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汉》第二卷第二十六章战左复战右[2]

覆汉最新章节目录
   却居然还在此处?四千多步卒,三千余静候于营中,一千当道而立……莫不是看不起我们,是觉得一千汉军便能在野地里挡住我们两万人吗?!”
    “梁副帅,你连卜帅那边不愿意理会,何况是此处多了一千人马?”张伯在旁咬牙勉力劝道。“要我说,就按照你之前见到汉军增兵时所言,不必理会人家,咱们全军出城,奋力一战便是。”
    “张副帅所言极是。”梁远忽然狞笑道。“咱们出城奋力一战便是,说不定此战还能咬下彼辈一块肉呢!”
    言罢,这梁仲宁握着手中长剑,昂然下城,便对着城下一群聚集而来的各路小帅鼓舞连连,而这些小帅之前也已经看到汉军主力离开大营,只有几千步兵尚存,自然是愈发信心满满,故此纷纷呼喝响应。
    城头上的张伯苦笑一声,但抬头看了眼头顶上的黄天大旗后,却是忽然变色,然后抽出刀来,居高临下,对着下方诸帅奋力喊出那句许久未曾出口的口号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自梁仲宁以下,墙下众人怔了一怔,却也是猛地醒悟,然后在梁仲宁的带领下齐声呼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随即,城门大开,黄巾军两万自四门倾巢而出,并滚滚往城南集合列阵。
    ……………………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几乎是与此同时,眼见着大部都已经渡河,阵势也勉强顺着高大宽阔的黄河大堤一路铺开,头裹黄布的黄巾军兖州渠帅卜已便拔出剑来高高举起,在河堤之上喊出了这句在之前两月间撼动了整个天下的口号。
    卜已在东郡是何等威望?郡南郡北,黄河两岸,多少太平道信徒,多少东郡百姓都是因为他的威信才持锄、镰而起,杀官逐吏,响应黄天的。
    故此,卜已于黄河金堤上一声呼喊,登时周边临近之人俱喊,俄而河中浮桥之上、河南苍亭未渡之处,还有已经正在河堤上试图列阵的黄巾军主力人人俱喊,其声震于黄河两岸!
    大堤南侧三里处,初经如此阵势的曹孟德瞬间吓得脸都白了,以至于连连回望……然而,身后十几到二十里的地方,此时也是烟尘滚滚,俨然是彼处黄巾军大军也正在奔走列阵。
    一时间,其实不要说曹操了,便是整个已经列队完毕,正下马节省马力的骑兵军阵也有些骚动起来,骑马的军官一时纷纷制止不及。
    中军伞盖下,自然不用下马的公孙珣回头瞥了身侧这位‘魏武’一眼,却是猛地在伸出一只手来:“孟德兄,我佩刀给了子衡,你刀借我。”
    曹操不敢怠慢,当即解开佩刀,在马上双手奉上。
    公孙珣也不直接接刀,却是握住刀把,直接在曹操手中抽出刃来,然后挥刀指向身侧不远处的护军司马公孙越:“公孙司马,传我军令,除督战白马义从外,传令十遍结束后,自骑都尉以下,擅语而乱军心者,斩;擅动而乱阵型者,斩;擅退而违军令者,斩!”
    公孙越不敢怠慢,先在马上领命,然后便亲自下令让一屯百余名白马义上马离阵,然后又自军阵后方往来疾驰,呼喊传令!
    果然,随着传令声一遍遍喊出,军阵骚动当即渐渐息止,砍了几个违抗军令的骑兵后更只有马匹呼哧声隐约起伏可闻。
    曹操见到如此大为佩服,便要开口称赞。然而,话在嗓子眼才恍然惊悚——‘自骑都尉以下’,到底包不包括骑都尉本人?
    一念至此,骑都尉曹孟德虽然大略觉得自己身为两千石,又是这位持节中郎将至交,不至于因为一句话被砍了脑袋,却终究是没敢出言。
    黄巾军人数众多,且纪律散漫,所以列阵极慢。卜已之前喊口号时似乎是觉得列阵已经完成,但实际上,等他们全军渡过河来,在大堤上列阵齐整之时,却已经是一刻钟之后了。
    卜已骑在一匹马上,居高临下看着三里外肃静的汉军骑兵军阵,虽然觉得有些瘆人,但复又看了看远处东武阳城下的烟尘后却还是鼓起了信心……便当即挥剑,催动大军向前。
    一时间,黄河大堤处也是烟尘滚滚,头裹黄布的黄巾军主力,卷着密集的黄色旗帜,朝着身前的汉军军阵翻腾而来。
    曹操紧张不已,公孙珣却一言不发,宛如木雕,连全军上马的命令都没有发出。
    ……………………
    距离东武阳五里地的营寨中,李进攀着高高的营寨硬木栅栏,看着不远处的滚滚烟尘在那一千并州兵马前数百步的地方停驻下来,也是宛如木雕。
    平心而论,李退之此时的心情很复杂。
    首先,他很想看到这支军队的失败。
    因为他知道这支军队是军中主将公孙珣的老班底,若是这只军队全军覆没或者损失惨重,那公孙珣必然会心痛不已,若如此,他凭什么不高兴呢?
    其次,他很妒忌眼前这只军队。
    毕竟,从军以后李进便发现,自家的族兵战斗力其实非常不赖,最起码对付起那些黄巾贼是很利索的,与所谓河内骑士、官军精锐之间也只是差了一匹马和一些好的装备而已。而说起将领素质,他李进自问也不逊于那些公孙珣信重的幽燕将领,比之所谓北军五校出身军官,他更是有信心。然而,那些官军享受如此好的待遇,军官们更是这个千石,那个六百石,宛如不要钱一般,可他李进领着三千子弟兵奋勇作战,却只是一屯长,还要粮草、军械自理……那么,面对着受到公孙珣如此倚重的一只朝廷精锐,他又怎么可能不愤恨?
    但是,若是这支军队失败了,就意味着自家子弟兵要出战,就意味着李氏子弟的损伤;而若是营救不及时,恐怕李氏还要受到公孙珣的报复……这如何能让李进接受?
    于是乎,当期待、妒忌、担忧、愤恨、鄙视……等等复杂情绪集中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也就难怪他只能面无表情,宛如木雕了!
    “全军听令!”密密麻麻的黄巾军阵前,梁远骑在一匹马上,挥着手中长剑大声呼喊。“先击破当面一千汉军,汉军若败,必然向汉军大营,咱们便衔尾追击,杀入营中……若大营再破,便可以奋勇向河堤处接应卜帅,只要两军合一,则此战必胜!谁来做先锋?!”
    “俺来做先锋!”话音刚落,旁边的张伯便立即举刀狰狞喊道。“发干、聊城的大家伙须认得俺张伯,都跟俺一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黄巾军全军也立即呼喊助威!
    言罢,果然有两部三四千兵马蜂拥而出,喊杀不断,并簇拥着张伯往凛然无声的汉军阵前冲锋而去。
    和栅栏上的李进、乐进一样,梁远也在马上直起身子,瞪大眼睛看着张伯所带的那面黄天大旗向南挥舞而去,直直的撞向了刚刚举起盾牌的汉军盾阵。
    然而,正如不远处黄河波浪百余年间都没有击碎王景修筑的河堤一般,这三四千声嘶力竭的黄巾军也在汉军盾阵前陡然稀碎!
    程普居后,呼喊指挥弓弩手抛射不止;高顺在前,让大盾倚着地面前顶,长枪越盾捅出……二人皆称得上是指挥若定、
    至于这一千人中的军官、什伍,乃是于相当一部分普通士卒,其实都是经历过弹汗山一役的老卒,其余部分则是从边地招揽来的富有战斗经验的边郡青壮……换言之,这一千人,若是综合论经验、论装备、论战术素养,恐怕是这年头汉军中最出色那一小部分。
    而考虑到大汉朝在此时这个星球上的辉煌与伟岸,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这个星球上此时最精锐的一只军队!
    纪律严明、阵型齐整,在此番征召调度后更是获得了最好的装备,如此军势,三四千连阵型都摆不好的黄巾军拿什么来冲破他们?
    脑袋吗?
    战斗了大约一刻钟,黄巾军便在最前线扔下了上百具尸体,中间中箭之人更有不少……这若是阵型松散,后面的人看的清楚,说不定早就心生退意了。然而,天气燥热,尘土弥漫,再加上张伯又督战在前,后面的人根本看不清前面情况,只是继续喊杀向前罢了。
    可忽然间,隔着盾墙,随着一把汉军制式环首刀被他的主人从盾墙缝隙中猛烈而又留有余地的捅出,然后又迅速抽回……一面代表了聊城小帅的旗帜当即伏地!
    虽然这位聊城小帅人还好好的,但是周边黄巾军却各自惊悚,纷纷后撤,并带动了不少人后退。
    程普见状当即喝止弓弩手,而高顺也配合默契立即下令撤盾反扑,前排倚着地面的大木盾就势按倒,不少跌进来的黄巾军被刀手砍杀殆尽,然后三百长枪手阵型齐整,即刻前推,当面的黄巾军登时失措,纷纷慌乱而逃。
    几乎是片刻间,攻守便易势了。
    不过,汉军并未有追索的意思,长枪手向前数十步后,便迅速后撤,后面的弓弩手则纷纷再度集中抛射杀伤……慌乱中,便是张伯也被突然的溃退给带着往后而走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梁仲宁看着这一幕,还是失望透顶。
    当然了,话说回来,即便是失望透顶,可梁仲宁却也不至于因为一波预料之中的失败而有所动摇,他当即稳住阵脚,收拢败兵。然后,一边再度让张伯组织正面攻势,一边却又喊来谷城、临邑两路小帅,让他们带着本部兵马做好准备,只等张伯再度酣战接阵之后,便从容出击,从两翼包抄。
    ……………………
    转到河堤前,公孙珣一直等到黄巾军自壮阔的黄河大堤上涌下来足足一里地时,才让汉军全体上马。
    话说,仅此一项操作,曹操便已经服气的不得了了……因为之前依靠着大堤列阵齐整的黄巾军经过一里地的前冲,此时非但喊杀声弱了些许,更关键的是,他们大军的阵型明显因为各部体力差异而变得有些混乱起来。
    而汉军上马完毕,黄巾军不过又前行了百余步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大碍。
    “全军听令,迎面冲阵!”公孙珣算准距离后毫不犹豫的大声下令道。“冲阵之后,依照之前军议,若无我旗语、金鼓,则诸将以各自部曲反复冲杀,驱除贼军往堤上走!”
    言罢,公孙珣当即挥刀示意开战。
    听到军令,最先动作的是白马义从,他们也一分为二,一些随韩当护卫着公孙珣与白马旗在原处,一些则随公孙越举着节杖左右横行,游弋督战。
    随即,娄圭也当即下令擂起军中带来的两只大鼓……一时间,各军旗帜纷纷向前,全阵齐发,喊杀声也是瞬间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