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汉》第二卷第十一章呼喝而死[2]

覆汉最新章节目录
   留三千,其余全都放还?!
    “挑完俘虏之后,王功曹等人自然会出城接手营盘,尔等自去寻他补充军械、物资。”言至此处,公孙珣也变得严肃起来。“方伯尚在范阳不知生死,审正南受我之托出镇北新城,也祸福不知……尔等速速依令行事,不许推脱,明日间我便要看到三千青壮分编完成,而且军械齐备!”
    说完,公孙珣直接下马,兀自往程远志原本所居的军帐中而去,而众将眼见着牵招和杨开各自速速动身,也是纷纷有些茫然。
    不过须臾后,不待众将有所反应,一直没露面的娄子伯却忽然从军帐中走出,代公孙珣发布了一个新的指令。
    不是军令,而是简单仓促的职务安排——除了本就以军司马名义都督诸将的公孙越以外,其余诸将如关羽、刘备、张飞、魏越,各自许了假军曲候一职,并让他们分领新募之兵!
    下面的军官也多有提拔。
    这既是某种赏赐和安抚,也是临时扩军后必须的举措……唯一可惜的是,战事来的太突然,朝廷也不知道在干嘛,一郡之守也没资格掏出来正式编制,这些人的曲军侯多都是‘假’的,而且还只能‘假’到曲军侯这一层次,连个假司马都不好给的。
    譬如腿上挨了一刀的刘备,此时身上最值钱的职务其实是郡中贼曹掾,然后才是这个什么‘假’曲军侯。
    当然了,此时发布这个命令的意思,怕还是有催促众人赶紧滚蛋干活的一层意思,倒是用心良苦。
    于是乎,众将虽然多存疑虑,可依旧是赶紧拜谢封职,然后纷纷散去。
    “子伯兄。”然而,别人倒也罢了,关羽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当即就上前一步拦住了娄圭的去路。“你为君侯军务参赞,可能为我解惑?君侯此番布置到底是为何?”
    “无妨。”娄圭大概来之前就猜到了有这一遭,倒是不气不恼。“这条计策乃是之前诸位将军奋战之时,君侯与我想出的计策……”
    一番言语之后,不说关云长,便是其余走得慢看热闹的诸将也大多当即醒悟。
    不过,关羽毕竟是关羽,醒悟之后依旧微微捻须伫立,并肃容看向前方军帐:“既如此,君侯之前为何不与我们直言,是以为我们不堪提点吗?”
    娄子伯当即摇头:“云长想多了。依我看,无论是昨日高卧不起,还是今日不做解释,君侯怕都只是觉得当面之敌太过于让人失望,因为没有精神而已……”
    “失望?”
    “然也。”娄圭坦诚言道。“云长也是当日在邺城随君侯见识过十万流民之人,应当知道,君侯由此对太平道格外重视,之前数年在中山殚精竭虑,又在这涿郡悉心应对……”
    “这是实话。”关羽捻须。
    “可然后呢?”娄圭无奈摇头失笑。“开战后,黄巾贼声势广大,颇有震撼天下之意,然而,等到所谓黄巾大军兵临臣下,咱们与他们一交手,却发现彼辈如此不堪一击……你说,咱们君侯又怎么会不失落呢?”
    关羽一时默然无语。
    话说另一边,程远志程大帅领着一万来溃兵,先是试图向东窜回广阳,却于当晚在涿郡与广阳郡交界的圣水河处遭到了汉军骑兵的强力阻击,根本无法渡河。于是,他便只能在提心吊胆了一晚上后,于第二日一早领着残兵败将转朝南面范阳方向,试图与地公将军张宝的五万大军汇合。
    而这一次,汉军虽然没有像圣水河那边利用天然屏障大举阻击,却也依旧利用骑兵优势在前面阻拦不断。而且这个时候,还有大量被放还的黄巾军俘虏,伤兵、老弱,当然也有些许有战斗力的人纷纷从后面追上……种种情形都逼得程远志这个渠帅不得不以一种异常缓慢的速度向距离涿县只有四五十里的范阳渐渐靠拢。
    溃兵又累又饿,而且沿途遭受骑兵骚扰。
    只能说,好在黄巾军溃兵数量众多,后营那里也带出了些许军械,总算是有些战斗力。而且,程远志本人又多少有些威望,危急之下行事也颇为妥帖,居然就将牲口什么的全都让给伤兵,然后亲自步行勉励众人,倒是依旧能够勉力维持住军势,并催促残兵向南行军。
    到了这一步,程远志其实也别无他念,只求尽量带出一些军势去和张宝汇合而已。
    但是,程大帅万万没有想到,现在这个情形本就是汉军主帅公孙珣希望他保持的状态,他从一开始就被有些失望的后者玩弄于鼓掌之中!
    又隔了一日,距离范阳只有十余里了,程远志甚至遇到了张宝的探骑,并催促对方即可骑马折回,去搬救兵。
    而另一边,得知范阳和北新城尚算安稳的公孙珣也不再犹豫,他先是命令骑兵不辞辛劳,全面遮蔽战场两翼,然后便亲自带领昨日晚间便已经追上来,今日一早便缀在溃兵后面七八里处的汉军主力突然发力启动,准备就在今日借这股黄巾军溃兵来解范阳之围!
    汉军骑兵不要命的四处奔驰,再度对黄巾军溃兵进行迟滞,为此,他们甚至已经与少数茫然的张宝军哨骑进行了接战。而当公孙珣和他的汉军主力终于涌现到了跟前之后,这些疲惫至极的骑兵却又转而分散到两翼,一边遮蔽战场,一边也是用这个方式逼迫黄巾军只能往张宝那个方向逃窜。
    事情到了这一步,战局似乎又成定局了。
    程远志见到身后忽然出现的大规模追兵后,几乎丧胆!然后他的第一反应,也恰如公孙珣设计的那般,准备尽快往南去和张宝的大军汇合!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花白头发、拄着木棍的黄巾军败兵却出现在了程大帅的身前……此人正是一开始便被俘虏,后来却因为‘老弱’被放回的张副帅。
    “张副帅怎么还有脸来见我?”程远志气急败坏。“如此局面全都是你导致的!”
    “本不想来见程帅的。”气喘吁吁外加狼狈不堪的张副帅数日间宛如老了十来岁,整个人都垮了。“但有一句金玉良言要说给程帅听,所以我不得不来……程帅若是忠于你家大贤良师,此时就不该再逃的,应该折身与汉军死战!”
    不等程远志作出反应,周边几名太平道出身的小帅或是冷笑,或是悲愤,却俱都拔出刀来:
    “老儿又在为私心而害人!”
    “如此局面哪堪为战?”
    “你是要程帅送死吗?”
    “老朽此言确实是在为私心而害人。”张副帅面色悲戚却又忍不住自嘲而笑。“因为正如几位所言,如此局面,我们一伙溃兵虽然人多却也不堪为战,而我也确实是想要程帅去送死……但程帅,请念在我这把年纪的面上,允许我多说一句话!”
    “程师!”有明显是程远志徒弟出身的小帅赶紧进言。“汉军就在后面,不要着了这老儿的道,杀了他,咱们速速往南逃!”
    程远志回头而望,复又看向前面正南方隐约可见的范阳城和城下稍微模糊的营寨,心中陡然升起了一股难以名状的危机感……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制止了自己的下属,反而期待着看向了这位几乎一手毁了整个幽州黄巾军大局的老头。
    “程帅。”张副帅脸上带着一股古怪笑意,不慌不忙。“我只有一句话……你想想,汉军此时驱赶我们这万余人往地公将军那里而走,是不是恰好就如同当日在咱们大营前,他们驱逐我手下部署往咱们大营而走一模一样?!”
    程远志心头猛震,然后恍然大悟!
    怪不得前日兵败汉军没有立即追杀自己!
    怪不得前日晚间自己想要渡圣水河归广阳却被汉军骑兵奋尽全力阻拦!
    怪不得自己转向范阳后汉军只是试图迟滞,却不下死手!
    怪不得汉军会放还那么多战力参差不齐的俘虏!
    怪不得此时汉军主力尽现,却依旧缀在后面两里的地方而不着急发动总攻!
    这汉军主帅居然是要故伎重施,将前日涿县黄巾军大败之势,隔着几十里卷到范阳城下!
    “我该如何?”程大帅失措之余,却是赶紧抓住张副帅之手认真问道。
    “我之前便说了。”张副帅握着手中木棍,盯着对方眼眸从容言道。“若程帅忠于你家大贤良师,以黄天为大义,便该当即折身死战,血溅当场!”话到此处,张副帅自嘲失笑。“老朽不识黄天、苍天,但造了反,又死了儿子,此番早已是要死无葬身之地的……可恨前日我一时不明,居然没有战死,反而连累程帅,今日愿随程帅信半日黄天,半为偿程帅之德,半为求身后地公将军将来替我子复仇,如何?!”
    “本该如此!”
    程远志此时心下清明无比,先是亲自动手将一名趴在驴子上的伤员负下放到一匹已经驼了伤员的健马之上,复又从身旁一人身上夺来一面黄天之旗擎在手中。然后,这位广阳太平道大方渠帅便纵身上驴,擎着旗子在败兵阵中东西而走,并沿途呼喊,历数‘苍天’之罪,号召溃兵中的太平信众随他为‘黄天’而战!
    张副帅不顾年高力尽,拄杖高呼黄天不止,第一个跟在对方身后奔走呼喝。俄而,那些本就是程远志徒弟、信众的小帅们也纷纷举刀持矛,摇旗巡行,催促手下败卒折身为黄天死战!
    数里外,白马旗下,公孙珣骑在马上,押着成军才一日,所谓只能打顺风仗的汉军主力,逼迫着黄巾军败兵往范阳城下而走……话说,本该有些紧张的他,此时居然有些难以名状的失望心思,反而有些百无聊赖起来。
    然而忽然间,前方一阵骚动,公孙珣一时茫然,抬起头来才发现,前方黄巾军败兵居然有些停滞的迹象,并随即变得骚动不已。稍倾,汉军才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居然是有一人,负着黄旗,骑着驴子在贼军中左右奔走,呼喝整队,煞是显眼。
    公孙珣一边疑惑一边继续督军向前,却又听到前面黄巾军溃兵中渐渐躁动起来,嘈杂之声也愈发响亮,到了最后居然汇成了一句虽然耳熟至极,却实际上在黄巾起事后极少听到的口号: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声音越来越大,这声口号也越喊越响,早已经疲惫不堪,一路南行的黄巾军此时纷纷驻足而立,而原本士气旺盛的一路前行逼迫的汉军主力却愈发显出了一些迟滞之感。
    公孙珣心知有异,但依然作出决断,准备在此处提前交战,再度击溃黄巾军。于是,他便当即下令全军驻足,然后便往一处微微凸起的小坡上行去,准备占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