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汉》第二卷第一章丰年好大雪[2]

覆汉最新章节目录
   但面对中枢时却很一致的一团和气,到处让功,互相平衡。
    换言之,朝中如今需要同时给三个人高官厚禄,不能厚此薄彼。
    “爵位倒也罢了!”何进微微举杯眯眼道。“三位必然都要封县侯的,我从北宫来,亲眼见到爵位已经拟定了……皇甫将军是槐里侯,食邑八千户;朱将军是钱塘侯,食邑六千五百户;文琪你是蓟侯,食邑六千户。”
    言至此处,何进稍微看了公孙珣一眼,见到对方只是缓缓颔首,倒也早有预料:“我也知道文琪不在意这个,爵位档次到了也就足够了。不过还是要说一句,差朱公伟五百户乃是照顾他资历,而皇甫将军之所以为八千户,乃是因为朝中有意让他暂为冀州牧,稍微清理一下冀州盗匪,安抚冀州百姓……这两千户倒是提前支出来赏赐。”
    公孙珣昂然作答:“来时见到皇甫将军依旧持两万兵镇守冀州,便早有所料……毕竟,州牧这种东西,统帅一州九郡国,哪里会让我一个二十余岁的人去做?遂高兄不必挂怀,我心里清楚。蓟侯、六千户,足以告慰家中长辈了。”
    “光禄大夫真是谦谦君子之风!”孔融捻须而叹,倒是硬在人家大将军和光禄大夫中间插了一句嘴。
    “不错,文琪真是君子之风。”何进态度倒是依旧和气,不过语气却认真了起来。“不过,职务倒是有些说法……文琪,皇甫义真为冀州牧,朱公伟更是乱前便要做九卿的,此番也自然要在公卿中打转,唯独你……”
    “正如当日城外都亭所言。”公孙珣干脆言道。“求一大郡履任足矣,不然,总不至于从光禄大夫的职务上降职去做一任刺史吧?”
    “这是自然。”何进当即失笑。“皇甫义真为州牧,你便是想要做刺史,朝廷也没那个脸让你去啊……否则岂不是要天下人说汉室苛待功臣?不过,天下顶尖大郡就那几个,你想往何处啊?莫非想往南阳吗?于我而言,倒是可以替你进言,正好你在彼处可以追缴黄巾余孽。”
    “遂高兄美意我心领了,可我乃河北人……”公孙珣赶紧摇头。
    开什么玩笑?南阳天下第一大郡,一郡人口、财富抵得上一州,南阳太守当然极好。可恰恰是因为这个郡的特殊地位,所以这个职务在后汉有着极高的政治属性,通常而言是地方大员转任朝中重臣的必经之路,故此任期极短!
    短到什么份上?别说三年、四年了,一年乃是寻常,半年都不少见!跟刺史任期有的一拼。
    这种位置,要来作甚?
    老婆接来了就得走,猫都不够生一窝的!
    所以还是河北好!人家程昱不都说了吗?君侯威德自在河北!
    “河北的话……如渤海、平原,固然是大郡、美郡,”何进微微一笑。“却如何配得上文琪此番重扶社稷的功劳呢?”
    公孙珣刚想说,渤海、平原都挺好,南阳就算了,你就帮忙安排一下这两个吧。
    却不料,上首座位上的何进却忽然提及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文琪你看,河内如何啊?”
    公孙珣一时犹疑。
    话说,后世很长一段时间里,河南这个行政区域总是有一小块在河北,显得莫名其妙。其实初始原因很简单,当一个政权在黄河南面建立都城后,为了便于管控地方势力强大华北平原,也为了直接控制黄河天险,它就硬生生从河北地界抠出来一块精华之地,直属中央。类似的还有河东,这就是从晋地硬生生抠出来的。
    而这种刻意为之的行政划分,还真就一代代传下去了。
    至于其始作俑者,正是开大一统的汉武,这块后世划归河南省的地方,则正是今日的河内。
    换言之,正如青州大部分郡县实际上在黄河南面,却在行政区分上被当做河北一样,河内实际上属于河北,却反而是在河南尹治下。
    回到眼前,不管如何,这倒也不能说是个坏地方了。
    毕竟,河内人口明面上就有八十万,实际上估计是要过百万的,算是顶级大郡。而且,从地理上而言此地毕竟还是在河北,所谓北接太行,东连魏郡,其北面重镇安阳距离公孙珣曾任职的邯郸,也不过区区一百里。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地方虽然直属于司隶,所以有些额外的政治地位加成,但终究没有像南阳、颍川那般一年一换,让人无奈。
    至于公孙珣所犹豫的,乃是担心此地与洛阳隔河相对,不免做事束手束脚……当然了,这个理由你是无法说出口的。
    甚至可以说,在如今天底下只有一个临时性州牧,还被皇甫嵩拿走以后,这个郡国无疑是除了南阳外,朝廷能出手的最好一个了。
    稍一思索,虽然有所犹疑,但公孙珣终于还是心中无奈,面上干脆点头:“河内甚佳,一县侯,一大郡,还能……”
    “那是当日所言。”何进忽然打断对方。“于今日是不够的……贼人起兵累计四五十万,全靠三位将军不避刀矢,方为国家戡乱成功,尚书台、御史台,还有三公公论,必然要与三位赐下将军号,方能酬功兼示荣宠。”
    此言一出,不要说公孙珣忍不住和自己的几个心腹对视一眼,便是孔融、王谦、陈琳这些人也跟着肃然起来了。
    无他,后汉一朝,将军号极为贵重!
    公孙珣、皇甫嵩这些人之前扫荡黄巾,不过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而已,而中郎将本质上是一种介于校尉和将军之间的军职,并不是真正的将军。
    实际上,抛开有汉武帝这个喜欢乱搞的前汉不说,后汉一朝,常设的重号将军其实只有两个,一个就是何进目前所担任的大将军;一个之前曹节曾出任过的车骑将军。
    从这两个人就看出来了,能够出任这两个职务的不是外戚就是阉宦首领,本质上都是皇权代理人,出任这个职务本身就有辅政的含义在里面。
    至于其余的,前汉隐约还有骠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等,是有重号将军待遇的,但后汉一朝,实在是非常非常看重兵权的意义,而且对此防范极深。所以,向来只有大将军、车骑将军是常设的重号,再往下,其实都是杂号将军。
    而即便是杂号将军,也只有一个度辽将军,因为面对北疆战事的缘故,常常出现。
    故此,此时的将军封号乃是真真正正的贵重!按照此时规制,重号将军是完全位比三公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本来就是一种与文职相并行的顶级军职。
    这跟群雄逐鹿时期,人人都能自己表个将军来做不是一回事……那时候的将军含金量太低了。
    所以于公孙珣言之,将军号是一定要有的,甚至这正是他此番最期待的……因为除了贵重外,将军还可以开府建幕的!
    对于某人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
    且不说车骑了,哪怕是个有说头杂号将军,他也能堂而皇之的征召人才,任命千石长史、任命千石司马,任命六百石从事郎中,任命掾属,任命令吏……还可以稍微多置备一点‘家兵’,以示‘威仪’。
    当然,若是受到后汉一朝百余年政治传统认可的车骑将军自然更好……但是问题也就随之来了,大将军在何进身上,是不可能脱下来的,那只有车骑将军一个位子,怎么分给三个功臣?
    “天子……嗯,还有黄门监、尚书台的意思是,”何进眼见着满堂肃然,可说到此处时,却突然有些脸红。“既然功臣有三位,不妨将车骑将军位一分为三,设立左中右三位车骑将军。”
    公孙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倒是孔文举小时了了大也依旧敏捷,然后第一个反应过来,并当即拍案:“天子如何这般小气?!竟然三人共享?光禄大夫如此军功赫赫,难道当不得一个车骑将军吗?”
    何进愈发脸红,也没有反驳,这个内心尚且还算有七分老实可言之人俨然也觉得自己大舅子干的这事太丢人现眼。人家真的是在前线奋不顾身,以千军渡河临三万众那是假的吗?辛辛苦苦为你刘家平叛,最后一个将军位子,居然都要像掰大饼一样掰成三份……真是小时候穷惯了!
    然而,何进自己也有无奈的地方,不然怎么办,难道要把大将军给让出去?大将军让出去也不够分啊?
    而这也是何进为什么一定要把公孙珣叫来事先交流一番的缘故了——不仅是他私人透露,也有奉天子之名事先安抚说服之意。毕竟,天子其实也觉得自己这么搞有点坑,偏偏又很小气,又想不到好法子……重号将军太重要了。
    不得不说,姓刘的这家人搞得这个东西太有创意了,之前几日,甚至早在广宗的时候,公孙珣就事先跟吕范等人商议讨论了各种可能的情况,却依旧被这个神一般的创意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孔融拍案而起,却无人鸟他。
    何进尴尬举杯自饮,而喝了很多酒公孙珣想了半日,依旧还是有些迷糊:
    为什么呀?这算怎么一回事啊?三分之一个车骑将军到底能有多大权威啊?还够不够使啊?
    “容我方便一二。”想了半日,公孙珣无可奈何,只能起身去问自家谋士了。
    何进会意,只是点头不语。
    公孙珣先去冒雪如厕,俄而,吕范、娄圭、王修、戏忠、枣祗,今日跟来的五名文士依次来到厕前讨论……却也是纷纷一头雾水。
    因为即便是这些人再聪明,再通透,也不可能对一个新出现的事物作出明确判断啊?
    这个分成三瓣的车骑将军到底还有几分效力,好不好使啊?
    但是讨论来讨论去,值得一提的是,吕范和戏忠都认为,天子只是想分此番战事三将的‘威德’,让三将平等,相互牵扯、以防做大,并没有刻意从仪制上削弱车骑将军本身的意思。
    换言之,接受这个削弱版的重号将军封号,应该还是很好使的。大不了,公孙珣可以借着酒意再专门问一下何进嘛!到底能不能开幕?
    然而,就在几名心腹谋士纷纷进言折返之后,公孙珣在雪地中干站了一会,决定要回去咬牙接受这个任命的时候。忽然间,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眼前雪地里。
    “光禄大夫。”年逾三旬的王谦微微拱手。
    “王从事。”公孙珣也是赶紧拱手,毕竟对方家门摆在那里。
    双方行过一礼,各自错开,然而王谦忽然在厕前回头,然后捻须微笑问道:“光禄大夫久去不返,刚刚又分明僵立在雪中,可是在犹疑将军封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