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汉》第二卷第三十章紫气黄旗岂偶然?(完)[2]

覆汉最新章节目录
   什么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又要当汉室忠臣呢!
    结果呢?
    结果等到傍晚赐宴,燕公挨个敬酒,轮到孔融的时候,却是拉着对方的手,很诚恳的谈起了对方最近几日奏疏中的言论,并表示很受教育,一定会认真考虑,只是战事在前,要暂且延后而已。
    非只如此,燕公复又当场谈及到了对方举荐的那几位‘刑满释放’的青州人才,诸如是仪、彭缪、邴原等,居然予以了认可,说是准备稍作考察,便要使用……这个时候,孔融的不满早就飞到昆仑山上去了,而等到公孙珣再恳切询问对方能不能出任燕国十二寺中太常寺寺卿一职时,被闲置了五六年的孔文举应许之余,居然当场做六言诗一篇,称颂燕公之德,并力陈南军之必败有五,北军之必胜有四!
    讲实话,若非皇甫嵩等人之前在下面听过了孔融那些牢骚话,几乎要以为他倾心燕公已经几十年了呢!
    “从京到邺巍巍,燕公忧国无私……”蔡邕想起孔融的六言诗,也是不免失笑。“这种诗老朽是作不来的。”
    “这算什么?”皇甫嵩摇头笑道。“这种六言诗可不是孔文举第一次作了,燕公当日伐董到郿坞后,他也如今日这般活跃,也曾当众作过一首诗,彼时蔡公恰好不在而已……我给你们念念……袁董分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河北可哀。梦想公孙归来!”
    众人忍不住再笑,便是马腾这个大老粗也跟着笑的不行……这诗真是太直白了。
    “其实,也就是老朽今日酒醉,借机说句醉话。”笑过之后,蔡伯喈却又忽然一声感慨。“如孔文举这般形状,我倒是稍懂一二,董卓乱前,我其实与他无二,只是觉的人生于世,空负才华,为何君王皆不用我,反而要用那些小人呢?于是平日牢骚不断,不过是想求一份任命而已……又没有贿赂求官,也没有卖友卖……卖旧求荣,稍显失态,也何必笑他呢?”
    “不一样的。”皇甫嵩继续摇头不止。“都说臣子如美人,君主则如浪荡子,故文人皆有怨妇心,可怨妇与怨妇还是不一样的……当年灵帝朝时,蔡公虽有抱怨,却基本上能言之有物,谁还能说你当年那些谏言是错的吗?而孔文举呢,今日在铜雀台上失态倒也罢了,可在白日说的那些话,也就是燕公大度,换个人,说不定便会直接以乱群之名,一刀砍了祭旗!”
    “不错。”魏松突然肃容出言。“若是那些年轻人经历的少,看不懂倒也罢了,我辈老朽,由治经乱,再由乱经治,难道还不知道这天下什么东西才是至贵之物吗?什么君主垂青,什么图雄争霸,什么官僚官制,什么经学道德,最后求得是什么?不就是能求天下各处,日日皆能如今日邺下一般安泰吗?凡数十载,经历多少战乱,才显今日之珍贵……孔文举前倨后恭,咱们不过一笑;但其人今日在阅兵时说什么奢态如此,南未必不能胜北,老夫确实是有些气愤的!”
    “魏公说到点子上了。”不等蔡邕接口欲言,马腾又立即跟上,感慨一叹。“我当年在西凉那种地方,为何要举刀兵,不就是活不下去吗?若是能有今日之安泰,谁会起乱心?当日降服,是碍于燕公之兵强马壮,可却一直不懂燕公何以以一辽西匹夫兵强马壮至此,到了邺下,虽然还是说不出魏公口中那般大道理,却是已经心中醒悟透顶,便什么心思都绝了。”
    言至此处,马腾可能觉得失言,便放下木牌在位中拱手团团作揖:“今日酒后半醉,暖风熏得人上头,说了几句心里话,诸位不要见怪。”
    “端午至恶之日,本就该如此放肆的,友人相交,坦诚以对,这是最难得的!”蔡邕挥手而对。“有什么可在意的?”
    “你倒是说什么都不用在意!”皇甫嵩仰头大笑。“当年劝燕公嫁女儿给天子的不是你吗?而等到蔡夫人为燕公添了一个女儿之后,我听说这许多年你就不提此事了。”
    蔡伯喈一时面色涨红,但尚未来得及说话,皇甫义真却又忽然黯然:“别的倒也罢了,只是可惜了刘伯安!”
    桌上一时肃静。
    “且观之吧!”半晌之后,魏松摇头以对。“老夫居河北数十年不动,未曾见天子何其聪明,但今日之局面,总不能怪到燕公头上吧?”
    “是啊,端午日,难得放肆一乐,不说这些了。”皇甫嵩也是连连摇头。“咱们一群老朽,乐得逍遥……邺下这么多新鲜事,说什么不行?”
    几人旋即释然,却又继续打牌谈论,从卞夫人为公孙珣所生才一岁有余的幼子,说到其长女将及笄,从董昭将暂代左相事,说到各家子嗣前途,从司马懿强行加冠从军,说到邺下大学之前那场斗殴……然而,说来说去,最后却还是躲不过眼前的大战!
    “皇甫公,你是国家宿将,义从、邺下诸将都屡次请你去讲兵法,还请你直言相告,此战到底将如何?”魏松蹙额相对。
    “能如何?”皇甫嵩一边打牌,一边不以为意道。“如此大战,胜负之论谁也说不好,只是燕公历来善战,所以多一分成算罢了。唯独而河北如今局面,便是输了也不会有倾覆之危,赢了却反而要并吞中原!怎么,魏公久居河北,为何反而有疑虑?”
    “是这样的。”魏松释然之余回过头来,看向旁边桌上一名身材昂扬的青衫少年。“其实今日非只是孔文举说到检阅兵马有些‘虚浮’,我这个学生今日在阅兵时也说到了‘虚浮’二字,只是比孔文举说的要晚些,是等到阅兵中途才言的,而我这个学生,平日向来不做大言的,所以不免一时有些慌乱。”
    那青衫少年,闻言即刻起身在灯笼下俯身行礼,引得周围听了半天密辛的其余学生纷纷侧目与不服气——兵强马壮如斯,哪里就虚浮了?
    “你叫什么名字?”皇甫嵩继续打牌,然后头也不抬问道。
    “小子琅琊诸葛亮。”青衫少年,也就是沉默了一晚上的诸葛亮了,即刻再度俯首以对。
    “好眼光!”皇甫嵩终于抬起头来,却又微微眯眼。“好相貌!好人才!”
    诸葛亮不敢多言,只是俯身再度一礼。
    “如此说来,邺下精锐真的虚浮?”蔡伯喈一时好奇。“孔文举不是因忿而言?”
    “孔文举懂个什么兵?”皇甫嵩不由再笑。“他说虚浮时,正是之前刚刚打败了白马羌的张文远所部精锐从他身前过去的时候……反而是阅兵中途,气氛已经热烈以后,确实有数千骑步,有些滥竽充数之嫌疑,虚浮二字,正合其势。”
    “这是怎么一回事?”魏松愈发紧张。
    “没什么……”皇甫嵩愈发不以为意。“邺下精锐的素质我是知道的,也全都见过,并没有什么滥竽充数之辈,所以必然是有部分精锐公干去了,这才找了些魏郡本地郡卒或者什伍辅兵之流穿上精制铁甲、铁盔,在那里装模作样……你们今日谁见到最擅长奔袭的徐公明了吗?且观之吧,少则明日,多则三五日,便应当有好消息了……只能说,难得魏公这个学生有如此眼光而已。”
    众人先是愕然,继而恍然。
    “琅琊的小子,我见你颇有天资,可愿随我学兵法?”皇甫嵩眼见如此,却并不多言,反而是手持一张木牌指向诸葛亮。
    “小子好读书,不求甚解,皇甫公愿意教,在下便愿意学,唯独所学素来不精,若无所成,还望皇甫公届时见谅。”言罢,诸葛亮俯身大礼参拜。
    “无妨。”皇甫嵩心情愈发舒畅。“那些人,整日都觉得老夫还有燕公、右相那些人有什么兵法要诀,得之便能成国家名将。殊不知,兵法二字要的便是触类旁通,将诸般杂学存于心中,届时用之于一心而已,剩下的便是天赋、经验与胆气了!而你既然行此一礼,我就要摆起老师的架子有所差遣了……明日我便荐你随军出征,以作历练!须知,这样的大战,便是随军整日帮忙洗马,也足以让人脱胎换骨,万万不可错过!”
    诸葛亮俯身再拜,而魏松虽然一时不舍,却最终没有阻止。
    事到于此,众人再打完一圈动物牌,早已经消食纳凉妥当,颇有兴尽而归之意,便纷纷起身,然而尚未收拾利索,却忽然见数骑白马义从奔驰到南市城下,呼喊宣告什么,然后整栋楼便有被下层声浪掀翻的趋势……
    楼上之人得了皇甫嵩提点,早有准备,所以听得清楚。
    原来,那几名义从所言乃是——徐晃、张颌二人长途奔袭,引本部三千精锐与五千魏郡兵、五千河内兵,成功偷渡黄河白马津,并一战而下东郡重镇白马城!
    到此为止,谁还不明白?
    什么阅兵,什么奢态,全是装模作样,公孙珣当了燕公也还是那个锋芒毕露的公孙珣,也还是那个锋韧为天下冠的白马将军!
    曹操之前得到刘表、刘备全力支持后,便公开下战书往邺城,自称治军七十万,欲与公孙珣会列于白马这个颇有一语双关之意的大河重镇,也不知道是为了壮胆还是真的有了底气。
    结果呢?这双方都未动员起来呢,公孙珣便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突袭打下了白马,以应其邀。
    只能说燕公怀中那柄断刃虽然数年未曾出鞘,却依旧锋利如斯了。唯独那些大学生倒也罢了,别人不清楚,皇甫嵩、马腾、蔡邕、魏松四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公孙珣的锋利呢?
    于是四人心情舒畅之余,根本懒得理会那些学生大半夜的又往铜雀台处聚集,直接并车入城安歇去了。
    “天牌是玄德?”
    三日后的陈国陈县大堂上,曹孟德在接到了白马陷落的消息以后不过半日,刚刚分派援军妥当,便接到了公孙珣今日的第二份礼物,而当众打开一看,却赫然是一套制作精美的木制动物牌。
    不过,这套动物牌中间却非是如往常一般贴着什么对应的纸质动物图像,而是贴着版印清晰的,某些人的姓名、履历等文字。
    譬如曹孟德此时打开来看,第一张天牌赫然是贴着刘玄德的姓名、官职与容貌描述。
    “地牌是刘景升?”曹操再按匣中摆好的顺序掀开一张,不由愈发蹙眉。
    与此同时,下面的蒋干在诸多文武、甲士中间肃立不动,所谓面无表情,置若罔闻。
    “四张龙牌……文若、鲁子敬、周公瑾、元让?倒也妥当。”曹孟德继续按顺序翻看了下去,却又不禁兴趣大增。“四张虎牌……九原吕布、吴郡孙策、九江周泰、南阳黄忠,文琪真是对中原处心积虑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