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笃忠贞鲁土司》第四章听声夸说太平鼓巧扮奇袭保保

世笃忠贞鲁土司最新章节目录
   烽火不断,兵荒马乱的岁月,人们度日如年,更没心思过年。但不管你想不想过,洪武三年1370年中国人的年还是如期而至了。长期的战乱,加上王保保围困兰州三个多月,纵容士兵四处抢掠,这一年过年,兰州哪里还有过年的氛围。
    越是这样,张温越不敢大意。
    这一天他带领众将在城墙上巡视,忽然从城西面传来咚咚咚的打鼓声。
    “这是做什么?”他问众人。
    “过年了,人们在闹社火。”熟悉周边民情的脱欢答道,“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难的人们还有心思闹社火?!”
    他迟疑片刻,问到:“你说说这里社火怎么个闹法?”
    “舞龙,舞狮,还有秧歌,——对了,最好看的还是高跷——听说各地都有高跷,但都比不上这里的高跷,——听说庄浪苦水堡的高跷跷干有丈二高,踩高跷的能轻轻松松坐到房顶上。”脱欢比划着。
    “还有,就是这里打的鼓也特别,呈圆筒形,鼓身高三尺多,粗二尺多,双面蒙牛皮,绘有二龙戏珠等图案,用鼓带挎在肩上,不用鼓槌,是用麻拧成鼓条,又称鼓鞭,擂其鼓面。一般一个社火队的鼓队由三四十人组成,多的达上百人。击鼓动作有武术动作,幅度大,力量强,一忽而将鼓擎至头顶,一忽而将鼓抡于地面,前后腾跃,骑鼓击打,表演起来非常不易,身体弱的人根本打不动。”
    “哦?”张温若有所思。当晚他把脱欢找到账内商议。
    就像等待猎物进入捕猎圈子的狮子,随着过年的开始,王保保的心充满渴望,他在高度警觉中等待时机。他知道,能够在兰州和徐达进行一次战略决战,如果利用好地形,把握好战机,能够调动起手下的求胜欲望,以逸待劳,至少有一半取胜的把握,若果老天帮个忙,那就有七八成把握,这样就能彻底打败明军,实现战略大反攻,兴我大元,建立不世之功勋,这样,自己就是再造大元的第一功臣啊!
    那么战场设在哪儿?就设在兰州东南面的沈儿峪一带。
    王保保的脑子高度兴奋,一刻也不闲着,他急切地渴望成功,眼睛里都似乎冒着渴求成功的光。
    手下的将士并没有他这么多的渴望。过年了,骨子里的年味把他们的心挠的痒痒的。许多人谈论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回忆小时候过年的趣事。聊着聊着,有的人眼睛湿润了。
    “苦水堡的社火不错啊!”
    “人家的高跷那才叫个高,丈二三的,人踩在上面走起的就像腾云驾雾,空中漫步!”
    “其实他们的鼓也不错!几十个人按着鼓点,黄土地里变换着花样整齐统一擂着鼓,那个场面才叫绝!”
    “苦水的社火今年闹吗?”
    “正月初六出身子,闹着呢。”
    “你们以前看过?我们是看不到的,不眼热了。”
    “就是,这么乱的,他们不敢到兰州城里来。”
    “大帅一声令下。他们敢不来?吃了豹子胆了?”
    “对对对,给大帅说一下,下个命令让他们给咱们送社火来。大过年的,让弟兄们也轻松一下。”
    “让苦水堡的送社火过来?”
    听到部下的意见,一开始王保保觉得可笑,这不是闹笑话吗?大敌当前,非常时期,这怎么能行!
    不过,手下的人念叨了的次数多了,王保保心也就动了,再说元宵佳节,是万民同乐的日子,不就是闹一次社火吗?这是附近村子的社火,怕什么呢?这样想来王保保默许了。
    王保保还是不敢大意,要求手下:“就在正月十五闹一闹,——要严加盘查,不能让一个闲杂人混进来。凡来历不明者一律格杀勿论,一个也不留!”
    你真要找个社火队,还真难,人家不是躲就是藏了。找来找去,总算找到一只社火队——在威逼利诱下,苦水堡社火队答应来表演。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王保保派了一队骑兵接着百十号人的社火队来到了王保保城下。
    社火进了城,四街闹烘烘。耍社火的多半是壮年。他们休息了半个时辰,就敲起锣,打起鼓,舞动开了。守城的元军围拢过来。表演正式开始了,社火队“四门兜底”的穿花,使观众眼花嘹乱;那滚绣球的狮子,演的灵性活泼,赢得看客们掌声阵阵;那“大头和尚戏柳翠”,叫人笑得捧腹不已。社火队表演行进到南门,这时只见鼓队的指挥互相丢个眼色,热烈的鼓队上场了,只见威武的鼓手们们,步伐整齐,鼓声雷鸣,把场上气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正在这时,只听得一声炮响,站在前面的指挥,将竹竿冲天一挥,大喝一声“杀!”只见几十号鼓手三拳两脚,击破长鼓,拿出了藏在鼓里的刀枪武器,向毫无戒备的元军杀去。
    原来,就在那天晚上,张温把脱欢叫到大帐,推心置腹地说,兰州被围困一月多,所剩粮草不多,徐达援军尚未来到,尤其是镇远桥边王保保修的城堡阻隔了兰州与外界联系,怎么把这个城堡冲击一下,逼元军撤兵?
    “能不能利用社火?”脱欢眼睛一亮。
    “利用社火?”
    “我们假装社火表演,混进王保保城,里应外合,这样就能轻而易举攻破城门。”
    “这倒是个办法。问题是刀枪怎么带进去?”
    “能不能藏到鼓里面?”
    “藏到鼓里面?”脱欢沉思一会说:“这个鼓鼓身长,应该没问题。”
    “你挑选五六十号人,悄悄出城,找个社火队,借上他们的物件,混进元军城里——兰州能否解围,关键就在此一举。”
    “好!”
    于是,脱欢父子带着50名勇士,出城后,找到苦水堡社火队,讲述了要利用社火表演,攻破王保保城的打算,老百姓平日里受尽了元军压榨欺凌,极度痛恨元军,所以一口答应,他们特制了鼓,把刀、剑、钩、钗等各种轻短兵器装在里面。这样就有了前面精彩壮烈的一幕。
    听到炮响,看到会长发出号令,其他人也纷纷拿起武器,追杀元军。城外早已做好准备的明军听见炮声,也派出轻骑发起了进攻,里迎外合,一时三刻拿下了镇远桥边王保保城。
    元守将看大势已去,只得弃城而逃。王保保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徐达带领大军已到面前,决战在即,成败就在此一举!容不得他多想。
    兰州的包围解除了。大家欢欣鼓舞,等待大将军到来与元军决战!
    徐达带领大军进攻前进,一路扫清障碍。四月初八日,徐达一路出巩昌安定县,到沈儿峪,与王保保隔渠沟列阵对垒。初九日,徐达指挥诸将悉力与战,大败扩廓帖木儿,擒元郯王、文济王及国公阎思孝、平章韩扎儿、虎林赤等官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吏卒八万四千五百余人,马一万五千二百八十匹,橐施驴牛羊杂畜不计其数。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树倒狐猴撒。刚才还是排山倒海,如万马奔腾的喊杀声忽然停了下来,原野也恢复了往常的寂静。
    王保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自己手下十几万大军死的死,伤的伤,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忽然蒸发了一般,眼下身边就剩下妻子儿女。她们无助地跟在他后面慌不择路,一溜烟的功夫逃到了黄河边。
    哪有有什么船!
    后边的追兵从地平线冒了出来,似乎能听到马蹄声了。
    “上天绝我啊!”
    就在王保保绝望的时刻,河面上一根大圆木飘了下来,就到了他们一家人脚边。
    快快快——
    来不及多想,王保保要妻子带着儿女爬上木头,王保保用力一推,顺势跳上木头,一家人互相鼓劲着手划脚拨游到对面。
    这时候,明军的追兵也追到了对岸,黄河的波浪声吞噬了明军的呐喊。王保保一家人用尽吃奶的力逃出了明军的视线。
    张温见到徐达,汇报了守卫兰州城的过程,极力称赞脱欢父子。徐达极为高兴,他说,承蒙大都督同知、济宁候顾时将军多次进谏,早在正月初三发兵甘肃时,洪武帝就颁发圣谕,敕赐脱欢为百户,世守连城,管束土民,听候征调、守卫、朝贡、保塞之令。现在百户守卫兰州有功,我等回到京城当面再向皇帝汇报请功。
    脱欢父子闻言大喜,磕头谢恩。
    徐达嘱咐脱欢父子先带自己部下回连城继续管辖土民,听候征调,为朝廷效力。
    脱欢父子感恩不尽,表示要誓死报效明廷效。
    说到把大刀藏在鼓内,假扮耍社火混进王保保城里应外合攻破城池一事,徐达和众将连连称奇。徐达特命人请来苦水堡社火会的头苗正苗发兄弟,赏赐了一份厚礼。徐达问他们打的鼓叫什么名字,来人说这个鼓还没有名字,不过打下王保保城后,百姓欢欣鼓舞,并且赞美此鼓为“太平鼓”。
    “太平鼓!太平鼓!好啊!太平年求太平事,太平人打太平鼓,老百姓们就盼太平盛世!”
    后来,兰州探花黄谏,写了篇《铙歌鼓吹》并序,称赞兰州守军利用太平鼓,攻破王宝宝城一事:
    元将扩廓帖木儿率兵由甘、肃入寇,闻陕西行省丞相秃鲁、参政张良弼遁去,太尉李思齐、枢密孔兴以陕西郡邑降,遂攻兰州。
    指挥张温固守,不下。太傅徐达讨之,战于定西,作《战定西》第十。其词曰:
    伊昔战定西,王师气百倍。吹角塞城晚,扬旌山色晦。黄云动杀气,战鼓声振地。桓桓熊虎队,轰然自天坠。东西适尔遇,列云为相对。羌情蘭然惧,锋摧魂魄褫。势如山压卵,宵遁留空垒。兰州古金城,守将信雄伟。严备设方略,天兵猝然至。重赖神武威,荡涤清边鄙。
    脱欢当夜带着阿实笃来到顾时营帐。他们一进大帐见到顾时,倒头就拜。
    脱欢说:“全靠将军虎威,我等得以归顺朝廷。全靠将军在朝廷美言,我等才能沐泽圣恩,受封土地,世袭传承。将军大恩大德,奴才父子没齿难忘;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以后我等结草衔环,惟将军马首是瞻。”
    顾时连忙上前扶起脱欢父子,向他们道喜,然后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千户能弃暗投明,归顺我大明,上合天意,下合民心。我大明洪武皇雄才大略,赫赫威名,是盖世英主,他胸怀宇宙,恩泽天下。我们都要竭力尽忠,建功立业,以报圣恩,泽被后世!还有一件事,你要用心——我大明军队连续作战。马匹损失不计其数。接下来,大军必然要进军漠北,逐鹿草原,需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