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第八章夺玉门关[2]

征战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小路,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要让翰鲁相信,风雨军为了救援危在旦夕的鄯善城,不得已只好兵行险招,从小路绕道玉门关后。于是翰鲁理所当然的选择了伏兵于小道的路口,抢夺风雨军的补给,妄图让风雨军不战自败。
    只可惜,这只是风雨军的一个计谋,当翰鲁真的从玉门关出兵之后,风雨军也就启动了第二个计画,反伏击呼兰军。而呼兰军队中计之后,翰鲁最好的选择其实应该是亲自断后,掩护军队后撤,以主帅的英勇激励起将士们的奋战,稳定军心提升士气;但是对于玉门关的极度关心和对于秋里的过分忌惮,使他的第一个念头是立刻返回玉门关控制全局,不要让风雨军有机可乘。
    但是这个决定,却终究留下了后患——主帅的当先撤退,在军队中自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负面影响。幸好呼兰军队毕竟是百战劲旅,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井然的秩序,殿后的部队也力战不退,誓死掩护友军的撤退。在这样的情况下,风雨军的第三步计画开始实施了。
    传播「主帅进城,城门将落」的谣言,可以说似真似假,有真有假,真假难辨,这也恰恰是谣言的高明之处。这个谣言引发了呼兰将士害怕无辜成为弃子的心情,引发了原先还颇有战斗力的呼兰军的军心混乱,不仅让尾随追击的风雨军轻而易举的大量杀伤呼兰兵马,而且更使得玉门关的城门距离风雨军越来越近了,大有乘乱杀入一举拿下名关的态势。
    别无选择,翰鲁明知道这样一来,必然会使得大批呼兰健儿命丧沙场,必然会使得全军军心不稳、士气下降,但是要想保住玉门关,要想让自己还有筹码和机会和风雨军抗衡,并且击败风雨军洗刷耻辱,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刻关闭玉门关,藉助玉门关的天然险要来阻挡风雨军的进攻。
    可惜,也就在这个时候,风雨军的第四个步骤开始启动了。
    原本簇拥在城门附近的呼兰官兵中,突然分出了一队兵马,不由分说的斩落了城门官兵,口里面还大喊着:「不能落下城门!」
    「不!我弟弟还在城外啊!」
    「大家都是草原的同胞,我等岂能眼看着自己的兄弟被圣龙人所杀?」
    「绝不能因为主帅的昏庸和胆怯,活活的把我们同袍战友逼向绝地!」
    这些话要是在平时,以呼兰军队的纪律严明,早就被当作动摇军心者处斩了。但是军队永远都是不断用胜利和荣誉喂养的怪物,眼下由于呼兰军队中计在先,已经让将士们对于自己统帅的无能心怀不满;而如今更是眼看证实了,主帅竟然真的要将留在后面奋力拚杀的勇士当作弃子牺牲,心中当然是怒火中烧。
    当然,如果没有人出头闹事的话,这些想法也仅仅是让非常遵守纪律的呼兰男儿们敢怒而不敢言,但是既然有人带头行动了,顿时在呼兰军中产生了严重的分裂。一部分忠实的执行着主帅的命令,另一部分人则消极抗命,而还有少数一些人,则因为自己的亲人在城外,所以竟然加入了闹事者的行列,阻止自己的战友关闭城门。
    于是,原本就混乱的玉门关,更加混乱了。
    「混蛋,这是圣龙人的诡计!」
    翰鲁看着眼前的情形,不由在马上气得浑身摇晃,一口鲜血从嘴里喷了出来,差点晕过去。眼见得城门口自己的部下互相残杀,处于混战之中,局势一发不可控制。
    与此同时,城门的两侧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队风雨军的骑兵,在当先一个挥舞着钢刀的少年带领下,如同风卷残云一般的杀了进来,所过之处呼兰军望风而逃,不一会就已经把持住了城门口。
    「退守内城!」
    翰鲁定了定神,当机立断做出了新的决定。玉门关和伦玉关一样,有好几道城门,只要保存实力守住了内城,那么风雨军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夺取玉门关。
    等着吧,我要让你们知道玉门关可不是这么好夺的!
    翰鲁虽然有些沮丧,但是并没有失去信心,处于谨慎的考虑,他早就在内城作了周密的部署,自信坚守一两个月不成问题。
    圣龙历七五五年十月二十三日的庆典,可以说是圣龙帝国对于庞勋之乱,这场差点动摇了圣龙帝国命脉的变乱,基本得到平息的一次举国大庆。
    虽然,这场原本应该在十月初广陵帝即位两周年的时候举行的繁华的庆典,推迟了足足半个多月方才得以召开,不仅让人有些遗憾,而且也反映出了圣龙帝国内部实权派人物之间的严重分歧,和暗中激烈的权力斗争,但是庆典毕竟还是举办了,在圣京热闹欢快、一片升平的气氛中,至少从表面上给人一种欣欣向荣、帝国中兴的假象。
    这也算是我第四次回到圣京吧?
    风雨远远望着帝国都城的城墙,不由有些感叹。
    自从七五三年呼兰入侵、自己投笔从戎之后,应该说连带这一次,两年多来前后共有四次返回圣京,但是每一次都是天翻地覆,沧海桑田。
    第一次是夺取了伦玉关之后,率领十万大军以抗击呼兰的英雄和圣龙帝国新崛起的军事统帅的身分,回到了圣京。而风雨军的介入,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圣龙的政治格局的重新确定,以至于最后在天池剑宗带剑传人袁紫烟的调停下,各路诸侯达成了旨在稳定圣龙的圣京协议。
    应该说从此之后,那个在圣龙大学堂的图书馆打杂、发呆的书生,完完全全的人间蒸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纵横天下、快意平生的权雄的逐步成长。只是在接受万民的拥护以及扬眉吐气、施展平生抱负的得意同时,风雨也饱尝了失去青梅竹马的晓兰的痛苦,连自己也不知道面对这样的变化,究竟应该是高兴还是悲哀。
    第二次是前来庆祝广陵帝的登基,也是最凶险的一次。这次的入京,使他差点和天下各路豪强公开决裂,也差点被囚禁起来,成为历史上又一个功高震主、结局凄凉的名将,只留下些许生平琐事供后人垂吊,又或者彻底的消散于历史的尘烟之中,什么都没有留下。一想到这一点,风雨总是不免出一身冷汗。
    不过,这第二次入京,也不是没有收获。首先是认识了雪雅这个入梦般的女孩——虽然风雨在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想起她,但是偶尔也会有些怀念这个异国的美人,挂念她如今身在何方,过得怎样。其次,云济的出现使风雨真正接触到了整个天下的大势,并且和风云世家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运气和实力的双重影响下,这一次入京最终奠定了风雨军的地位和基础,从而真正进入了圣龙帝国的藩镇和豪强之列,并且在神州瞬息万变的形势中,争取到了自身发展壮大的有利立场。
    第三次入京,则是一个月前打败庞勋之后。这一次的入京,对于风雨军的影响是最小的,纯粹是作为讨逆联盟的一员,目的也只是征讨庞勋收复圣京,应该说此时的风雨,还没有领导整个神州的自觉。
    但是对于天下的格局,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件。因为这次的入京,可以说是对建立在圣京协议下神州政治格局的一次严重挑战。在这场挑战中,圣京协议的维护者辅政王萧剑秋,在第一轮中惨败;高战为首的中央派,由于庞勋之乱和燕南天、风雨的相继扩张,变得四分五裂,最终分散到各大阵营之中。而成王萧成秋首次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了燕南天手中的一大筹码。
    那么这一次呢?
    风雨心中有些苦笑,这一次圣京的群臣大聚会,无疑是对圣龙帝国政治格局在大洗牌之后的最终确认。燕南天希望名正言顺的掌控圣龙帝国的正统,皇甫嵩、萧剑秋则势必会施展全身解数来确保自己的利益,至少也要争取更多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局势暂时对风雨是比较有利的,因为作为如今神州在军事上最有资格和燕南天的铁骑相抗衡的风雨军,无论如何都是举足轻重的,更何况由于风雨军在这一次的权力大洗牌中,并没有太多直接的切身利益,因此处境也比较超然,自然是双方极力争取的对象。
    对于风雨来说,这一次入京最大的目的则不在于政治,而是经济。高凤阳乘着中原战乱的机会,大举收购了逃到凉州避难来的富商们的银票甚至还有地契,这绝对是一次高风险的赌博。如今庞勋被逐步平定,那些混乱的银号和战火纷飞的土地,也逐渐被各路藩镇接手,这些银票和地契究竟会不会成为一堆废纸,就得看如何运用了。
    所以风雨这一次的当务之急就必须动用风雨军的强大势力作为后盾,来和各路藩镇,以及各地的商号做一次买卖,就算不能把这些低价购入的银票和地契全部兑现,至少也要利用手中的这些东西,换取最大的收益。
    同时大乱初定,各地都是百废待兴,正好是实力雄厚的财团扩张、情报机构渗透的大好良机,而这也需要风雨乘着这次机会,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声望,广交天下朋友,推动这样的扩张和渗透。
    「风侯,查探过了,辅政王、议政王、皇甫嵩大人还有燕南天大人,都派人等候在圣京的各处城门口,恭迎风侯!」
    就在风雨远眺圣京城墙的时候,一匹快马载着一名探马飞速的驰来,向风雨汇报了查探的情况。
    果然不出所料啊!
    风雨心中微微的苦笑。他就是害怕被迫在燕南天、萧剑秋和皇甫嵩这不同的阵营间明确表态,所以来到圣京城外之后,便命人查探,结果看来各大势力在这件事情上还真的是有志一同。
    「风侯,以老臣之见,我风雨军乃是朝廷之师,效忠的也是当今圣上,眼下最好还是不要和这些权臣有太多的瓜葛为好。」陈善道在一旁躬身说道。
    「不错,不错!如今局势微妙,风侯还是保持中立的好!生意人和气生财嘛,而且咱们越是态度不明,就越是能够换个好价钱!」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高凤阳,显然一心惦记着自己这一次来圣京赚钱的事情,自然也同样希望风雨的态度保持中立,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商业利润。不过这番话却让风雨怎么听怎么不舒服,总觉得好像自己也被这个奸商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连带着身边一向为人严肃的李淳,也在听了之后忍俊不住。
    这一次风雨前来圣京,主要是为了谈判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锦州到圣京一带如今又是自己实际的势力范围,再加上他料定急于想确认自己掌控圣龙正统的燕南天,不会因小失大,在庆典期间对各路藩镇动手,从而失去天下人心,所以他把高凤阳、李淳、陈善道这些在商界和士林、官场上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官都带来了,至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