兵,将大量的兵力陷在了西北,面对同样能征善战的风雨军,即便是赢了也是惨胜,实在不是什么好的选择。而如果缓个几年,当燕家军彻底控制了京畿,并且运用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实力,慑服了那些势力远远不如燕家的地方诸侯之后再开战,胜算就大大增强了。
    如今,风雨、皇甫嵩和萧剑秋三家终于在燕家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联合了,风雨更是狡猾的争取到了原本妥善处理应该站在燕家军一边的天下舆论,顿时让燕家军处于非常不利的政治形势之中。
    只是,燕南天会听从自己的建议吗?
    张兆并没有把握。
    “你是要我退兵吗?”
    燕南天在听了张兆的话之后,突然双眼眯成了一条缝,暴射出摄人的精光,空气间顿时笼罩在一股浓烈的杀气之中,即便是长期跟随在燕南天左右的张兆,也没来由的心中颤了一下,深深的体会到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
    的确,虽然燕南天没有称帝,但是他统御一方,号令数十万大军,操持着生杀予夺大权,无论权势还是地位实际上和皇帝根本没有什么差别,若是要处斩一个人的话,并不比卡死一只蚂蚁难多少。
    但是,出于对燕南天个人的忠心,燕家军的智囊终于还是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大著胆子说道: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为今之计莫过于回师圣京,只要掌握着京畿,谅他们这些诸侯也不敢如何!到时候我们自然可以利用他们的利益冲突逐个击破。但如果一旦圣上落在了皇甫嵩等人的手上,则我军即便是击败了风雨军,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
    “哈哈,不愧是智庵,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你能够对我这样直言不讳的建言了!”
    出乎意料,沉默了半响之后,燕南天突然朗声笑了起来,丝毫没有怪责的意思,反而亲密的拍了拍部下的肩膀,让张兆也有些诚惶诚恐起来。
    事实上,作为一名冷血的枭雄,女儿的死亡虽然让他痛苦和愤怒,但是绝对没有影响到自己对战略的理智判断。从一开始,燕南天就已经算计好了,如果能够一举消灭或者重创风雨军固然好,但是如果这个希望不可能的话,他也时刻准备着见好就收。
    只是,如此虎头蛇尾的收场,实在让这位横行一时的强藩心有不甘。
    张兆并没有说出另一种情况。
    万一风雨真的还在昌化城的话,自己只要攻破了这座城池,风雨军就会土崩瓦解,燕家军也就不必担忧因为陷于西北而无暇中原;而皇甫嵩、萧剑秋这些乘火打劫的家伙即便是夺取了圣京,在听到风雨军瓦解之后,面对着被证明放眼圣龙无敌手的燕家铁骑军团的强大军威,唯一的选择恐怕也就只有负荆请罪让出圣京了。
    只是,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有多大,为了这个可能性而承受圣京城被夺,失去政治号召力的巨大风险,又值不值得?
    燕南天蓦然发现,面对着巨大的诱惑,和同样巨大的风险,究竟是赌一把,还是退一步,无论哪一种情况真的都是如此难以抉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